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全球缺糧 考驗中國長期對策
( 2008-04-03 )



從世界範圍看,20%的可耕地由於地下水位下降正在變得鹽鹼化,土壤的生產力正在下降,而最近一項科學研究表明,水稻由於全球性溫室效應在未來幾年內產量會急劇下降。所有這些都預示一個新的糧食短缺時代的到來。
近日,作為全球基準的泰國大米報價達到每噸760美元,比3月26日每噸580美元的報價提高了30%左右,達到歷史高點。在此之前,大米主要出口國埃及為了平抑當地米價,正式禁止將大米銷往海外,埃及的出口禁令使得以前執行不力的限令正式化。隨後,全球第二大出口國越南和第三大出口國印度也實行了類似限制規定,較小的大米出口國柬埔寨最近也公布了一項出口禁令。
這些外銷限制規定令國際市場上交易的大米數量減少了大約1/3,加上全球第一大出口國泰國的稻米供應銳減,市場上稻米供應相當吃緊;當前全球的大米庫存到達1976年以來的最低點。
面對國際糧食市場的變局,中國有一種聲音是,即使出現糧食短缺,價格信號會很快傳遞到國際市場並增大供給,所以中國糧食自力更生的政策可以拋棄。但從上述國際市場的變動來看,這一純粹市場化供給的考慮並不現實。因此,為應對國際市場整體缺糧的狀況,中國需要保持國內自給自足的糧食供應局面。
然而2008年最新的調研顯示,今年中國產糧區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有所下降,預計播種面積較2007年實際面積減少超過1個百分點,加之雪災影響(雪災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1.77億畝,絕收2530畝),這讓糧食供給出現風險。而食品類價格在中國CPI權重中佔比1/3,若糧食價格加大幅度上漲,無疑會加大通脹惡化的態勢。
即使不看暴風雪的短期影響因素,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大量佔用土地、耕地問題也將從長期上導致糧食減產。而在供給減小的情況下,受國際糧食價格高漲的驅動,2007年以來部分糧食商品出口增長迅猛,2007年中國糧食的總出口量991萬噸。
鑒於國際和中國國內的糧食供給的減少並不是一個短期現象,因此需要一個長期綜合性的糧食政策,確保糧食供應。具體在於加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證耕地面積,限制糧食出口,增加糧食進口補貼,限制糧食用於轉化能源。
人力資源層面,增加農資綜合直補、增加良種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以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進而給予農民穩定的糧食利潤預期,以加大糧食種植相對於外出打工的經濟收益優勢。技術層面,加大大規模生產技術的引進,提高生產效率,以便在同樣的耕地資源下有更多的產量。金融層面,可以加大農村金融發展力度,以輔助農業生產;同時介入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確保國際市場一定數量的糧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