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此曲只應天上有 比利時電影《音樂教師》觀後
( 2012-12-21 )



      天生一副好嗓子的老男人,不愁沒有年輕貌美的女學生以身相許,比如李雙江老師。哦,對不起,我搞混了。我說的是比利時電影《曲中情未了》(也有直譯成《音樂教師》)的男主角,著名歌劇男高音——何塞範丹姆。雖然他已經開始謝頂和發福,但是聽他引吭高歌一曲,頓覺他的確不同凡響。難怪電影裏他的女學生索菲毫不掩飾對他的愛意,而他的妻子竟毫無妒意,貌似還暗地裏推波助瀾,希望促成好事。好嗓子醜男人的魅力可見一斑。(趙傳,不是說您呢!)
      有錢人附庸風雅玩音樂自古有之。本地多年來各種粵曲票友社曆久不衰就是明證。可是玩票玩的要和科班出身的叫板一比高低,這就有點過了。弄不好嗓子就給廢了。貴族史考蒂公爵就是這樣一個倒楣蛋。不過,藝人得罪了有錢人,等於是砸自己的飯碗。
      歌唱家知道得罪了小人,在這個圈子怕是混不下去了,頗有自知之明地宣佈從此退出歌壇(怎麼聽起來像當年張國榮封嘜的故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何嘗不是如此?公爵知道歌唱家雖然不再登臺唱歌,卻正全力以赴培養後起之秀,甚至把一名街頭小偷帶回家從頭教起。苦孩子遇上伯樂修成正果的故事演繹至今,不信的話,看看《中國好聲音》的參賽者,幾乎個個都有一個悲慘的童年!
公爵重金培養一名歌手,讓他模仿小偷的聲線和唱腔,想通過籌辦一次歌唱大賽借這名歌手擊敗小偷以報此一箭之仇。原來,歌唱大賽的潛規則古今中外皆然,都是有錢人玩的遊戲!
      電影的結局當然是以歌唱家的學生勝出才顯得政治正確,卻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因為就在索菲和小偷歡慶勝出之際,傳來歌唱家心梗而亡的噩耗。連帕瓦羅蒂都鬥不過死神,贏得一個大賽又有何用?電影的結尾頗有點宿命的悲觀。
      工業革命前夕的歐洲社會,如今看起來竟然是如此令人神往:巍峨的古堡,波平如鏡的湖面,如茵綠草,馬蹄聲碎,男女都是衣冠楚楚文質彬彬。那是一個還有矜持含蓄禮儀的時代,縱有幾分虛偽,也虛偽得賞心悅目。電影故事其實很粗糙,其中不乏硬傷。比如:公爵與歌唱家二十年老死不相往來,如何知道他的得意門生的聲音如何?即使知道,哪有那麼容易就找到一個聲音一模一樣的歌手?
      可是,在威爾第、莫札特、馬勒和舒曼的不朽音樂聲中,誰還在乎什麼勞什子故事情節?

      作者﹕楊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