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面試在名校錄取中的作用
( 2013-02-08 )



          目前這個季節,是美國名校對考生進行面試的時候,我們連續幾期都在討論如何準備面試的話題,這期就來談談面試在錄取過程中的作用。
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在對考生評估審核過程中,對申請人進行面試是其中的一個步驟。不同于名校商學院招收工商管理碩士  (MBA)和醫學院招生時,面試為必須的一道關口,對於報考本科的新生,面試只是一個選項,就是說它不是必須的。
     面試通常是學校安排她們的校友與考生進行非正式的個人面談,時間約在一小時左右。如果無法安排面試,學校都申明面試與否不會影響錄取決定;有的學校不要求面試,但把是否面試交給學生自己來決定;也有的學校會根據自己的內部規則選擇性地安排面試,即只對部分考生進行面試。每年在溫哥華都有這樣的例子:報考同一所名校的考生,有些人得到面試,有的卻沒有獲得面試通知。甚至同一所中學的考生,選擇報考同一所名校,結果有面試的,也有未面試的。在北美流行的高考網路論壇——大學秘密(College  Confidential )的聊天室裏,就盛行這樣的說法:在申請人當中,最好的和最差的不會面試。在我們往年的經歷中,上述說法有時好像是對的,有時卻不儘然。
     以正常邏輯來分析,有面試的機會一定要爭取。因為這是向面試官和學校當面表現自己的好機會。利用見面可以帶一些無法隨申請資料寄去的作品、證書、獎牌和媒體報導等“硬體”,來展示個人獨特的成就。一般說來名校通過面試要達到三個目的:一,進一步考察申請人的特質與申請資料是否相符;二,當面向那些優秀學生發出邀請;三,向特定考生推銷所代表學校的課程和專業。可以肯定地說,接到面試的考生都是錄取部門所關注的對象,面試本身就是想確認該考生人際交流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是否與其學術能力相匹配。每個報考季節,成千上萬的考生申請常春藤盟校,每個人的書面材料都靚麗無比:完美的考分加上出色的課外活動經歷。毫無疑問他(她)們進入名校後都能應付極具挑戰性的專業學習,畢業後大都會取得職場上的成功,對於這些優秀學生,有限的頂尖名校只能挑選其中最好的。欲要在申請表之外挖掘出考生的誠信、成熟、創造性、熱情和獨特性,面試是最佳的方式及場所。
      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採用整體挑選系統(Holistic  Selection  Process)對考生進行審核,但在實際操作中都是首先將超級優秀的申請人先收入囊中,再將明顯不可取的考生剔除,然後把其余眾多綜合條件相近的考生群體(Applicants  Pool),按照學校錄取規則和考察專案,定量評分後排序,然後自上而下錄取。有的學校在錄取評估中,將面試的評價結果賦予整體評估權重的20%,而高中四年的學術成就也只占同樣的比重,可見面試的重要性不容低估。有人覺得一個小時的面試結果與高中四年的學術成就等價是不公平的,實際上面試與學術能力和成就無關,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申請人學術之外的特質,以及可能給予下學年新生群體的獨特貢獻。
     面試也是名校對申請資料的內容進行核實和提出質疑的場合。例如中學GPA很高,但SAT1考分較低,反之亦然;其次個人經歷中所展示的性格氣質,與中學推薦信吻合程度不高等。名校的面試大綱責成面試官員弄清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判斷,考生本人若能意識到自己有類似的問題,也應該利用面試加以解釋。名校對考生的個性和心理特征也非常關注,面試大綱還要求確認考生應付壓力的能力。因為名校課程的強度和環境的嚴苛,要求被錄取的新生必須能夠承受來自學術、個人、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強大負重。
名校的錄取規則裏還有非常重要的考量就是學生群體的多樣化。她們希望考生在學術和多才多藝之間有著健康的平衡,在個人愛好、興趣特長以及未來擇業方面能夠豐富多彩。她們所期待的最佳新生組合,就是學術優異又是出色的舞蹈家、鋼琴家、美術家和運動健將,同時又可能成為未來社會的醫生、律師、教師或新聞主持等;在種族和宗教方面也應具有代表性,未來的畢業生樂意融入社會的各個角落。面試的目的就是尋找和確認具多樣性的考生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