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留學生的異國之家 如何成為合格的寄宿家庭
( 2012-12-21 )





怎樣將家中空余房間出租,又不必觸犯市府租屋條例,還能為初次踏入本國的人創造一個美好的開始?成為留學生的寄宿家庭(Homestay)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要成為合資格寄宿家庭,到底應達到怎樣標准,加拿大最大的寄宿家庭轉介機搆告訴你。

      加拿大寄宿家庭網絡(Canadian Homestay Network,下稱CHI)作為本國最大的寄宿家庭轉介非牟利機搆,已經成立近20年,其多倫多辦事處執行主席威爾遜(Jennifer Wilson)表示,寄宿家庭在本國曆史較長,不過真正進入制度化管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主要受惠和服務的人群為來自海外的留學生,其中更以未成年人為主。


      寄宿家庭篩選嚴格
      威爾遜表示,雖然不少家庭曾向CHI提出申請,但出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要成為合資格寄宿家庭亦需要通過相當嚴謹的篩選,由機搆注冊授權方可完成。最基本的篩選條件包括,寄宿家庭的位置,距學校和公共交通的距離,乘車距離,寄宿家庭住宅面積,公共活動面積,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設施足夠,可供寄宿房間的大小,室內是否有寵物或存在有毒物質,屋主族裔及職業背景,家庭狀況甚至興趣愛好,未完成的地下室不被允許當作寄宿單位等等。CHI在接獲申請后,員工需要現場走訪這些家庭查看,并對寄宿家庭負責人作出培訓。
      “這些條件事實全是為保護未成年人而設”威爾遜指,CHI所挑選的寄宿家庭一般均在學校附近,步行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可到達就學地點,而另一方面,CHI還強制要求寄宿家庭業主在遞交申請時,需提供無犯罪記錄,成功注冊之后仍需要每三年呈交,此兩項指標成為寄宿家庭申請注冊最重要的考慮標准,亦是CHI保證寄宿家庭安全性及實用性的核心價值。而其他一些特殊因素,比如申請者如為非傳統婚姻家庭,飼養大型寵物等等,雖然未必不能成為寄宿家庭,但考慮時較為謹慎。


      寄宿如家庭般溫暖不易
      “未成年人獨自到海外學習和生活,對其心智是很好的鍛煉,同時亦是一種不小的挑戰,與監護人住在一起,或者選擇寄宿家庭,語言的鍛煉,文化習俗的適應,是啟航他們人生時最大的保障。”威爾遜如是說,而另一方面,作為寄宿家庭亦有機會體會不同文化,為有需要的留學生提供協助,對於雙方而言是一個雙贏局面。以多倫多為例,寄宿家庭若提供一日三餐,寄宿學生每月連房租合共需支付900元,僅提供早餐和晚餐的寄宿家庭,亦可收取每月800元費用。
      不過威爾遜就指,所收取的費用原則上全用作抵銷寄宿家庭日常用於寄宿學生的開支所用,這概念也定義了寄宿家庭是以家庭成員方式接納學生的入住,而非以盈利為目標。
      威爾遜亦指,成為寄宿家庭除硬件設施過關外,如有需要亦要為入住學生在居住期間准備餐膳,雖然這些費用包含在房租之內,但寄宿家庭有責任在尊重學生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准備適當以及足夠的食物,這對於不少寄宿家庭亦是不小的挑戰,多種因素作用下,要令合適的家庭接納合適的學生,CHI於是建立了大型的數據庫,就大量的個性數據分門別類,以備有海外學生申請寄宿家庭時進行多重匹配。一個好的寄宿家庭不但為學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和照顧,更應帶給學生猶如家庭般的溫暖,文化交匯的同時,亦傳播加拿大本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威爾遜表示,過去十多年間 ,CHI合共為超過100萬名留學生提供寄宿轉介服務,服務遍及全加20余個城市,包括多倫多,溫哥華,滿地可。
      威爾遜又指,CHI的服務可一直延續至海外,亦即透過與不同留學機搆合作或透過網絡電郵直接與留學生接觸,為留學生選定合適的寄宿家庭,在學生出發前通知其相關信息。CHI還可安排住宿家庭提供收費的接機服務,入住之后的一個月,CHI會持續與留學生交談及家訪,及時了解其需要并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
      不過許多美好的設想最后未必呈現美好的結果,威爾遜表示,海外學生若是在寄宿家庭遇到問題,又或者是寄宿家庭認為無法與學生同住,均可以聯絡CHI,協調員會即時與雙方作出溝通,并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調解,認為必要時更可即時為學生安排新的寄宿家庭。
      威爾遜表示,出現該種情況亦是匹配不能做到盡善盡美的原因,該類事件出現的比例約占所有寄宿家庭個案的2%,其主要原因在於學生申請時未提及某些過敏症或不能進食某些食物。另有3%的學生指他們因為文化差異或實際住宿情況等,在寄宿家庭生活并不愉快,CHI則會盡快將其轉介到新家庭。而真正覺得寄宿家庭完全不合適的只是極少數,通常該類學生會選擇住在酒店或者與朋友一同居住在公寓大廈。

      寄宿家庭 與寄宿生的變遷
      哥倫比亞國際學院國際部負責人謝燕萍表示,十多年前到達本國的留學生尤其是華裔留學生還不多,本國許多住宿家庭主要以西人為主,他們樂意為這些新移民提供協助,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和照顧,將留學生視作一家人,留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能力得到很快提高,并逐步適應加國文化,而寄宿家庭本身也有機會接觸東方文化,寄宿家庭與寄宿留學生間產生一種親如家人的感覺,可謂兩相宜。
      謝燕萍也表示,時下的寄宿家庭,可能限於經濟狀況,不少均是以盈利為主要目標,忽視與寄宿學生的溝通,飲食、生活習慣,文化語言的差異,導致許多不愉快發生。
      另一方面隨着中國社會發展,現時的留學生群體與十多年前也有明顯不同,新一代留學生有待提高吃苦耐勞以及適應能力,以學業為重及謙虛謹慎的人格也應得到提倡。

      化解沖突有賴溝通
      多倫多一名華裔未成年留學生,在寄宿家庭因為未能吃飽飯等問題與房東發生小沖突,問題經CHI調解雙方最終和解。
      威爾遜透露,CHI接獲的要求調換住宿家庭的申請約占總數的9%,其中未明原因的調換申請占4%,涉及學生投訴寄宿家庭個案占2%-3%,而涉及學生不良行為寄宿家庭投訴的就占4%。
      來自北京的留學生小李11月25日在本地熱門網站發佈資訊,指自己無法再與目前的寄宿家庭的房東溝通,小李稱剛到達寄宿家庭時,洗澡時沒有拉好浴簾,導致外濺的水流滲過地板滴到樓下,房東遂對其作出警告。在等候學校確認註冊的几天內,由於寂寞無聊,遂利用網絡下載了約10G左右電影觀看,豈料當日就被房東發現,并要求他在月底支付額外流量費用。
      小李又指每月900元的費用中包含三餐,不過份量實在太少,且房東經常很晚到家,他在等不及時曾自行由冰箱內取出食品烹煮,但就被房東以安全為由指責不恰當。平時室內暖氣亦不足。房東之后帶寵物狗回家,初始只是說在家中逗留一個周末,但實際狗在家中逗留時間超過一個月,由於他對貓狗均有過敏,且狗在其房內便溺,令其苦惱不堪。諸多困擾下小李最終選擇致電CHI,CHI協調員聽取小李敘述后,即時在他與房東間反復溝通,雖然他與房東的關系自此更陷低谷,但他就指寵物狗離開住所,室溫調高了,三餐的食物量亦大幅增加,而他自己也意識到過度下載增大資料流程量,給房東帶來額外支出確有不是之處;至於洗澡忘記拉簾的壞習慣導致地板滲入水,也令寄宿家庭房屋蒙受不必要的破壞,小李雖然決定在几個月后轉學離開,但對CHI的多方協調工作表示滿意,指CHI在管理住宿家庭手法方面確較成熟,及時、公平和公正,并不一味偏幫任何一方。而他自己今后在其他家庭的寄宿生活中,亦會小心留意各種細節。

      如何成為寄宿家庭
      由於寄宿家庭模式不受任何法例管制,目前多倫多有大量中介公司甚至私立學校均提供寄宿家庭的轉介服務,難免良莠不齊,但包括CHI在內多個正規中介服務機搆建立較成熟篩選和培訓機制,使寄宿家庭行業總體發展向好,亦使留學生與寄宿家庭雙向選擇更匹配。

      可用作寄宿房間的最低要求:
      1.房間面積連衣櫃不得小於65 平方呎,無衣櫥房間不得小於75平方英尺
      2.玻璃窗面積約占房間面積的5%或不小於3.25-3.75 平方呎
      3.地下室房間亦要符合此例

      成為寄宿家庭的最低要求:
      1.業主沒有犯罪記錄,每三年或更短時間需要繳交一次無犯罪證明
      2.有時間可為寄宿學生提供膳食
      3.需定期打掃寄宿學生房間,更換床單清洗地毯等
      4.可提供公共區域予學生日常活動所需
      5.位於學校附近或公共交通方便
      6.業主需受相關中介機搆的上門查訪以及管理

      正規中介如何接受申請:
      1.收到申請后與申請家庭做簡單交談,了解家庭情況
      2.安排人手前往申請家庭實地查看
      3.要求業主提交無犯罪證明
      4.為寄宿家庭進行定向輔導
      5.學生進入寄宿家庭后,可為寄宿家庭就特定族裔學生情況進行膳食烹飪培訓
      6.定期電話回訪寄宿家庭了解情況
      7.每個寄宿家庭不得居住超過3名寄宿生。



符合條件的寄宿家庭必須提供優良的公共活動空間。

寄宿學生居住的房間面積不得小於75平方呎。

加拿大寄宿家庭網絡負責人威爾遜認為多市寄宿家庭情況整體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