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格林斯潘成眾矢之的
( 2008-10-09 )



格林斯潘和布殊總統,兩人均被指要為金融風暴負責。

近半年來,金融風暴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的時候,已經有學者開始對前聯儲局局長格林斯潘在任時的調整經濟手法強烈抨擊。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把美國帶向金融危機的矛頭,指向格林斯潘和布殊,他早在今年4月已經說過:“這人(格林斯潘)很不幸地犯了很多錯誤,首先是支持布殊政府的所有削減稅項措施,而這些措施並未能大幅刺激經濟,卻演化為貨幣政策,而格林斯潘創造了一大批低利息的借貸。”

格林斯潘曾反駁他是基於當時的情況,作出理智的選擇。

錯在貨幣政策

斯蒂格利茨之後在有線電視網絡的網站文章指出,聯邦監管機構和行政長官(總統)負有責任,他說聯儲局無論作為監管機構還是制定貨幣政策,都是失敗。流動資金氾濫(低利率借款)和寬鬆的法規導致了房地產泡沫。當泡沫破裂後,又在過高估值資產的基礎上放任貸款,做成槓桿作用。很多創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現,只不過在醞釀另一次金融危機。新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躲藏在系統性的槓桿作用內,並且降低了風險的透明度,正是這些“創新”導致了比以前更加戲劇性的金融危機。斯蒂格利茨稱人們需要弄清楚:聯儲局為什麼失敗?
他覺得聯儲局主要的領導者如格林斯潘並未真正相信規管,當金融體系過分膨脹時,他們僅呼籲自我規範,這是很矛盾的。
製造兩場泡沫
《壞金錢:輕率的財務,失敗的政治和美國資本主義的全球危機》一書作者菲立斯(Kevin Phillips),對格林斯潘也有指責,他覺得格林斯潘將資金的木塞扭開。菲立斯說格林斯潘1987年剛擔任聯儲局主席的時候,剛好碰到股票市場崩潰,於是扭開木塞,導致1990年代的高科技泡沫,到2000年科技及股票泡沫爆破後,來了911事件,又需要有經濟刺激,因此繼續升溫。
在格林斯潘1987年到2006年任內,有稱美國借貸市場規模增大了四倍,從11萬億元發展到45萬億元以上,而財經界就佔最大份,格林斯潘沒有干預財經界。在出任局長一職之前,格林斯潘是JP摩根的董事,大力推動取締對銀行業務的規管。於1987年出任局長後,他開始逐步開放對商業銀行的規管,直接導致克林頓政府於1999年取締了自大衰退以來監管銀行界的銀行法。
“他沒有刺穿泡沫,他對按揭沒有打擊,他其實沒有做什麼,只是發表模糊的演說,將不同的發展路項,而沒有及個人知道他想表達的內容,他基本上滿足了財經界的要求。”菲立斯說。
《新聞周刊》網站,也發表了華盛頓高級編輯賀殊(Michael Hirsh)的文章,稱這次的金融問題是一個監管失敗的“鐵達尼事件”,而大部分的責任應由格林斯潘來承擔,作者說這位前聯儲局主席曾經有超然的地位,也被譽為對市場觸覺敏銳,但他護駕一個鬆手借貸年代,從而將抵押狂熱加速。

對問題袖手旁觀
賀殊表示更大問題是格林斯潘的低監管感受。國會於1994年通過業主及資產保值法案,聯儲局被賦予看管物業按揭借貸的權力,然而格林斯潘推遲寫下法規。到2005年4月,當勢頭開始有不對勁的時候,他竟說次按在沒有政府干預下,會自然的走上正軌。“貸款者現在有效率地判斷個別申請者的風險。”這就是格林斯潘的觸覺,而監控姍姍來遲,在今年7月才由格林斯潘的繼承者伯南克落實。
新聞周刊文章又稱,雖然一間又一間的銀行出事,但格林斯潘重復為自己辯護,賀殊更指他在2007年哥倫比亞電視訪問時說:“雖然我知道有很多事情在發生,但我到很後才知道這些事的影響程度。”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日前刊登資產管理公司行政人員布力克(David Blake)的文章,他同意很多人所說格林斯潘要對目前一團糟的金融狀況負責,不過指責低利率是不公平的,因過去十年沒跡象顯示美國受過度增長之害而導致通脹。經濟需要低利率及財務刺激來避免衰退,聯儲局在這方面做對了。

曾說房屋是安全的投資
布力克說格林斯潘需要負責任的範圍是,他在便宜利率中,擔當推動創造投機泡沫的角色。布力克表示格林斯潘不能說他沒有收到警告的訊號,並舉了兩個1990年代的例子說明。第一個是1996年,他承認有資產泡沫,但婉拒做任何事情。第二個例子是1998年春天,當期貨交易委員會的領導人,對大規模的場外交易衍生工具買賣,認為有可能導致危機,但格林斯潘說新的管制可能阻撓資本市場。
到千禧年的時候,仍未有行動收緊差額投資的要求,於時股票攀升,有更多的經紀願意貸款買更多股票,於是股票價格循環上升,而最後泡沫爆破。然而,受了股票損失後,美國人轉到投資地產,而按揭公司用證券和債券來保障最先做按揭者不用擔憂還款,因為風險是束在一起賣給他人。這次格林斯潘沒有袖手旁觀,他重複地說房屋是安全的投資,價格不會跌。
而地產市道完全瘋狂的時候,格林斯潘更對發出泡沫警告的人不理會,更說只是小泡泡。而他落任之後,對金融時報說他稱的小泡其實是大泡沫,“小泡泡聚起來便成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