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好味藏在百姓間
( 2012-12-29 )





在土耳其,凡有人群聚居之地必有清真寺。每天三至五次的宣禮播音,提醒着想大魚大肉的人得忍着點。聽來誇張,土耳其是世界第三大的美食國(第一是中國,第二是法國,也有人說是意大利),雖不吃豬肉,但土耳其卻是個富庶之地,只因口味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烹調技法的差異,天賜再新鮮的食材,沒有好廚子,終也是個浪費。

      土耳其橫跨歐亞,但餐桌上的熟食卻有點像埃及,黑乎乎的,肉欠鮮菜缺嫩。覓食乃是旅遊的目的之一,將特式的菜餚各取少量分着試,再討論到底是何種食材。
      切成薄片的香腸七八種,白的紅的花的。有款方片的吃後香料味特別重,不知是雞肉還是羊肉,從當地人口中得知這是用雞、羊肉碎壓成的,不灌腸,風干即成。
      伊斯坦堡的點菜單,串燒上碟已抽起了燒烤針,乒乓球大小,白肉帶着焦香,紅椒點點煞是好看。土耳其人習慣甩上檸汁食。但一入口,卻如嚼麻繩,還透着淡淡的肉臊味。要不早說是雞,還以為是羊呢。不過這頓飯的“汽球薄餅”特好吃,似在新疆或印度吃的饟餅,小枕頭大小,剛上桌時未泄氣,圓鼓鼓的似汽球。
      酒店自助晚餐上的雞脾,嚴格講應是雞上脾,完整無缺地整齊排在方型大烤盤內。若閉眼送口,根本不知道是什麼肉,淡而沒味,粗如嚼布。
      最惹人注目的是烤肉攤位,把雞肉或羊肉串起疊成一大坨,緊靠在電烤箱旁,邊轉邊烤,熟了一層便削下一圈,排隊的食客絡繹不絕。還是伊斯坦堡大市集外的味道好,削下的雞肉即用薄餅包裹,熱乎乎地捧在手上,邊走邊解饞,又香又嫩。吃美食不一定要上五星級飯店,市場上的美食才是正宗的土耳其百姓味。
      到土耳其旅行,一定要在公路邊吃粽葉形比薩餅,在古城廢墟內食烤栗子燒玉米,在遊輪碼頭外嚐芝麻麵包圈,在禮物店旁吃亞麻子拌奶酪,在火山村口飲紅石榴汁……款款都是好滋味。旅遊就應走進當地人的生活,可別迷信五星級。
土耳其靠着愛琴海又臨着黑海,可幾乎看見的都是同一款魚,個頭不過一英尺長,肉質厚實似鰣魚,同樣呈灰藍色,味道就一般了。
      ﹝蔚文 撰稿/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