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殘奧會不只是為殘疾人舉辦
( 2008-09-11 )



      殘疾人奧運會在奧運會開過之後舉行,參加者又是殘疾人,有些人因此認為,殘奧會的比賽沒有奧運會的“好看”。其實殘奧會好看不好看,跟人們對殘疾人的看法有關。“殘奧會”的正式英文名稱是Paralympics,意思是與奧運會“平行”的國際運動會。這個說法並沒有把“殘疾人”這個概念放到運動會的中心位置。如果“奧運會”並不只是為“不殘疾人”所舉行,那麼“平行奧運會”也不只是為“殘疾人”所舉行。殘疾人不只是代表殘疾人參加殘奧會,他們代表的是包括不殘疾者在內的所有人。
      殘疾人挑戰他們的身體限制,提出和解答了一個與每個人都有關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是人的能力。下身麻痹是一種殘疾,使人無法行走,但卻並不就此使人喪失“行走”的能力,人可以用輪椅行走,克服下肢癱瘓的殘疾。失明使人無法讀寫,但並不就此使人喪失“獲取信息”的能力,人可以用盲文或電腦聲音輸入克服失明的殘疾。殘疾人或者不能行走,或者不能舉物,或者不能視物,但並沒有就此失去“體育”的能力,而“體育”正是人才有的能力。
      動物在陸地上能跑善跳,在水中能游善泳,有比人類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但沒有“體育”。體育是人類的創造,人類把他們所崇尚的許多美好價值賦予體育:堅韌、不屈、公平、友善、和平。當那些傳統上被視為無緣于體育的殘疾人投身於體育時,他們甚至比四肢五官健全的運動員,更能把人類的體育精神和價值完完全全地呈現到我們面前。
      開創奧林匹克傳統的古希臘人崇尚兩種人,一種是體魄強健的戰士(運動者),一種是聰慧睿智的思想者(詩人和哲學家)。古希臘人崇尚的是天賦傑出者的能力。今天,我們對人的能力有了更多的瞭解。美國盲人魏亨麥爾成功攀登了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內的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一個叫趙晨飛的瀋陽小姑娘重度腦癱,手不能寫字,腿不能走路,靠鼻尖、頷下敲打鍵盤,寫下了美麗的詩歌和散文。他們證明了殘疾人有能力、有尊嚴,殘疾不等於失去了屬于人的能力。
      對人的能力和尊嚴有了更多的瞭解,所以才有了殘奧會。從人的尊嚴和能力來看,“平行殘奧會”的說法更能表達人類的體育精神。殘疾人並沒有“失去能力”,只是能力受到“限制”(handicapped)而已。Handicap這個字原本就與體育運動有淵源。17世紀時,它是指一種以物易物的遊戲,18世紀變化為一種公平賽馬的方式。賽馬中,條件好的馬比差的馬多負一些重量,作為“限制”,也就是強者照顧弱者的意思。
      那些身體條件受到限制的人,他們在我們的社會中還屬於弱勢群體。“殘疾”並不只是身體弱勢的概念,同時也是社會弱勢的概念。許多人的殘疾並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生活環境造成。
      在中國,殘疾人家庭收入低,貧困問題仍然比較突出。12.95%的農村殘疾人家庭戶年人均全部收入低于683元,7.96%的農村殘疾人家庭戶年人均全部收入在684元至944元之間(援引自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如果這次殘奧會能引起全社會對殘疾弱勢群體更多的關注,那無疑將是中國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另一項重要收穫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