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討老婆 一身債
( 2008-02-14 )



結婚是件幸福的事,但是耗資巨大,結婚反而會成為百姓人家的負擔。

選在過年期間候結婚的人也不少。在中國,現在到底要做多少事才能辦一個完美的婚禮呢?調查指出,在北京,本科學歷的人結婚消費最高,人均46891元。如果加上買房等大的費用,討老婆的價錢更是嚇人:上海140萬元,北京106萬元,蘇州85萬元,杭州115萬元,武漢45萬元,南京70萬元。

    拍婚紗照5000元,買金銀首飾3萬多元,30桌的四星級酒店酒席8萬多元,赴雲南度蜜月1萬元,還有購置婚紗、西裝等新衣服2500元,已經13萬了,這還不算租用花車、買花等各種零散費用——沒辦法,飯可以不吃,老婆不能不娶啊!
      上面是一位准新郎網友曬出的結婚清單。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聯合公布,2007年北京市城鎮居民有結婚消費的家庭人均結婚直接消費53645元,比2003年增長95%。據《競報》報道,從學歷構成情況看,2003年至2007年北京市城鎮居民有結婚消費的家庭大學學歷消費最高,人均46891元,高中及以下學歷消費最低,人均30342元。從家庭人均月收入看,月收入在萬元以上的人群,結婚消費達74747元,月收入在千元以下的,為23328元。

為個婚禮忙上一年
     毛小姐結婚的那天是她一生中最美麗的一天,也是她盼望了二十幾年才等到的一天。為了能有一個夢想中的完美婚禮,毛小姐和未婚夫特地請來了專業的婚慶公司來策劃。
     在婚慶公司的安排下,毛小姐的婚禮果然辦得既美麗又時尚,連細節都顯得特別浪漫。新房裝修好了,婚紗照也照了,婚禮也完美地結束了。但是,在毛小姐看來,這還不能算結完了婚。籌備完婚禮,她計劃暫時歇一段時間,然後籌備她和丈夫的蜜月。
      如果從裝修房子算起,一直到蜜月結束,為了結婚,這對新人幾乎是整整忙了一年。錢自然也沒少花。為甚麼一定要這麼隆重呢?毛小姐說,因為在她的腦海裏,一直有這樣一幅圖畫:當他們老態龍鍾時,從角落裏發現一盤錄影帶,發現那是年輕時結婚的照片,那時會感到熱淚盈框。毛小姐認為這樣才是最浪漫的事。
    其實,毛小姐這樣的想法不是特例。調查發現,結婚的平均費用,八十年代為4457元;九十年代為22184元;2000年後,結婚的費用則一下子增加到了37665多元。而結婚要做的事情也從兩件變成五件,甚至七件。婚宴和添置傢具雖然稍微有些變化,但是變化幅度不大,一直是排在前面。

上海討老婆 花140萬元
      兩張結婚證除了甜蜜蜜,背後卻有幾多歡喜幾多愁。從1970年代的“三轉一響”(單車、手錶、縫紉機和收音機),到1980年代的“三大件”(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再到現在的“有車、有房、有存款”,外帶婚紗照、酒宴、蜜月旅行,一個都不能少,結婚消費水準真可謂水漲船高。
      上述調查顯示的數字已經很多,但是還沒算上買房這個大頭——如果加上買房費用,沒有百八十萬還真下不來。據當局統計,各大城市討老婆的價錢都不低:上海140萬元,北京106萬元,蘇州85萬元,杭州115萬元,武漢45萬元,南京70萬元。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古往今來,婚禮都是社會生活中最隆重的慶典,是每對新人生命裏的一座里程碑,意義不同一般。中國人對婚禮看得很重,即使你領了結婚證,但只要沒辦結婚喜酒,別人也不認為你已經結婚。只有大宴賓客,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接受眾親友祝福,大家才承認你們結婚了。
     過去婚禮大多簡單,發些喜糖,請幾個親朋好友就算成了,因為當時的經濟條件普遍有限。
      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辦一個盛大隆重的婚禮,是越來越多新人理所當然的選擇。但眼瞅如今迎親的車隊越來越長,酒店裏的宴席越來越貴,蜜月旅行越走越遠,結婚辦喜事的費用也越來越離譜。婚禮,已在重重攀比競相奢侈中成了新的社會負擔。

     這麼多錢,等攢夠恐怕都老大不小了。在中國,結婚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的事。現在年輕人結婚費用越來越高,大多數是由雙方父母出錢,尤其是現在都市的獨生子女結婚,更是雙方家庭全力投入,哪方父母想不摻和都不行。
      據調查,中國當代青年結婚消費中,有81.6%的人需要父母不同程度的財力支持。據中國婚博會資料中心主任廖俊國介紹,“結婚錢父母出”是時下很多新婚夫婦應對巨額婚慶開支的首選。其中,父母支援程度為20%~60%的新人,達到47.47%,還有14%的新婚青年結婚消費的80%~100%是由父母資助的。這樣的婚禮是排場、體面了,但父母的養老錢少了,甚至沒了。現今,年輕人因經濟能力有限,結婚“劫”窮父母的事,已經並不少見。
低收入男人不結婚
      連年攀升的婚慶花費,讓很多工薪家庭不堪重負。對此,許多人的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抱怨婚慶費用太高,另一方面又艷羨別人排場的婚禮。近年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名人、明星紛紛帶頭操辦奢華婚禮。報道說,最近,影星劉濤1月6日舉行的婚禮,據說花費高達400多萬元,婚禮現場成了名車“展覽會”。這些被一再傳播、點擊的視頻新聞,有意無意地刺激人們講排場的心理,許多年輕人也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奢婚”的“粉絲”。
      在注重排場的上海,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上海人嫁女兒越來越注重豪華婚宴,而且相互攀比結婚排場,許多上海新娘以新郎贈送的結婚鑽戒小大來衡量對自己的愛情份量,這樣也導致低收入上海男人乾脆不結婚。
      根據上海習俗,新婚房子、結婚喜酒及婚禮所需費用全部由男方家庭負責,女方家庭以嫁妝形式負責部分家用電器及傢具。
      以白領階層男士娶老婆的成本為例,包括購買新婚房子、裝修、購買家電及傢具、購買結婚戒指、購買或租用禮服、租用花車、辦喜酒、拍結婚照及度蜜月等開支,140萬元一下就花掉了。
      由於上海父母普遍會為兒子結婚承擔婚禮及買新房的部分開支,以減輕兒子婚後經濟負擔。以上海白領男士每月收入5000元,每年收入6萬元計,再扣除家庭承擔的50萬元結婚費用,剩下的90萬元結婚成本,要由新郎不吃不喝工作15年才能賺到。由於上海男士娶老婆成本越來越高,目前上海流傳一種說法,“養一個兒子是建設銀行”,要為兒子娶媳婦支付買新房建設費;“養兩個兒子是農業銀行”,因為兩個兒子結婚會導致父母變成貧窮農民;“養一個女兒是招商銀行”,女兒結婚有新房住又有禮金收。
     上面說的還只是城市,農村的結婚費用對普通農民家庭而言更顯沉重。這幾年,農村娶媳婦的彩禮漲得比CPI還快,一萬元算是拿不出手的,在一些富裕地區,10萬元的彩禮屬於平常之事。城市的房子還可以分期付款,農村結婚的新房可沒處去按揭,但沒有新房,不要說婚禮難辦,彩禮都沒人接。一般情況是,男方父母必須在婚前準備好房子,不然媳婦是很難娶到家的。這樣也導致有很多農村小夫妻從打蜜月起就開始過還債的生活,真是一天風光數年辛苦。
      結婚高消費導致一些年輕人對此望而生畏。媒體最近報道中國出現第四次“單身潮”,其中一個原因是買不起房和結婚費用太高,讓很多未婚男女不敢輕易作出婚姻承諾。社會學調查進一步表明,“單身潮”主要發生在白領和中產階層裏,這些人的特點就是注重生活品質和享受,婚禮的風光、新家的體面對他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一來,結婚大筆支出,也往往構成他們思前想後的一大顧慮。
      難道婚禮就非要那麼“貴”,不能從簡嗎?報道指出,雖然當下“閃婚”者也不在少數,結了也可以離,但攜手走進婚姻殿堂時,絕大多數人都是抱相守一生的美好願望。這種唯美追求,也是新人們不惜血本,共同推動婚慶消費上漲的主要原因。



一到長假,上海結婚的新人就紮堆。

面對高昂的結婚成本,不少年輕人選擇了集體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