• 字體:

王震辦八路軍子弟學校
( 2008-11-13 )





      王震(圖,1908─1993),湖南瀏陽人。1927年加入中共。歷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旅長兼政委、延安軍分區司令、八路軍南下支隊司令、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司令、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書記兼軍區代司令、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家副主席等職。上將軍銜。
      1946年8月29日,王震率三五九旅南下,打算在華南地區立足,卻被國軍重重包圍,被迫退回“陝甘寧邊區”。王震回來後,見本旅家屬隊的孩子們都到了上學讀書的年齡,一個個在窯洞前跑來跑去,他產生了在部隊內部給孩子們辦學校的念頭。
      1946年冬,三五九旅東渡黃河,移師山西呂梁地區,王震想在此地解決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在地方官員的協助下,選定了一個叫楊家會的小山村。楊家會村子不大,村頭有一座古廟,由於連年戰亂,早已斷了香火,但廟內還有七八間空置的房子。廟內有一口水井,有生火做飯的灶台,這可以解決整個家屬隊集體開火吃飯的問題。於是,王震決定就在這裏創辦家屬學校。
      1948年初,王震任晉緩軍區第二縱隊司令,他將家屬學校遷到山西省東南部的河津縣,選定當地人稱為台頭廟的古廟作為新的校址。他任命中共女黨員李平擔任校長。李平帶領全校師生抬走廟中的一座座神像,騰出房子當教室;再從外面找一些條石,用磚塊墊起來當桌子。她還派人到運城或黃河以西的韓城等地選購課本、寫字用的黑板等教學、學習用品。
      作為高級軍事指揮員,王震仍關心學校的情況,抽空還來看看,幫助學校解決困難。當時共產黨軍隊的生活艱苦,但在這個學校裏,時不時地,竟能吃上美國的軍用罐頭、奶粉,不用說,這是前方打仗時繳獲的戰利品。因為王震有指示:“孩子們正在長身體,需要好的營養,繳獲的戰利品,學校能用得上的,都盡可能給他們送過去。”
      1949年3月,中共在戰場上勝利在望。時任第一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的王震主動請纓,進軍中國西部。5月,他率部佔領了咸陽、武功、扶風、歧山、蔡家坡等地,並擊退了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部的聯合抵抗。6月,王震任解放軍第一兵團司令兼政委。7月,他參與指揮扶眉戰役,同兄弟部隊一起,殲滅了胡宗南的主力4個軍43000余人。後來又攻克天水,佔領青海全部。9月,他率第一兵團的第二軍揮師北上,翻越祁連雪山,佔領甘肅的張掖、酒泉,直接促使新疆和平交接。
      1949年11月,王震被任命為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書記、新疆軍區代司令兼政委。王震立即命令仍留在山西的家屬學校向西遷移,前往新疆。師生們共乘坐幾十輛馬車,趕到黃河渡口風陵渡,渡過黃河後,再換乘火車到達西安。接又改乘汽車,駛抵酒泉。此時已到隆冬季節,氣溫降到零下三十多攝氏度,師生們無法前行。王震決定動用蘇聯空軍援華的飛機。他聯係了蘇軍的5架運輸機,將家屬學校的全體師生,從酒泉空運到烏魯木齊。
      1949年12月底,這所家屬學校的新校址,選在紅山下一座舊河神廟以及附近兵營的馬廄裏。王震給學校確定了新的校名:新疆軍區八一子弟學校。他又以極大的熱情,從內地召來一批青年知識份子來到新疆,從事教學事業。
      八一子弟學校的學生主要來自4個方面:新疆軍區的官員子弟,生產建設兵團的官員子弟,省委省政府的官員子弟以及八一農學院教師們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