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信任急降 左右互掐政改路難行
( 2013-01-11 )



習近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日前發布《社會心態藍皮書》,顯示近幾年中國社會在左右兩派在包括《南周》事件的很多問題的爭論上也體現出社會共識出現明顯分化,之間的信任和理解急速降低的情況。左右派之爭,也令得中國的社會改革道路阻礙重重。
      《社會心態藍皮書》認為,中國目前社會的總體信任進一步下降,人際之間的不信任進一步擴大,表現在不同階層、群體之間的不信任,從而導致社會衝突增加。越來越多相同利益、身份、價值觀念的民眾採取群體形式表達訴求、爭取權益,群體間的摩擦和衝突增加。
      多維新聞報道,分析人士解讀,社科院的這項調查還是比較切實折射出今天中國社會的現狀,尤其是在網絡平台上所出現的躁動、爭吵、質疑化傾向,伴隨這大陸社會矛盾激化,折射在現實中的狀況民眾上街、遊行等事件的頻頻發生。但與以前不同的事,今天這一類社會事件每每出現,都伴隨着左右兩派的聲音,而恰恰也是這兩派,對於彼此的不信任最深。左派質疑右派賣國,空喊自由民主;右派質疑左派過於崇毛將把中國帶回文革,從而爭吵不休。
      在中國學界一直流傳一句話“右派掌握了輿論,左派控制了課堂”。此言雖是戲言,但也反映出中國目前知識階層分化的現狀。例如南方報系旗下的媒體因為一直倡導改革等理念被攻擊為“右派報紙”、“漢奸媒體”,近日更因為其新年賀詞被更改事件在海內外造成巨大社會影響。而在大學,由於開設政治思想課,再加上中共一直以來的意識形態灌輸。因此曾有大學教師坦言,雖然在今天的大學課堂上,很多學生關心時政,憂國憂民,是很好的年輕人。但就是不能跟他們談毛澤東,因為他們都是毛澤東的狂熱崇拜者。只要談到毛,他們就沒有任何邏輯可言,沒有任何判斷力可言,只有腎上腺素起作用。在毛的問題上,政治理念不同的人與他們不存在任何交流的可能性。
      這种現象近期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在《南方周末》獻詞被改事件上,很多大陸學者、文化界人士、演藝界人士紛紛對《南方周末》工作人員的行為表示支持,而包括司馬平邦、吳法天在內的很多左派學者卻對這份他們一直認為接受美國資金支持的“漢奸媒體”進行抨擊,認為這是其應有的下場,對於南周的事件說明表示“毫不相信”,認為是在一如既往的“造謠、撒謊”。
      政情觀察人士說,中共新一屆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不斷釋放改革的訊號,對媒體來說,向來受到中共中央及地方宣傳部箝制的言論自由,無疑是最需改革之處。不願具名的觀察人士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前幾年,可能就過了。發生在現在,就成為問題。”
      觀察人士說,習近平、李克強一再強調改革,讓很多人產生期待。但是習、李上台不多久就發生這樣的事,顯示期待與事實之間仍有很大落差。分析指出,在走過30多年的經濟改革後,社會多半認為當前的改革應放在政治領域,新的領導人上台後不斷釋放訊號,讓人產生期待,如今發生南周事件,期待與現實的距離難免讓人失望,有學者坦言“政改路難行”。

      “政治挑戰難以善了”
      《南方周末》新年獻詞遭官方換稿事件受到國際關注,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是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後第一個重大政治挑戰,而且難以善了。
      《金融時報》以“中國的審查制度”(Chinese censorship)為題發表社論,指出習近平不應忽視人民要求對權利進行辯論的呼聲。該報認為,憲政是一個爆發性的議題,在中國大陸這樣一黨專政的國家,不免發生法治與共產黨統治彼此無法調和的衝突;《南方周末》在原新年獻詞中籲中共推動憲政,確保人民言論自由、人權及財產權利,事實上等於要求共產黨減縮它的權力。中國的新聞記者長期以來面臨被政府審查,南周事件裏中共不僅壓迫而且改寫文章,從爆發的激烈抗議,顯示很多民眾渴求對權利本質更坦白與激烈的辯論,習近平必須讓這樣的辯論進行,否則對中共政權很不利。
      南周事件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等著名學者要求官員辭職,以及抗議者呼籲民主改革下,已變成對中共新領導層的政治挑戰。《紐約時報》認為,這次引爆的改革聲浪主要是習近平之前呼籲中國實質性推動憲政,啟動反腐敗運動等。
      習近平於去年12月4日出席大陸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強調依法治國,指“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過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
      報道指出,這次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習近平還未明示是否放鬆媒體控制,“媒體仍然沒有清晰規則,所以官員沿襲他們習慣的方式來控制媒體。”報道強調,這也是對習近平承諾改革的一個考驗。”
      中國媒體人李大同認為,“直到習近平闡述有關重大變革的想法,情況不會有任何改變。”

      “權力交鋒縮影”
      “劉雲山演講的調子就和習近平的調子不太一樣”。中國前新聞出版署署長杜導正的這席話,為《南方周末》撤稿風波下註解,也道出中共政權更迭期間、各方勢力交鋒激烈。
      “你細讀那篇被撤的稿,談‘中國憲政夢’是呼應習總書記講過的話,照慣例‘跟着領導走’,也有不對?”不願具名的大陸媒體工作者道出心中疑惑。總部位於美國的博訊網發表多篇文章,對今年將卸任的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中共新任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力競爭着墨頗多。
      博訊消息稱,曾任新華社副社長的庹震到廣東擔任省委宣傳部長不到1年,這次急於表現是為了討好中共第6代領導人熱門人選、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阻止“南方系”(南方報業集團)為習近平的改革助威吶喊。
      報道稱,庹震不服習近平領導,曾說“習近平能幹完5年就不錯了”。這些傳言真實性不可考,但每逢中共政權交替之際,各方權力鬥爭的傳聞就沒停過。
      中央社指,中南海水有多深,親身待過中共權力圈子裏的人感受才真。杜導正認為,“主管意識形態的前中宣部長劉雲山和習近平唱不同調”,中共宣傳部和中央辦公廳“步伐不一致”。
      由此可以想見,習近平要真改革,還得先帶動黨內“齊步走”。
      新華網上還留着習近平於去年12月4日、在紀念中國大陸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會上發表的講話:“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要堅持不懈抓好憲法實施,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到新水平。”
      習近平談憲法才1個月、《南方周末》的“中國夢,憲政夢”新年獻詞文章就被撤換,大陸民間殷切期盼的“憲政夢想”,是“夢醒時分”還是“美夢成真”,習近平的改革魄力與決心最是關鍵。



劉雲山

南方周末被視為敢言派報紙。圖為北京市一個報刊亭商販展示《南方周末》。 中新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