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鳶都乘長風 民俗蜚聲海內外
( 2013-01-25 )



位於濰坊市的世界風箏都紀念廣場佔地面積6.5萬平方米,通過世界各地風箏協會會標、風箏主題雕塑、風箏繪畫等形式彰顯風箏文化特色。濰坊市是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所在地,被譽為“世界風箏之都”。新華社

提到濰坊這個位於山東半島中部的城市,首先印入人們腦海的便是世界風箏之都的印象,每年4月的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這裏是一片風箏的海洋;但現今濰坊已遠超過一般遊客的想像,濰坊轄區內共有各類旅遊景區(點)近百處。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充分挖掘、整理民俗旅游資源基礎上,新開闢民俗旅遊線,開創了中國民俗旅遊的先河,成為有影響的民俗旅遊區。

      濰坊地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另外還有膠新、大萊龍、益羊、青臨四條鐵路,濟青、濰萊、榮烏、東青等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濰坊全市總面積1.61萬平方公里。直線距離西至省會濟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南依沂山,北瀕渤海。東連海港青島、煙台,西接工礦重鎮淄博、東營,南連臨沂、日照。全市常住人口約915萬人。
      這裏還是山東半島都市群最大城市。在濰坊,可以觀賞到“小巧玲瓏、勻稱緊湊、兼有南北園林特色”的十笏園;“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書畫真跡;中國三大畫市之一的楊家埠木版年畫;被稱為民間藝術“三絕”的高密剪紙、泥塑、撲灰年畫;中國著名的壽光蔬菜、花卉等。
      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濰坊也是歷史上最大的風箏、木版年畫的產地和集散地。濰坊的嵌銀漆器、仿古銅、核雕、刺繡、布玩具等傳統工藝品蜚聲海內外。濰縣蘿蔔、昌樂西瓜、青州蜜桃、彌河銀瓜、安丘蜜桃等地方土特產也是人人喜愛的特色蔬果。
      每年4月的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不同膚色的人們雲集鳶都,共用藍天,盡情地放風箏、賽風箏、購風箏、賞風光、品風味。1988年4月1日,第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召開主席團會議。會上與會代表一致通過,確定濰坊市為“世界風箏都”。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風箏博物館,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陶瓷巨龍,屋頂用孔雀蘭琉璃瓦鋪成,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設計風格在國內獨樹一幟﹐是“世界風箏都”的標誌性建築。世界風箏都紀念廣場通過吉祥大道、鳶標廣場等十大景觀,追頌歷史,詠頌現在,展頌未來,成為展示風箏文化與民俗文化、市民休閒娛樂、全民健身強體、商業購物消費以及舉辦大型集會活動的綜合性城市廣場。此外,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旅遊、地質景觀遊、民俗風情遊、高科技生態農業遊及其他專項旅遊,使來自各國他鄉的遊客盡情地領略濰坊風格獨特的鄉土文化。
      濰坊歷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氏族部落生產和生活。夏代、商代分別建有封國,春秋、戰國時期,分屬齊、魯等國。青州是中國歷史上的古九州之一。久遠的歷史給濰坊境內留下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群帶,有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和遺像等不可移動文物1800多處。
      地處齊國故地的濰坊,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傑輩出。“三皇五帝”中的舜、齊國政治家晏嬰、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北宋畫家張擇端、詩人李清照等文化名人燦若星辰。

      高密泥塑 手工捏出財富
      源於明嘉慶年間,用來哄小孩子的手捏泥塑,今日變成高密的特色禮品,其中聶家莊的聶誠希、梁秀青與聶鵬一家三口打響名號,並因此致富,年收入達30萬人民幣以上。
      梁秀青說,嫁進聶家時看着公公婆婆做泥塑,“正月初一孩子放假,父母沒時間陪小孩,就花五分、一毛給孩子買隻老虎。”土坯塑出虎頭虎尾,裏面插進蘆葦桿,身體用皮革相連,擠壓出聲,便成叫虎,同樣原理,製成搖猴、搖蟬、叫雞等,亦可塑成牧童、泥娃等擺飾。23歲的聶鵬,7歲學做泥塑,10歲便拉車上街叫賣,賺取零用錢,最遠還拉到5、60里外的膠州,從小就有生意頭腦的他,與父親聯手推廣高密泥塑。他說,“將成立工廠,開班授課,把傳統手藝發揚光大。”

      探勘石油 意外發現“恐龍城”
      諸城75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濰縣丁家百年古宅十笏園,是濰坊最耐人尋味的兩窟寶藏。
      諸城恐龍囊括了幾個世界之最,包括:鴨嘴龍、角龍、暴龍與甲龍的數量最多、個體最大;同一地區發現恐龍蛋、足跡與骨骼;真化石率高達70%至90%,(一般有三成就可稱為恐龍化石),所以諸城又有中國龍城的封號。諸城有長500公尺,高30公尺的恐龍亂葬崗,以及堆疊七層的恐龍骨梯田,恐龍化石數量居全球之冠。
      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崔衛生表示,1964年中央地質部前來探勘石油,卻發現家家戶戶都收集不明怪石,而這些怪石埋於地下一公尺多的淺層,幾乎是唾手可得,於是將其送往北京鑑定,原來是7500萬年前白堊紀的恐龍化石群,震驚中外。
      經過前後三次大規模採集,前兩次開挖的恐龍骨便超過50公噸,依照化石狀態推估分析,認為諸城盆地在遠古時代應是草木豐盛之地,吸引了許多恐龍在此群聚,而恐龍群瞬間死亡的原因至今仍是謎,但因此保留了結構完整的骨架,甚至是整巢的恐龍蛋、大恐龍懷抱小恐龍的母子圖、長過一米的鴨嘴龍腳印等珍貴遺跡。
      諸城出土的恐龍大多是草食性恐龍,崔衛生說,恐龍是一種無限制生長的動物,據研究,吃素的鴨嘴龍可活到150至200歲之久,而吃肉的暴龍平均只能活到16.6歲而已。目前諸城已組裝八十多架完整的恐龍化石,中國國土資源部每年撥款1.5億人民幣進行維護,並已下令停止開挖。
      十笏園位於濰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坐北向南,青磚灰瓦,主體是磚木結構,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因佔地較小,喻若十個板笏之大而得其名(笏是大臣上朝的笏板,也是古代的測量工具)。1988年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魯東明珠”之稱。
      明明是南方園林的格局,卻融合了北方建築的青磚灰瓦。十笏園始建於明代,原是明朝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後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被濰縣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得,被稱作“丁家花園”。
      十笏園裏處處可見祖宗的家訓,以及前人的箴言,例如大廳迎聯便是同鄉清代大臣劉墉所提“束身以圭觀物以靜,種德若樹養心若魚”,主臥室掛着“忠厚傳家,詩書繼世”,賬房裏貼着“勤儉黃金本,詩書丹桂根”,連金庫大門邊都寫着“不惜金錢倡大義”,訓示後代莫忘修橋鋪路。

      剪紙達人 刀刀精準俐落
      從6歲起跟着媽媽學剪窗花,范祚信剪過了一甲子,不識字的他,剪出了心目中紅樓夢、水滸傳的人物,也剪出了一米八的孔子像,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級民間美術家,“從小聽的故事,腦中想出畫面,就是我創作的來源。”
      范祚信說,中國剪紙是從窗花發展而來,在母親的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過年都要換窗花,結婚也要貼新花樣,親朋好友互相交換,讓喜氣傳來傳去,但時代不同,窗花變過時,剪紙成藝術,不再普及。
      1982年受到北京學者的鼓勵,范祚信大膽拋開傳統,把剪紙當國畫玩起大寫意,剪出了一百多幅形態各異的老鼠娶親,剪出10公分高的瀟灑賈寶玉與柔弱林黛玉,剪出梁山108條熱血好漢,想像力透過剪紙天馬行空,他的剪紙特色不只黑與白,還有行家讚不絕口的“灰”。日前,眼力不太好的他,親自示範牛頭、桃子、花籃三合一的創意剪紙,打毛手法俐落高明,與眾不同。而他後繼有人,女兒范雲英曾受邀到日本表演,被封為“魔剪”。



高密泥塑。剪紙。網上圖片

山東諸城恐龍化石群發現至少10個恐龍屬種。圖為工作人員在挖掘現場整理挖掘暴龍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