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大學之路由父母心血鋪成
( 2008-01-11 )



英姿颯爽的各族裔大學女生,是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不少華人依然相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背井離鄉來到加拿大的新移民中,更有許多人是為了讓子女在本地接受好的教育、並能進入加國的大學而移民的。他們中的大多數,有的已經實現了願望——子女已經進了加拿大的高等學府深造,有的仍然在為實現這一願望而全家一起努力著。

      崇尚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移居本地的華裔新移民,更把這一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演繹、發揮得淋漓盡致。正如本報以前報道過的,新移民為了子女接受好的教育,提供好的教育環境,不惜移民、辭工、搬家等壯舉,數不勝數。
      現在,在溫哥華以至全加拿大的大學裏,到處看到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朝氣蓬勃的新移民後代的身影,他們大多聰明能幹、學業優異,在各個大學裏、班級中,展現出與他們的父母輩截然不同的風采。
      在這風采的背後,在他們進入大學之前,父母和子女如何用盡辦法鋪就一條康莊的大學之路呢?請看看他們進入高等學府的心路歷程,以及“二十四孝父母”的感人故事。

Catherine:
甘做女兒的後勤部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我的心得是,要發現自己孩子有何特別之處,鼓勵她,配合她,做她的後勤部。”身為母親的Catherine如是說。
      Catherine的女兒Kimberley現在已拿到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Kimberley11年級時就以優異成績修畢全部高中課程,完成了加拿大的省考,12年級預修了10門大學課程。SAT1取得2280分,SAT2幾乎滿分。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暑期班中,選了兩門課成績都是A;在英國康橋大學的暑期班選了兩門課,成績也都是A,在2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中,名列前茅。她還熱愛潛水、排球,擅長鋼琴、長笛、舞蹈,在學校的許多活動中做領導者。又在老人院堅持做了3年義工,風雨無阻;這段經歷,培養了她的耐心和愛心,為她以後學醫奠定了心理素質。
      Kimberley成績優異,全面發展,讓人們羡慕之余,不禁十分好奇,家長是怎麼教育出這麼好的孩子的?

“讓她放開自由地成長”
      說到孩子的成長,媽媽Catherine謙虛地說:“我女兒並不是特別聰明的孩子,她就是有計劃、有耐性、能吃苦。我是看著她怎麼努力的。”
      Catherine說:“女兒從十年級就開始為上世界一流的大學做準備。她學習一直特努力,成績沒下過90分。我有時怕她太辛苦,跟她說,90分與99分沒區別。女兒卻堅持說,有區別。既然孩子自己選擇了一條艱辛的路,我多難多苦也要支援和配合她,給她發展空間。”
      Catherine女兒的理想變了很多次,先是想當老師,後來又變為作家、科學家,一陣子想當海洋生物學家,到最後又找准了醫學的方向。Catherine一概支持。在孩子想當海洋生物學家時,Catherine帶孩子去西門菲沙大學(SFU)考潛水證,帶她去澳洲、夏威夷的深海潛水。
     後來孩子的理想變了,她也隨她去變。“最後,她會知道她要做什麼。”Catherine娓娓道來。
      她的孩子外表文靜,但性格像是男孩子,連英文名字都是她自己起的。女兒很早就考了車牌,自己開車了。會開車和朋友到很遠的地方滑雪,會自己坐飛機到紐約,半夜還要在芝加哥轉機。寒假她找了兩份工作,同時做義工,與朋友盡情地玩兒。“前天她還開車去美國購物了呢,”Catherine說。
      女兒絕對不是死讀書。Kimberley說:“我要life(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她喜歡時裝,喜歡新電影,有很多朋友。
Catherine並不擔心孩子將來走入社會後的路。

管接管送 無怨無悔

      在女兒還不會開車時,Catherine一直是女兒的司機。女兒要學鋼琴學跳舞,要參加運動和各種活動,她都負責接送;女兒要到北溫、西溫表演,她不管路途多遙遠,還是毫無怨言地接送。冬天天氣非常冷,她也會在表演場所外面等孩子。
      “我相信,一分辛苦一分收穫,”Catherine這時顯出了一份教養女兒的堅強信念。
      她給女兒一個概念:“女人一定要獨立,如果找到好丈夫,那是Bonus(紅利)。”
      為了孩子的教育,Catherine非常努力地工作。她認為,應該把錢投資在子女教育上,而不是在未來把錢留給孩子。送女兒去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暑期課程,上康橋大學的暑期班,私校的學費、預修大學課程的費用,各種考試費用等,加起來價值不菲。但Catherine說,她是心甘情願的。她覺得讓孩子有機會瞭解世界一流大學,對孩子非常重要,會讓孩子把目標定高。另外,她還出錢讓女兒去南美做義工,到各地演講、旅遊。“行萬裏路讓孩子學到的東西超過讀書”,Catherine說。
      孩子也非常懂事,她努力預修更多的課程,爭取直接上大學2年級,省下一年的費用。

遺憾女兒中文不夠好
      對於女兒在世界一流大學8年的費用,Catherine並不十分擔心。她們會申請獎學金、助學金來解決這個問題。
      唯一讓Catherine有點遺憾的是女兒的中文不夠好。她在女兒5歲時把她帶到美國,後來又來了加拿大,女兒的英文絕對不用擔心,法文和西班牙文也不錯。中文雖然聽說沒問題,但寫作只學到小學四年級的程度,只能寫簡單的日記。女兒現在也意識到中文的重要,打算上大學後,修一門中文課。
      還有一點Catherine願意與家長們分享:在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個反叛的時期,做母親的要做孩子的朋友,學會傾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聽到孩子的想法,即使不贊成,也不要立刻反駁,那樣會把孩子溝通的願望壓下去。讓孩子願意與你溝通,才能瞭解孩子的想法,配合他。Catherine說,“家長不管是否工作,都不可以脫離社會,要與孩子同步成長,這樣孩子才會尊敬你,願意溝通。”

John: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兒子從小上的都是好學校,上的幼稚園是所在城市最好的,小學、初中也都是最好的,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移民加拿大,現在孩子上的高中也是名校。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能否申請到名牌大學,那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兒子現就讀11年級的John說。
      John的兒子學習表現不是最好,但也不錯。成績都是A和B,其中數理化成績優秀。
      兒子熱愛運動,是學校足球隊成員,還在一家大型超市打了一份工,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也是活躍分子。John覺得兒子是理工科的料兒。

爸爸期待兒子讀滑鐵盧大學
      提到報考志願,他兒子想上安省滑鐵盧大學的電腦Co-op課程,Co-op是一種半工半讀的學習方式,一個學期上課一個學期工作,上學的時候可同時在IBM、Nortel、Bell等著名公司實習,獲得工作經驗,還可以有一份收入。畢業時已有了兩年的工作經驗。據說,滑鐵盧大學的畢業生一直是微軟、IBM、Nortel等大企業人事部追逐的目標。
      中國清華大學畢業的John支援兒子的選擇。一方面告訴他應該提高學習成績,一方面讓他上託福班,爭取把託福考出好成績。
      他還瞭解到,滑鐵盧大學還很重視申請者的綜合素質和社會工作資歷,光是成績好不行。他覺得兒子在這方面還不差。

媽媽正在教做各種菜
      “反正還有一年多,希望兒子能上到理想的大學吧。”John說,期待兒子加把勁。
      “我會讓他多申請幾家,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皇后大學都是好學校。我覺得本地華人多,成績優異的孩子太多,大家都在爭逐UBC、SFU的學額,競爭太大,不如往東部走,加拿大的許多最好的大學都在東部。”John這樣分析道。
      “男孩子應該早些學會獨立,讓他去租房子住,自己安排生活對他有好處。他媽媽現在已經在教他做各種菜了,兒子有悟性,我覺得他做菜還真有點像模像樣的了。”


李先生夫婦:
上UBC是不少華裔夢想
      李先生夫婦和兒子住在溫哥華東區一幢兩層的獨立屋。他家住樓上,樓下單位分別出租給兩家人。房前屋後的小花園,收拾得整齊利落,看得出主人善於持家。
      記者來到他們家時,他們剛吃完午飯,招呼了記者,大家就坐在客廳裏聊了起來。
      他們的兒子Tony去年考入了卑詩大學(UBC),讀商科。兒子中學成績很好,當時也收到了多倫多大學等東部好學府的錄取通知書。經過反復權衡,他們還是選擇了UBC。
      李先生的考慮是,UBC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學之一,又離家最近,可以照顧得到。兒子雖然長得牛高馬大的,但讓他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讀書,始終不放心:“光是吃飯就是一大難題。他連麵條都煮不好,只能天天吃速食麵。在外面吃又太貴。”李太太說:“去東部上大學還需要來回的飛機票費用,學費也比溫哥華貴。又要租房子住。勞民傷財,不化算。”

夫婦擔心兒子在東部凍著
      李先生夫婦從福建來,南方人,對加拿大東部的冰天雪地心存畏懼,怕兒子凍著。
      他們的兒子自己對在哪兒上大學倒無所謂,只要是好學校好專業就行了。所以Tony願意在報學校的問題上聽父母的。“大人考慮問題全面,大事還是我們替他安排。”李先生說。
      兩夫婦認為,如果孩子上UBC,可以在家裏住,吃住既不用多花錢,又能舒服自在;而且,在溫哥華,孩子上UBC是大部分華裔的夢想。“朋友一聽說我兒子上了UBC,都很羡慕,”李太太說。
     李先生夫婦是技術移民,都在打工,收入並不高。他們把房子付了首期後手裏也沒太多的余錢,需要靠出租房子的收入以減輕供樓負擔。“兒子拿了獎學金,也找了份Part-time工,我們又申請了學生貸款,壓力不是太大”,李太太說,“到孩子畢業後還貸款時,我們會幫助他還一部分,剩下的他再自己還清。”

Hilda:讓孩子
有較高人生目標

      “不過份關心孩子,也不能放任不管。”這是Hilda教孩子的原則。
      她的女兒學習表現非常優秀,SAT及大學預修的AP課程成績優異。鋼琴還高分通過了ARCT專業演奏的文憑。現在上12年級女兒,正在準備報考美國的學校。
      Hilda說:“其實女兒大了以後我管得不多,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影響孩子,更為重要。父母好強,人生目標高,會影響孩子,有較高的人生目標。”
      Hilda從事文化工作,熱愛讀書。她的女兒從小就成為了讀書愛好者。“書本對女兒有很大的影響,”Hilda說,家長以身作則最為有效。
      她在教育孩子上,採取一種宏觀上的影響和關心。細節上沒有讓孩子一定怎?樣。孩子選擇專業,她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會說明這種選擇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有一段時間,孩子想當音樂家,她告訴她這個行業只有少數頂級的才會成功,也許還要忍受清貧的生活。後來,女兒想搞科研,Hilda告訴她,也許實用的專業對社會有更大貢獻。但最後的選擇是孩子自己決定的。
      作為母親,Hilda說,她會關心孩子的功課、交友,尊重她、關心她,如果發現問題,也一定會跟女兒嚴肅地談。孩子喜歡音樂,Hilda給她找好的老師,接送她。“女兒有她自己的路,我們做父母的,不能讓她去實現我們的夢想。"她這樣總結道。

讀美國大學一年或要6至7萬元
      談起對大學的選擇,Hilda跟其他家長分享的看法是,如果要選美國一流大學,需要在費用上有思想準備。一年光學費和住校費就需要4.5至4.8萬元,再加上生活費,要6至7萬元。孩子拿到全獎是最好的,如果申請貸款,一定要選好專業,否則畢業後,不知要多少年才能還清。
      ”選加拿大的學校比美國的學校更節約費用,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都很好。“Hilda這樣認為。
      Hilda建議,多參加課外活動、社會服務,會對孩子申請好學校有幫助,所以10年級以後,孩子的暑假最好能夠多安排這些活動。

留學加國4年 東西岸費用相差5萬
      留學加國所需費用逐年遞增,本地學生已經苦不堪言,留學生的學費更比本地生貴好幾倍。事實上,除了學費之外,學生還得應付其他衣食住行等生活開支。在溫哥華,完成四年制的學位,估計花上近8萬元。至於在多倫多,開支更厲害,1年估計約34000元,4年就要136400元,東西岸相差5萬元之巨。儘管留學生的學費數倍於加拿大本地生的學費,來自中國的自費留學生還是源源不斷。他們之中雖然有部分富家子弟來此“鍍金”兼享受人生,但更多的還是要自食其力,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周燕萍就讀於多倫多的喬治布朗學院(George Brown College)學習酒店管理。她就算了一筆留學生的支出賬:學院的學費,一個學年即兩個學期,大概在11000至12000元之間。大學學費再加一倍,即22000至24000元(本地學生學費每年大約只是9000元)。雖然學費有差距,但一個普通留學生的生活支出大致相同。
      周燕萍說,留學生很多都要打工,一周工作三天剛好支付自己的生活開支,學費就只好向家長伸手了。
      25歲的許可,他之前就讀的學院位於溫市中心,為了節省開支,他在附近租了一個地庫單位。他形容最窮困的時候,只能以麵包充饑或用醬油送飯;為免浪費體力,他會留在家裏;冰箱空空如也是常事。他曾聽聞有些留學生每月只花20元在食用方面,他們買大量豬骨,把它煮成湯膏,然後放進冰箱,每天把湯膏加熱伴飯。許可解釋,研究生的課程比學士學位昂貴,但年期較短,以他修讀為期15個月的碩士課程為例,學費一共花3萬元,加上每年2000元書簿費,地庫單位月租400及約50至100元的食用雜費開支;換言之,一年半的留學生活,約需逾4萬元。

 陳紹炎:應從11年級開始準備
     教育顧問陳紹炎告訴記者,報考大學應該從11年級就開始準備,按照自己未來專業的方向而選課。想讀工程,就得有12年級物理的成績,想讀與健康有關的專業,需要12年級生物的成績。如果漏選了課程,也許就失去了讀自己喜歡專業的機會。
      他說,如果想讀名校,則是越早準備越好。託福和SAT的成績應提前準備好。
      陳紹炎表示,曾經有一個考生,打算3月份考託福,一報名,發現早就報滿了。時間沒有余地,只好坐船去Victoria市考託福。另外,如果不提早準備成績,最後發現成績不理想時,連再考一次都趕不及了。
      另外,他提醒報考2008年夏季入學的學生和家長,以下一些細節不可忽視。
      一是要注意報名的期限。有些專業報名截止早,在2007年底就結束了,例如社會工作、建築、護理。安省滑鐵盧大學的驗光專業,去年11月就截止報名了。美國一些名校的截止日期,都在每年下半年的10月15日。
      二是有些考生以為填完表就等於報名了,卻未交報名費。另外,學校一般不接受私人支票,如果被退回,可能會錯過報名時間。
      三是填報名表時,不要漏填重要項目。一些考生,英文很好,看東西快,一下子就把表格填完交回。但本來選了兩個志願卻只填上一個,或發生其他錯漏。事後改起來很麻煩,或許還因此影響了入學時間。
      四是報完名之後,要留意收電子郵件。即使未收到電郵,也要把所申請學校要求的材料寄出去。注意材料要齊全,如有漏寄,會貽誤入學時機。



畢業于卑詩省烈治文Hugh McRoberts High School的Scott Chang(張仕萱,右),在畢業典禮上接受校長的祝賀。張仕萱的父母于1993年移民來自臺灣,他現在是卑詩大學的學生。

現在就讀于安省皇后大學二年級的Pauline Zhang(張珮琳,左),在安省密西沙加(Mississauga)市Woodlands Secondary School的畢業典禮上,從校長手中接過高中畢業證書。Pauline的父母是來自湖北武漢的技術移民。

2006年從溫哥華Sir Winston Churchill Secondary School畢業的Da Gan(甘達,左),與校長緊緊握手。甘達現在是卑詩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他的父母是1996年來到加拿大的技術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