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水能載舟 一九四二
( 2012-12-22 )



      古語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中的“舟”比喻政權,“水”形容人民;指人民能扶植政權,也能顛覆政府,是不容小看的歷史洪流。馮小剛的新作《一九四二》,正是要從1942年河南發生的慘劇實例,嚴肅地探討“人”在時代巨輪下的光輝與價值。嚴謹地說災難,嚴肅地控訴,仍然是馮導的拿手好戲。

      微觀歷史
      就算你不懂歷史,但只要你玩過戰爭遊戲都會知道,1942年——對這個世界富有極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全世界人民歷盡悲痛的時期——那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當然未能倖免於外,各地人民均在日軍的侵略中歷盡水深火熱。電影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中建構,卻倒過來以微觀角度,從“人民”的一方出發看當時的世界。故事講述一群河南難民因旱災逃荒的悲慘歷史,從而控訴當時國民政府不肯救災的麻木不仁。

      堅持寫實
      自《唐山大地震》後,大家都知道馮小剛導演對災難片的處理確是全國數一數二。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出色,亦同樣出於馮導令人難以置信的堅持。為求達到極致的真實感,他採取了全實景的拍攝方法,地點包括山西、重慶、山東的偏遠荒郊,單是山西的取景點就超過20個。另外,他更為服裝連戲與演員的情感因素,堅持按劇本時序順拍的方式,令外景不斷變換,人數以千計的拍攝大軍兩三天就要轉移陣地,當中所花人力、物力實在不容忽視。說到底,能有如此資源與動員能力的導演,全中國數不出多少個。難得馮導不以瓊樓玉宇向西方賣弄,仍然堅持以電影刻劃史實向本土人民致敬,這份精神已經值得我們入場支持這項“愛國運動”吧。



▲另一位好萊塢級大腕,扮演神父梅甘的Tim Robbins雖然是虛構人物,但他亦代表當年背後千百位默默助人的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