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四省交界地 塞外好河山
( 2012-12-28 )



暖泉鎮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南,在戰國時已有人類在此居住,明清時發展成“三堡、六巷、十八莊”。目前古鎮中各村堡格局完整,戲樓、牌樓、宅院、寺廟等古建築交相輝映,顯示了古鎮曾經的風采與繁榮。新華社

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地處京、冀、晉、蒙四省市區交界處,是北京的北大門,也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塞外山城”,是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張家口一方面因泥河灣文化遺址而成為人類最早的發源地,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另一方面又有中國唯一的華夏三祖文化遺址,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據悉,今年該市將發展定位與目標確定為“京冀晉蒙交界區域中心城市”。

      張家口比鄰北京,西連煤都大同,北靠內蒙古高原,南接華北腹地,地理位置與交通的便捷,加上悠久的歷史文化,對中外遊客來說都是觀光旅遊的好選擇。近年張家口積極推動觀光業,該市旅遊局副局長胡建忠歸納了張家口旅遊的幾項亮點,包括冬季的崇禮縣國家級滑雪,草原蒙族風情,200萬年前泥河灣歷史文化群落,華夏三祖文化遺址,以及溫泉養生度假和葡萄酒品的採摘觀光遊。
      他說,大境門是張家口的標誌性建築,其匾額上的題字“大好河山”眾所皆知。萬里長城上的所有關口均以“關”或“口”稱謂,如山海關、居庸關、陽門關、古北口、獨石口、殺虎口等等。而只有張家口的大境門以“門”稱謂,它所包含的歷史資訊和文化底蘊是十分豐厚的,門是“貢市”和“茶馬互市”的邊貿互市場所。
      作為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之間的過度地帶,張家口市、宣化古城與懷來縣雞鳴驛古城,均是因地處戰略、經濟重鎮而盛極一時,至今,各古城所遺留的古蹟文物與規模,仍可看出當年的繁華樣貌。
      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的雞鳴驛村,始建於元代,明清均有續修和擴建,尤其在清代作為西北部進京的著名驛站而盛極一時,目前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驛站背坐雞鳴山、面陽河,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遠看似一座大鐘掛在雞鳴山,故又稱“吊掛城”。城垣內側建有環城道,是過去的馬道,兩座城門分別開在東側與西側,卻不正面相對,基於軍事考量,蜿蜒的街道才不致於一眼將城內看穿。
      驛站過去是傳遞政府文件之用,可說是現代郵局和電信局的前身,在清末電報傳入中國後,驛站的功能已漸漸消失。古城建置規模,共3街6巷分為12個區,設有驛丞署、指揮署、驛館院與十幾座廟宇,是將軍事、經濟、宗教融於一體,可作為研究古代郵驛歷史及經濟、宗教的重要參考。古城內的廟宇眾多,可知當時政教合一的統治手段。清代時所設的指揮署,在1900年慈禧與光緒因八國聯軍而逃難西行時,成為在此留宿的行館,至今已成普通百姓民宅,但當年留宿的廂房仍大致維持原貌,慈禧下榻時睡的炕,如今仍名為“慈禧炕”。
      被譽為京西第一府的古城宣化,因戰爭而建立,也因位置之險要而被稱為“長城九鎮之首”,曾經屯兵15萬人遠多於百姓的兩萬余口。今日仍可從清遠樓、鎮朔樓看出當年的軍事要塞地位。清遠樓又名鐘樓,建成於明成化二十三年,因造型與黃鶴樓相似,而有第二黃鶴樓的美譽,台墩下有十字形券洞,當年分別與東、西、南、北四座城門相通,可見清遠樓過去的中心地位,由於宣化在明、清兩代是北京往西走的第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軍車與往來商貿頻繁,在清遠樓台墩下石板路上可明顯看見深達30厘米的古代車痕。清遠樓2樓的銅鐘,當年有報時、關城門、頒發令、報火警等功能。
      與清遠樓相望的鎮朔樓又名鼓樓,根據時刻打鼓,晚上7時的鼓聲謂之“淨街”,鼓聲一響城門關閉,不得再出入宣化城。乾隆曾在木蘭圍場回京路過宣化時,御筆書“神京屏翰”,已是帝王對宣化的最後褒獎,而今此四字匾仍高掛在鎮朔樓上。

      東方人類故鄉 開啓華夏文明
      泥河灣文化遺址位於張家口市陽原盆地的泥河灣,雖原是個小小的村名,如今以泥河灣命名的“泥河灣層”、“泥河灣動植物群”、“泥河灣文化遺址”等,卻成為全人類地質學、古人類學、古動物學等專家朝聖和研究之地,因這裏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馬圈溝遺址而震驚世界,成為挑戰人類“非洲起源單一論”的重要證據,成為發現人類最早發源地的唯二基地,也因此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
      陽原一帶在200萬年前是個面積約9000平方公里的大湖,約在1.8萬年前,由於造山運動,湖底上升,湖水流走後泥河灣的地層逐漸裸露出來,層層疊疊的地層中,有大量蚌類和哺乳類動物化石。尤其特別的是從泥河灣地層變化中,可發現此地從舊時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綿延啣接的文明遺跡,這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目前全世界100萬年以上的早期人類文化遺跡有53處,中國發現的有46處,其中陽原縣泥河灣遺址群就佔了40處,在單一縣境內有這麼密集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這在全世界亦是十分罕見的。
      泥河灣地層、泥河灣動物群先後在上世紀30、40年代被命名並獲得國際認可,在1978年更發現了距今136萬年的小長梁遺址,2001年又發現距今200多萬年前的馬圈溝遺址,成為唯一能與東非奧杜維峽谷相媲美的世界級人類發源地。在馬圈溝遺址發現的各類石製品中,尤其以石質刮削器最令人震驚,顯示舊石器時代人類已能肢解動物、敲骨吸髓、刮肉取食。而10萬年前的侯家窯遺址,出現了全世界最多的索獵馬石球,證明工具對人類發展的作用;1.3萬年前的馬鞍山遺址發現了“天下第一灶”,見證了火對人類發展的作用;1萬年前的於家溝遺址,出土了華北地區最早的陶片;5000年前的姜家梁遺址發現了紅山文化的代表玉器“玉豬龍”,孕育了“三祖”,開啓了華夏文明。
      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炎、黃、蚩遺址共聚,僅涿鹿一處,其他地方都只集中了單一或部分遺址,於是涿鹿也成為唯一“三祖並列”的遺址區。

      武城雄冠北疆 關隘變身商城
      堡子里是張家口堡的俗稱。張家口堡是張家口市區最早的城堡,是張家口市區的“原點”與“根”。據史籍記載,張家口堡始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
      據張家口市橋西區普查,堡子里現存文物古跡達700余處,其中極具價值的重點院落93處,是中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築城堡之一,堪稱北方民居博物館。但是,儘管如此,存在着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堡子里卻一直難為外人所知。直到2008年,堡子里才被評為省級保護單位。
      明朝時“指揮張文主持營建張家口堡。堡方四里有奇。城高三丈二尺。東南兩面開有城門,東門曰‘永鎮’,南門曰‘承恩’。”因該堡以北有東、西太平山對峙如巨口,故名“張家口”。張家口堡是長城防線宣府鎮的要塞,在阻止蒙古軍隊進犯中一直發揮着重要作用,戰爭中從未失守過,故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
      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明廷與蒙古俺答部之間化干戈為玉帛,實現了“茶馬互市”。張家口堡的功能也相應發生變化,由單純的軍事城堡演變為兼有貿易功能的邊境城市。清朝末年,隨着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張家口堡的經貿有了迅速發展,1909年京張鐵路開通後,張家口成為通往西北的貨流樞紐,張家口堡東關形成了武城商業街。這條商業街至今依然是張家口市最繁華的地方。京張鐵路是中國第一條自主建設鐵路,總設計師詹天佑。民國時期,孫中山專程視察京張鐵路,並在終點站張家口下車,對張家口進行視察。
      辛亥革命後,張家口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1918年張家口商業貿易達到鼎盛。據《張庫通商》記載,張家口對蒙古貿易的商號增加至1600多家,年貿易額達到1.5億兩白銀,被稱為“華北第二商埠”。張家口堡成為中外商賈聚集之地。1923年,張家口的票號、錢莊已多達42家。 這裏也是外國商人的聚集地。張庫大道的興盛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國外資本。據記載,民國初年,在張家口的外國商行總數達44家。這在當時是除天津口岸、上海洋場之外又一個外商聚集之地。



■“兩岸四地大學生交流營”前不久探訪位於陽原縣的“東方人類故鄉”泥河灣,在小長梁遺址合影。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