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輕輕鬆松教中文連載三 漢字造字法之一的象形字
( 2013-01-25 )



      賀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中國宋朝大詩人蘇軾寫過一首著名的七絕《題西林壁》,前兩句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有誰學過這首詩?”
      有的同學點頭,有的搖頭。
      “趙莎莎,你學過這首詩,你能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嗎?”
      “就是說同樣這座山,你從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
      “很好!我們剛才看到古人畫的那些畫,都是從什麼角度畫的?例如,人們向前看景色時,都有哪幾個角度?”
      大家搖晃着腦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說道有上、下、左、右、前、後幾個角度。
      賀老師為大家總結道:“往上看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仰視,往下看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俯視,那往前後左右看叫什麼呢?”
      趙莎莎道:“應該叫平視吧?”
      賀老師道:“對。我們看東西無非是平視、仰視、俯視這三種姿勢。我們現在先想一下仰視時能看到什麼。”
      王強:“日”。王曉蔓:“月”。愛麗絲:“雲”。大家搶着說着。
      “好。這些東西都是仰着頭看到的,然後照着樣子畫出來的。那麼低頭俯視時畫出來的東西有哪些?”
      大家又搶着答道:“田、水、井、石。”
      “我們平視時看到的物體前、後不同的面可以稱為正面、背面,左、右兩面可以稱為側面。”賀老師邊說邊將身體站成幾個不同的面。“我們平視時看到的物體的正面,然後畫出來的有哪些?”
      “有目、口、鼻、山、木。”
      “我們平視時看到物體的背面,然後畫出來的有哪些?”
      同學們開始卡殼了。
      賀老師拿出“牛、羊、矢”等字的演變圖,說:“這些就是從物體的後面看,然後畫出來的。下面,我們再來想一下,哪些是平視時看到物體的側面,然後畫出來的?”
      同學們猜到了“人、馬、象、鳥”等字。
      賀老師又拿出了“人”字的演變圖,說:“剛才同學們畫人的時候,都是從正面畫的,都有頭、身子、腿、胳膊等。實際上,古人是從側面畫的。古代的人和現在的人不一樣。現在的人身體挺得很直,可是古代的人進化得還不夠,還有點像猿人,身體前傾,兩隻手在前面。”
      趙莎莎恍然大悟地說:“噢,難怪我說不像呢!”
      王強似乎想起來什麼了,說:“老師,您剛才讓我們看眼前都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石頭,可我怎麼也想不出石頭的‘石’字和地上的石頭有什麼像的地方。”
      賀老師理解地點點頭:“你提出了個很好的問題。實際上古人最早畫的‘石’字就是一個方塊,後來發現和‘口’字相重了,為了加以區別,就在‘口’字上面加了一橫、一撇來代表‘石’字。因為世界上有些物體的外形是很相似的,在漢字裏有些字為了相互加以區別,就採取增加或減少筆劃的方式來產生新的字。”

      (摘自任京生著《輕輕鬆松教中文——海外中文教學手冊》,聯繫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