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8日,王澍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王澍”這個名字絕對稱不上“如雷貫耳”,至少比不上莫言,雖然他也得了號稱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但關注他的人仍然屈指可數,畢竟,建築設計屬於“小眾”的範疇,人們更加關心房子,而不是設計房子的人。即使如此,在2012年,王澍無疑是中國的驕傲,並擁有了自己的“粉絲”(FANS)。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說,得獎之後,“王澍被人跟上了。”這位49歲的中國建築師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建築車間內穿行時,他身後20多米遠的地方尾隨着一個體型瘦削、一臉惶惑之色的年輕男子。王澍在這幢建築內教書,而且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所有建築,都是王澍設計的,他對這裏的道路很熟悉,走得很快。不過當走到從一幢建築通向另一幢建築的一處斜坡時,年輕男子終於追上了王澍,他自稱是一個慕名而來的人,來自遙遠地方一個相當貧窮的小縣,想與王澍合個影。王澍滿足了他的願望。——現在,王澍正越來越頻繁地碰到像這名男子這樣不期而至的訪客,王澍的一位同事說,他(指王澍)獲獎之前在中國沒有名氣。
在王澍獲得普利茲克獎後,他不僅得到10萬美元的獎金,還有如暴雨般傾瀉而來的媒體關注。當然,只是一時的,就像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莫言熱”實際上也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獲獎後的一兩天,莫言的書“洛陽紙貴”,但很快,書有了,熱退了。“王澍熱”也是一樣。
不用電子郵件
王澍今年2月得獎時,獎是在北京頒發的,他恰巧在美國洛杉磯,正打算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做一次學術演講,得知獲獎消息那天的下午,王澍正與同樣身為建築師的德納里(Neil Denari)在一起。
德納里說,王澍的手機當時響個不停,王澍他看上去有點摸不着頭腦。但王澍看似無所謂的樣子並不意味着他認為評委會決定將該獎授予他是一個錯誤,德納里說,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
王澍不用電子郵件,不開車,他和妻子都是新疆人,他們選擇在杭州生活,因為杭州與中國文學和美術有淵源。晚上,夫婦兩人去杭州附近山中的一個茶館;他們的朋友多為詩人、音樂家,大家一起討論中國古代山水畫。王澍每天早上都練習中國書法,他說,中文中沒有一個單一的表意文字可以表示“建築”這個詞;他喜歡陶罐釉面反射出來的柔和的光,王澍說,我不喜歡只在表面的光,我喜歡從裏面發出的光。
說文解字——“澍”
“澍”是個多音字,一為“樹”音,作名詞用,意為及時的雨,“長吏各潔齋禱請,冀蒙嘉澍”,《後漢書‧段熲傳》中:“連獲甘澍,歲時豐稔。”
二為“注”音,動詞,降雨或滋潤的意思,“未及還宮而澍雨。”“若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可引申為“善施恩澤”、“承受恩澤”之意。
除了建築師王澍外,還有書法家王澍,以及演員王澍。清代書法家王澍生於1668生,江蘇常州人,工書,善刻印,尤以書名,傳世書跡較多。演員王澍生於1928年,哈爾濱人,演過《小兵張嘎》中的王翻譯官。
當了10年“學徒”
王澍不同於大多數像他這樣水準的建築師。他曾有差不多10年的時間與建築業的工匠們一道埋頭工作——從建築學院畢業到成為職業建築師之前,他自我安排了“學徒期”,在施工第一線,常常要幹許多具體的工作,比如核算工資,確保施工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等。
王澍在1997年與妻子陸文宇共同成立一間建築工作室,雖然只有七名同事,但卻設計出了一系列獲得業內稱讚的作品,這其中既有城市公用建築,也有私宅和展覽館,全都建在中國。
寧波美術館就出自王澍之手,於2008年完工,館內有33萬平方英尺(約合3萬平方米)的地方歷史及文化展示區,用的是當地的木工技藝,還有與實物一樣大小的立體景觀中的蠟像。靠近看,這座建築的外觀看起來像由一大堆色彩各異的石板、瓦片和磚塊堆砌而成,實際上也差不多就是這樣;大部分材料都是建築師們和他們的施工團隊從寧波市內和周邊拆毀的建築中撿來的。王澍說,我走的是一條新路,我們講求的是技藝。他的作品,被形容為中國的“新鄉土主義”建築風格。下轉頁62
每次畫完草圖 太太先看
“獎應該是發給兩個人”,王澍說的另外一個,是指他的妻子陸文宇,工作室是夫妻兩人合開,“不應該是一個人。若只是我,很多作品是無法實現的,也不會有這麼高的品質。”
當年,王澍曾在晨曦初露的校園,用大棉襖裹上一捧石榴花,獻給陸文宇,後來,陸文宇成了他的妻子,合作伙伴。王澍說,“我每次畫完草圖,她(指陸文宇)都是第一個看的人,如果她覺得不好,我會重畫。我太太身上溫潤的性格,實際上對我現在設計風格影響非常大,某種程度上說,她是我的老師。”
2012年2月27日晚上,網絡上流傳着王澍是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的消息。幾個小時後,普裏茲克建築獎官方網站正式宣布王澍獲獎,然後,陸文宇經歷了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她不斷收到各種短信與電話,“簡直像炸了鍋。”
王澍出生於新疆,在西安長大並考上大學,小時候有一段逗留北京的短暫時光。他回憶說,“當時新疆鬧武鬥,就被送回北京,一直待了四年,非常美好。我生活的那個年代,我們家出了門就是護城河,護城河對面就是現在的國際公寓。一出門外面就是一望無際的樹林,沒有房子,一直可以看到遠處的燕山,那是六十年代末的北京。”
他從小就對藝術有着濃厚興趣,但是父母卻堅持讓他學科學。最終,王澍學了建築學,介於科學與藝術之間。如果一定要說有家學淵源,王澍說來自父親。父親的工作是拉小提琴,但從來不在家里拉琴,在家的時候只喜歡做木工。父親是一個興趣很多的人,在家的時候會用花盆做小麥品種的改良實驗,後來,王澍也在自己工作的校區種起了麥子。
斗拱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中最具特色的一種構件,某種程度上,也可稱得上是中國古代傳統木結構建築的象征,用於柱頂、額枋、屋簷及構架間,把屋簷重量均勻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穩定作用。
王澍的兒子今年10歲,名字也叫“斗拱”。斗拱小時候在野外玩,臉上被蚊子叮出了紅疙瘩。同行的人要給他抹風油精,王澍卻說:“沒關係,應該讓孩子逐漸適應與自然的親密接觸。”
家裏發現蜘蛛,陸文宇要消滅,王澍總是將其救下,要與牠們休戚與共。
希望學生成“哲匠”
王澍曾簡單地將自己的經歷分為三個階段:1980年代言論激烈,1990年代沉寂,2000年以後埋頭工作。
大學二年級時,王澍公開宣稱,自己無課可上,沒有老師可以教他。提及當年的血氣方剛,王澍稱自己最早受魯迅的影響很深,思想、言論和行為方式都像刀槍與匕首;後來,受沈從文的影響更大,他曾背着行李,按照沈從文的《湘行散記》行走,用幾個月的時間尋找書中提及的村落。
2002年,建築師王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建築學文集:《設計的開始》。在書中的作者介紹裏,王澍被這樣描述:“他抨擊專業建築學,但他的所謂‘業余建築’活動超越一般而言的設計而指向某種關於建築的建築;他堅持感悟建築本身,執着於功能解讀,貶低造型藝術的重要性,但他的作品具有某種超越風格爭論的藝術品質;他反對關於建築的文學化敘事,但無論他的設計還是寫作都具有某種難以辨別其來源的文學氣質。他強調建築師首先應是一個文人秉承某種批判使命但鋒利的矛頭不僅指向自己之外,更始終指向自己,甚至以嘲諷與自嘲消解着‘批判’的戾氣。”
如今,在王澍主持的中國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大一的學生都要學習砌牆、木工,連開水都不會打的孩子們做木工時手被紮出了血,磨出了老繭。來自美院油畫系和書法系的老師,則分別教這些學建築的學生素描和書法。對於學生的教育,王澍的目標是把他們培養成“哲匠”,“既要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又有熟練的木工等技術”。
面對城市化壓力下的千城一面的中國新建築現狀,王澍斷言:“一個地方的建築如果是庸俗的,在那裏生活着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駕車行駛在杭州與寧波之間,可以看到中國超高速發展而引發的變化:一座佛教寺廟靠在一個人工懸崖上,山旁被採礦和採石挖空了。王澍說,中國人就像沒有根的樹,他們浮着。從1980年代末開始至今,他的建成作品有約二十多項,其中在杭州和上海的一些早期作品,在建成後已經拆除了。
明年“知天命” 他還年輕
普利茲克建築獎1979年由美國普利茲克家族在芝加哥創立,每年頒獎一次,表彰一位在世的傑出建築師。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曾在1983年獲獎,王澍,則是設獎三十多年來,首次獲獎的中國人。
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獎儀式那天,是北京的周五,5月25日。在中國古人的觀念裏,奇數為陽,偶數為陰,“5”在陽數中處於居中的位置,有調和之意。王澍生於1963年,這一年的11月2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舉世震驚。
王澍的生日是11月4日,也就是說,他剛剛過完49歲的生日,明年50歲,“知天命”。美國有學者研究發現,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始於50歲,雖然罹病與死亡的風險增加,卻是憂慮較少、而且有能力忽略負面、放大正面事務的階段。這項調查針對34萬人,研究人員發現,壓力、憂慮與憤怒的程度在50余歲時銳減,而幸福與喜樂的程度增加。
王澍說,他自己還很年輕,對獲獎感到非常驚喜。他說,建築師是個老人行業,一般40歲起步,60歲出成果,自己不到50歲就獲獎了,感到驚喜。
王澍祖籍山西交口縣野家坡村,生於新疆烏魯木齊,中學畢業於西安鐵中,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建築系主任。
1988年,王澍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系碩士研究生畢業,他的碩士學位論文題為《死屋手記》,批判了當時的整個中國建築學界。在答辯時,他把論文貼滿了教室的牆壁,並稱,“中國只有一個半建築師,楊廷寶是一個,齊老師(齊康)算半個”。雖然他的論文獲全票通過,但學位委員會沒有授予他學位,因為“過於狂妄”。一年後,經過重新答辯,王澍才獲得碩士學位。
傳統在眼前消失 不知道自己是誰
普利茲克獎評審委員會認為,王澍的建築設計表現出聰明才智、想像力和責任感,並超越傳統和未來的矛盾,成為永不過時的世界建築。王澍則對如何能讓傳統延續下去這個問題感興趣。
“我們親身經歷了這個國家文化的變化,看到傳統在眼前消失,大家失去了自己文化的自信的判斷,不知道自己是誰。這是生活中的一個大問題,建築需要探討這個問題。”他還說,“中國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和變化的國家,文化在快速地變化,國家在快速地發展,所以使得建築師能在社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他的工作影響到了很多人的生活。在在中國做建築師,需要在思想和價值觀方面有深入的思考和判斷,而不只是用設計做簡單的服務就可以了。”
幾位從美國慕名而來的學生與王澍(左三)合影。
2012年10月18日,王澍與妻子陸文宇在紐約。
王澍(中)與學生一起討論、選擇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