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戲說抗日劇 英雄很偶像
( 2012-12-28 )



《向着炮火前進》主角扮演者吳奇隆。

今年中國熒幕各種抗日劇層出不窮,引發收視狂潮,不過今年抗日劇戲說成風,抗日英雄都變成了偶像派。飛機頭、酷墨鏡,哈雷重機車的造型讓吳奇隆在《向着砲火前進》裏成了美國大兵;《冷風暴》中的特工沈木風貝雷帽、黑面罩、名牌大衣,讓朱雨辰變成了“青蜂俠”;《戰旗》裏王雷的軍用皮夾克、槍彈褲、緊身的短上衣,特像抗戰版畢彼特。

      巴黎時裝湊熱鬧
      在《向着砲火前進》,吳奇隆飾演的土匪雷子楓,頂着時尚的飛機頭或雞冠頭,再激烈的打鬥也絲毫不亂;強大的助手團隊,不但要幫他採購很炫的行頭、保養重型哈雷機車,還能在臨戰前為他搬來一個專門用來擺酷的沙發。朱雨辰在《冷風暴》中飾演的沈木風,戴上黑面罩,既像青蜂俠又像佐羅,穿的是上一年巴黎時裝周的名牌大衣,第三集中一女演員還穿着一件白色的某時尚服裝出鏡。正在熱播的《戰旗》邀請到周星馳的御用造型師、曾經因為《倩女幽魂》和《功夫》獲得金馬獎的陳顧方為其設計造型,男主角王雷飾演的金戈穿着皮夾克、槍彈褲、緊身的短上衣。戲中還有專門的造型師,替金戈拎着個皮箱,搭配整體造型,儼然抗戰版畢彼特。


      高文憑加不死英雄
      今年的抗戰劇英雄,不僅身手好,而且頭腦好,堪稱“高知英雄”。《齊魯晚報》報道,所謂“高知英雄”一般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們自身多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軍人,部分甚至有過海外留學的經歷。《向着砲火前進》中的雷子楓,同樣是黃埔四期的畢業生;《戰旗》中的金戈是留洋派,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軍事學院,曾經參加過美國特種兵的培訓。動作方面,不僅加入大量動作場面,而且“以一當百”堪稱不死英雄。
      《戰旗》導演毛衛寧說,“高知英雄”確實正在螢屏上慢慢形成潮流。抗戰題材中國已經拍得特別深入,這些年草莽抗戰劇越來越多,有不少電視劇是用各種匪夷所思的方法把抗戰英雄神化,“高知抗戰英雄”則可以在跌宕起伏的抗戰故事中,提供更多有依據的戰術和知識,因此塑造“高知英雄”有一定的難度,但也會提升觀眾的求知慾。


      搞關係很重要
      如今的抗戰劇還折射出了職場文化。例如在《戰旗》中,出身于東安城大富之家的金戈,是美國加利福尼亞軍事學院留學精英,但在國民黨軍隊中由於鋒芒太盛處處受到打壓,因此慘被陷害,母親更是慘死在了日軍的裝甲車下。這啟示大家在職場中要善於掩蓋自己的才華,提防被人穿小鞋、陷害。而之後金戈成了“落難英雄”後,被青龍山土匪首領于化龍父子救到了土匪窩,但是這種土匪的管理制度對他不適用,他差點丟了性命。這啟示大家不能隨意站隊,攪入派系鬥爭。在《戰旗》中,金戈和直屬領導戴金花是兩個經歷迥異、反差巨大的人物,一個是海歸高知精英,一個是沒怎麼讀過書的潑辣丫頭,但是金戈用有效的溝通讓戴金花認識到他的作用,兩人的關係也逐漸改善,成為最佳搭檔。這啟示大家應該善於處理和同事、領導的關係,要通過溝通解決疑難問題。

      夫妻婆媳戲加碼 用家解讀戰爭
      傳統抗戰劇主要講述革命者的信仰,戰火中的浪漫情懷不過是錦上添花的點綴。然而,細數今年以來播出的抗戰劇我們不難發現,糾結情感、豪門恩怨、甚至是婆媳矛盾、家庭糾葛這些“狗血”的商業元素也混搭到抗戰劇中,悄悄改變着抗戰劇原有的面貌。
      此前熱播的《正者無敵》中,陳寶國扮演的川軍主帥馮天魁在前方戰場揮斥方遒,多方勢力的角逐固然激烈,但馮家後院“宮心計”式的姨太太混戰戲份也頗重。編劇給馮天魁安排了五個姨太太,陳數、唐一菲這兩個常演抗戰劇的演員沒有了以往作品中的堅韌和隱忍,而是每天為爭寵唇槍舌戰。
      巧的是,即將接檔《正者無敵》的《母親,母親》也異曲同工,融入時下流行的婆媳家鬥、手足相殘、同業復仇等元素。劇中,金國秀(袁莉飾演)為救父親,將自己賣進侯家做填房,對外要支撐家業,對內要撫養5個子女,還要應對麻辣婆婆的百般挑剔。抗戰爆發後,子女參軍,並選擇了不同的政治道路,面對子女相殘,這位紅色母親痛苦但深明大義。
      此外,瓊瑤式的情感戲也正成為“新派抗戰劇”的特點之一。正在山東衛視熱播的《三進山城》改編自1965年張鳳翔執導的電影,儘管沿用了電影的架構,保留了電影中“八路軍某部連長劉宏志帶領戰士們三進山城粉碎日寇掃蕩計劃”的主線,但比起電影的主旋律,劇版“言情”了不少。編劇筆下,假冒夫妻同進山城的“白富美”(孫茜飾演)、喬裝進城偶然相遇的“小蘿莉”(方安娜飾演)和風情萬種的客棧老闆娘(寧靜飾演)三個女性角色“橫空出世”,男主角劉宏志(王新軍飾演)不再是單一的硬漢,而與上述三個女人產生“多角戀愛”。
      實際上,用家國同構的方式解讀戰爭並不新鮮,《人間正道是滄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也曾有不少浪漫、哀傷的革命愛情令觀眾唏噓,如《潛伏》中,翠平抱着孩子在村頭苦等已經遠赴台灣執行新任務的余則成。但近來的一些抗戰劇堆砌商業片元素,放大兒女情長、家鬥等故事線,沖淡了抗戰劇本身的特色,不免流俗,令人產生到底是看英雄抗戰還是看主人公狗血情感的迷思。

      女人也鐵血 能打能發狠
      傳統戰爭題材一直被視為“男人戲”,馳騁疆場的都是“純爺們”。近年來,抗日戰場上湧現出“鐵梨花”(陳數飾演,《鐵梨花》)、“王小紅”(王珞丹飾演,《紅娘子》)等一批巾幗英雄,抗戰劇由男人一統天下的局面就此被打破。
      《戰爭不相信眼淚》中,一群紅軍女戰士誤入羊頭壩,在一場惡戰後,踏上了長征之路。一路上,女兵們不再是柔弱的女嬌娥,她們燒糧倉炸軍火、偷電台殺山匪、翻雪山過沼澤,八百里風餐露宿,以戰養戰周旋於敵匪之間,堅強勇敢不輸男兒。期間,勇敢堅強的女班副朱赤紅(齊芳飾演)歷練得更加有主見更加堅定,宣傳隊演員藍蔚青(徐百卉飾演)則由柔弱變得剛強、堅定。該劇因此得名中國女性版《拯救大兵瑞恩》。
      此外,《代號十三釵》也將視角對準了抗戰期間的女特工,劇中,韓雪飾演的李鳳凰,表面上是遊走上流社會、低調神秘的交際花,實則代號為“十三釵”的女特工成員。期間,以李鳳凰為首的“十三釵”完成了許多暗殺任務,也經歷了老長官的背叛,逐漸成熟,最終被中共地下黨接到後方,開始了嶄新的人生。
      比起一板一眼、陽剛氣十足的主旋律抗戰劇,這些女性唱主角的劇集大大增強了傳奇性、觀賞性,劇中對女性的描述也暗合當代社會女性日益獨立、自主的現狀,想必能贏得女性觀眾的認同感。

      藝術加工應有原則
      雖然電視劇創作離不了藝術加工,在不違背歷史邏輯、不改變歷史軌跡的基礎上,為歷史記憶注入血肉,塗抹色彩,使其鮮活起來,正是電視劇創作的魅力所在。
      選用年輕偶像提高人氣,也不失為抗戰劇尋求突破的一個出口,但若為了收視而過度戲說就走向歧路了。人物造型上的創新也應當適度,與日寇的殘酷搏鬥更不能簡單處理為充滿魔幻色彩的武俠傳奇,否則是對年輕人的誤導。八年抗戰史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部沉甸甸的鬥爭歷史,戰爭的殘酷和慘烈程度遠遠超出和平年代的人們的想像。認真創作出尊重歷史事件、尊重歷史人物的電視劇精品,將中華民族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現出來,是每一個年輕演員、編劇和導演義不容辭的責任。

      降低觀眾 平均年齡
      熱播的抗戰劇《鐵血壯士》由偶像派明星柳雲龍、沈傲君、鄔倩倩等主演,一開播便受到年輕觀眾的關注。《向着砲火前進》雖然由於過度偶像化遭受質疑,收視率卻一路高歌猛進。一些劇評人認為,沒有柳雲龍、沈傲君、鄔倩倩、吳奇隆,它們是普通的抗戰劇;有了這些明星,觀眾的平均年齡至少年輕五歲。抗戰劇的“偶像化”傾向,減輕了抗戰劇的歷史厚重感,但如果沒有這些時尚化的演繹,這類題材怕是難以進入年輕一代的視野。
      《新民晚報》報道,最早為自己貼上“戰爭偶像劇”標籤的是由胡兵、陳紫函、郭珍霓、畢暢等主演的俠義抗戰劇《江湖兒女》。該劇對造型和服飾格外看重,以“唯美抗戰”的方式一舉顛覆了觀眾對抗戰劇的老印象,成為當時人氣最旺的螢屏紅劇。儘管在老抗戰劇迷的眼中,無論是身穿風衣、皮褲的胡兵,還是穿着肚兜、皮草的陳紫函都顯得不倫不類,但年輕觀眾很是支持,除了劇中胡兵、林江國、景崗山組成的“型男幫”令女觀眾趨之若鶩外,被神化了的抗戰女英雄們也令年輕觀眾覺得“心潮澎湃,有股沖上戰場的衝動”。有網友稱:“我覺得只要不歪曲歷史,像《江湖兒女》這樣適度誇張的手法應該推廣。我想只要不丟失紅色精神的核心,抗戰劇變個臉也無妨。”
      果不其然,近兩年來,王雷主演的《中國騎兵》、周渝民領銜的《彼岸1945》、劉愷威主演的《戰火西北狼》等,縱然爭議不斷,但收視表現不俗。



《中國騎兵》劇照。

《戰旗》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