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麗筠酒家掀滬上"麗君"懷舊風
( 2007-08-17 )





      中國上海市最近開了一家鄧麗君音樂主題餐廳"麗筠酒家",以當年風靡海內外歌迷的鄧麗君為號召,讓眾賓客一邊聽歌,一邊進食,使"麗君"懷舊風情再度吹遍滬上,成為鄧麗君傳奇的最新一章。
      早年,鄧麗君的二哥鄧長順在臺北東區忠孝東路巷內的開設過名為"筠園"的餐廳。由於經營餐廳實在辛苦,而鄧家弟兄志不在此。於是,鄧家二哥決定把餐廳頂掉休息,兄弟二人主理的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就改走授權提供資料方式,交給對鄧麗君有感情的人經營。
      麗筠酒家並不是中國大陸第一家鄧麗君主題餐廳。早在2004年3月,鄧麗君胞弟鄧長禧首次與鄧麗君歌迷合作,在杭州信義坊三寶苑149號開設"筠園小鎮"的餐廳。取名"筠園小鎮",是因為鄧麗君原名鄧麗筠,而她在香港的故居也叫筠園。很快,筠園小鎮餐廳成為了中國乃至亞洲"麗君"迷聚會的主要場所。很遺憾,"筠園小鎮"餐廳最終因為經營不善而關門。
      據悉,上海麗筠酒家董事長王建平是鐵杆"麗君"迷。他曾供職與上海小紹興餐飲集團,在那時,與常去用餐的鄧長禧較為熟識。王建平以"麗君"迷的身份,向鄧家提出擬在上海開辦一家鄧麗君主題餐廳。鄧家兄弟欣然接受。
      2007年4月30日,麗筠酒家正式營業。酒家設於上海市長寧區安龍路759號,以經營上海本幫菜為主,但菜譜融入諸如空心菜拌牛肉、涼拌雞絲、蕎麥面等"鄧姐招牌菜"。據說,開業以前,鄧麗君的母親曾親赴酒家試菜。
      在室內設計方面,餐廳老闆更是下足了工夫。鄧麗君生前最喜歡的紫色裝飾隨處可見;包廂分別以《甜蜜蜜》、《小城故事》、《夜來香》、《在水一方》等歌曲命名;50餘幅精致罕見圖片,紀錄和展示了鄧麗君的藝術人生。餐廳裏迴蕩著鄧麗君美麗的歌聲,大屏幕上展現著她演唱時的倩影,喜歡歌唱的食客還可以拿起麥克風登上迷你舞臺高歌一曲。
      即便是在臺灣人聚居的上海古北小區,大約100元人民幣的人均消費也不算便宜,但這絲毫沒有妨礙"麗君"迷對麗筠酒家的喜愛。曾在"筠園小鎮"陳列的鄧麗君生前用品,已經陸續遷至麗筠酒家。如今,在麗筠酒家交流藏品、溝通感情、邊看著鄧麗君MTV、邊吃鄧姐最愛的菜,已經是"麗君"粉絲們的一種時尚了。

網友在麗筠初體驗

碰到日本來的
鄧麗君迷
     "前幾天在車上看著窗外,竟然無意中看到兩行字,沒看錯吧!我回頭看了一下,果然是'鄧麗君音樂主題餐廳'。……於是今天抽空去看了一下,問了下服務員,剛開張四天,真是巧,怎麼都被我碰上,他說今天還有好幾圈歌迷。
      我都好久沒有關心過歌星的事情了,天天聽鄧麗君的歌,倒是沒有怎麼關心這麼多的活動,今天還碰到特地從日本過來的君迷和我打招呼。
      不過心中還是小小興奮了一下下啊,以後會讓我更多的朋友們與喜歡鄧麗君的朋友一起去,還有裏面的服務很親切,每個人對歌迷超級友善,基金會辦的就是不一樣,上菜速度也快。邊看著鄧麗君MTV,邊吃菜是種享受。"(網友Sleepy)

服務員小姐
幫忙打車

      "朋友來上海,晚上吃飯,……叫了個車,一路找來,哈哈。到了,靠窗的位置沒有(圖1),三個人,坐在舞臺的前面了,……點菜,空心菜牛肉絲,還行;大漠羊排,特價28,不錯;豆豉小黃魚,一般;鄧麗君雞絲,不錯的,味道好;蝦爆鱔(圖3),一般;水煮魚,失敗,十分的失敗;苦瓜,不好,片厚了,味道也一般;要吃蕎麥面,沒有了,只好生煎包,味道還不錯,……。
      7點多的時候,駐唱歌手來了,好高的MM啊,180以上了,若干臺灣人捧場,點歌,氣氛頓時熱烈。房子的層高好高的,導致燈光有些不足,要是燈光好些就好了。
    吃好之後,外面下雨,服務員小姐還幫忙打車,不錯啦。"(網友Bear)

怕弄髒菜單封面
鄧姐照片
     "朋友相聚,我首選了麗筠。……終於到了酒家,沒有想像中的大。入內下座,朋友環顧四周說,色彩豔麗啊。我不知道她是贊許還是揶揄。告訴她,鄧姐最喜歡粉紅和紫色。不過,桌椅套用了大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功能表封面用了鄧姐的照片(圖2),總讓我擔心會不會給弄髒了。點完菜,我和朋友聊天。朋友看著屏幕上的鄧姐對我說:'對她的歌,我就一句話:百聽不厭。後人想超越她,那是做夢'。菜上來了,味道麼,只能說還行。有點遺憾。都知道鄧姐喜歡美食,但昨晚,我沒有感到美味難擋。"(網友Nettop)

 

“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祖籍河北省。出生於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20世紀後半期最負盛名的華語和日語女歌手之一。鄧麗君原名鄧麗筠,因"筠"(音同"雲")字常給誤念為"均",後來索性改為鄧麗君,並以此當作藝名。英文名Teresa Teng。
     1967年,14歲的鄧麗君首張唱片《鳳陽花鼓》在臺灣大受歡迎。1976至1983年間鄧麗君曾進軍日本演藝界,推出過近百張日語唱片,成為紅極一時的巨星。
鄧麗君的演唱具有一種"細說滄桑憶流年"的韻味。雖然,她的生活坎坷,但在舞臺上,卻從來都表現得那麼自信、自然和從容不迫。她的歌唱,她的笑容,以至貫串於日常生活中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樸實無華,自然而然。
      她的歌曲,例如《甜蜜蜜》、《小城故事》、《夜來香》、《在水一方》、《月亮代表我的心》 、《何日君再?》等,在中國大陸一度被稱為“靡靡之音”而遭禁。文革結束後,她的歌曲很快受到傳唱。1980年代她成為流行音樂的標誌,在大陸也擁有無數歌迷;就連當時文化部部長劉忠德,都是她的忠實歌迷。當時民間甚至有“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老鄧指鄧小平、小鄧指鄧麗君)的說法。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享年42歲。關於鄧麗君的死亡有不少傳言,包括她死於愛滋病、遭暗殺等。目前最合理的死因就是氣喘病。據說鄧的家人對於她的法國男友保羅‧斯蒂芬沒負起照顧她的責任,以致她孤單離世,相當不滿。當年5月28日,在國人及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臺北縣金山鄉的金寶山“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