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華語片連續十年與奧斯卡無緣 衝奧失敗“片子沒選對”
( 2012-12-28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華語電影全軍覆沒,小圖為今年申奧的三部華語片。 新華社

奧斯卡日前公布了入圍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短名單的九部電影,今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搜索》、香港的《奪命金》和台灣的《逆光飛翔》三部華語片全部落選,這也是第10個年頭華語片與奧斯卡無緣。

      由於在早先公布的金球獎提名中,三部影片均落選最佳外語片提名,華語片的“申奧”之路就並不被看好。好萊塢電影產業研究者周黎明表示對此結果早有預料,“我們選出來‘申奧’的片是完全不對路的,打個比方,就好像派籃球運動員去參加世界盃,就算你是姚明,那也於事無補”。
      早在中國內地申奧影片剛公布時,周黎明就表示和奧斯卡的口味“完全不對路”,所以他看到片單的時候感覺“太不出意料”了。“我不知道我們這邊選片的事情到底是哪些人在做,但起碼應該去研究一下奧斯卡的口味和規則,既然規矩是人家定的,我們得去研究,但現在感覺根本沒人在做。其實也不難,把歷年來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看上個五十幾部也就差不多了”。
      除選片因素之外,周黎明還認為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也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比如讓座這件事情,在西方是男士給女士讓,而在中國是年輕人給年老的人讓。這些差異如果沒人去給評委解讀的話,他們也不懂,雖然說起來都是細節上的簡單東西,但積少成多起來也是不可小視的”。
      周黎明表示奧斯卡不同於歐洲三大電影節,它綜合了藝術與商業兩方面。“奧斯卡喜歡的片子,總有一點兒東西與眾不同。它會比較喜歡傳統敘事,但不能太平庸,要有一點新意和亮點,像去年的《一次別離》,也是傳統敘事,但有一個宗教信仰上的昇華;在題材方面,可能由於評委的年紀偏大,太過於年輕人審美的東西,他們也不大能接受”。著名影評人畢成功也曾在受訪時表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評審歷來喜歡三類題材。“一是生離死別的人性視角電影,比如《告白》;二是跟二戰有關係的,比如《更好的世界》;三是有一定人生感悟和文化包裝的,比如《美錯》。這都跟評委們的年紀有關係。”

      “好片太少 我們沒硬貨”
      其實不止奧斯卡,華語影片近些年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表現也令人失望。 三大電影節每公布一次競賽片片單,輿論就要對中國電影品質進行一次反思。
      有媒體報道說,今年《搜索》代表內地“申奧”,也就反映了內地電影的窘境。“別看我們的賀歲檔很歡騰,《一九四二》沒有達到上映一周的硬指標,《大上海》、《十二生肖》、《血滴子》都是港味商業片。”製片人何堪說,之前的《白鹿原》刪減過度,有存在文化隔閡的問題,《畫皮2》雖然是東方魔幻題材,但過於商業化,都不是奧斯卡的菜。在眾多的電影中,選陳凱歌的《搜索》是不得已為之,雖然該片被認為有編造痕跡。上一年,曾在金像獎、金馬獎上表現很好的《桃姐》曾代表香港申奧,但也無功而返。這一次的申奧作品,品質上還要稍遜色。我們真的沒有硬貨,才是我們與奧斯卡總是失之交臂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