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豆腐趣話
( 2012-12-07 )



      白淨淨,嫩滑滑的豆腐,當代女作家林海音說它有“三美”:潔白,是視覺上的美;柔軟,是觸覺上的美;淡香,是味覺上的美。它是中國食品中的瑰寶,又是傳統的大眾養生食品,素有“國菜”之譽。
      豆腐,它的歷史悠久。據《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劉安”。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當年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從四面八方招募才士數千人,其中八個號稱“八公”,此八人常聚在安徽楚山談仙論道,著書煉丹。在煉丹過程中以黃豆汁來培育丹苗,偶與石膏相遇,煉出了“白如純玉,細若凝脂”的豆腐,後人便稱劉安為“豆腐始祖”、“豆腐仙”,那座山也被稱為“八公山”。
      五代時,人們稱豆腐為“小羔羊”,它的別稱還有“菽乳”、“黎祁”等,到了唐、宋以後就統稱為“豆腐”了。
      清代的《隨園食單》中寫道:“豆腐得味,遠勝燕窩”,相傳還有一些有趣的話題。
      相傳在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戰敗退守劍門,在兵臨城下的危急之時,薑維部將董厥獻計:閉關三日不戰,令劍門百姓磨豆腐,以犒賞士兵,並用做豆腐後剩下的豆渣喂馬,三天後,蜀君兵馬恢復體力,薑維遂引兵殺出劍門關,魏兵大敗。
      康熙年間,有位姓王的太守,他製作了一道,名為“八寶豆腐”的菜,把豆腐切成細丁,加上各種配料,吃起來非常香美,康熙皇帝極為讚賞,下令列入禦膳房食譜,並稱王太守封為光祿寺正卿。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家貧,曾在鳳陽一家飯店打短工,有位姓黃的廚師常送碗豆腐讓其嘗鮮。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每當在大宴群臣時,總要上一道豆腐,以示不忘民間疾苦。
      清朝乾隆皇帝每日必食豆腐,如果桌上沒有豆腐,他親自點要。他南巡時,揚州鹽商為他準備的食品,豆腐製品多至六七十種。一次,乾隆皇帝南巡至杭州,微服游吳山被大雨所困,進一戶人家求熱飯。主人見乾隆淋得像個落湯雞,便將僅剩下的一個魚頭和一塊豆腐放入鍋烹飪給他吃。乾隆吃後,鮮美無比,心中喜悅。於是起名為“魚頭豆腐”並為主人店鋪題寫了一幅字。從此,主人專營“魚頭豆腐”,“魚頭豆腐”這道菜名聲大震,成為享譽南北的名菜。
      1902年,軍機大臣李鴻章的公子李石曾作為隨法公使孫寶琦的隨員到法國,成為中國第一批留法學生。他對大豆頗有興趣,試做豆腐,並宣傳其營養功能。1909年,他在巴黎成立了一間豆腐公司,並將豆製品參加巴黎舉行的“萬國食品博覽會”。
      清代的袁枚,善詩工文,又精於飲食烹飪之道。一次,他為了向別人請教“雪霞羹”豆腐的做法,主人故意為難他:“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你肯為豆腐三折腰,我即援汝。”這位大學者真的向豆腐三鞠躬,遂得其秘。毛俟園曾吟詩記此:“珍味群推郇令苞,黎祁尤似易牙調。誰知解組陶元亮,為此曾經一折腰。”
      孫中山在他的《建國方略》一書中寫道:“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為此,孫中山在自己居家膳食中常備有豬血豆腐湯。他到巴黎後讚賞豆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的糧食、牛奶等短缺,豆製品成為法國的搶手貨。
      周恩來總理,1954年出席日內瓦會議,川菜名廚范俊康隨行,他做的拿手菜“口袋豆腐”,形似口袋,鮮美可口,外賓食後讚賞不已。
      鄧小平、陳毅也喜食豆腐,當年,他倆人在留法勤工儉學中,不僅自己動手做豆腐菜,還開了家豆腐店,吸引了不少西方食客。1961年陳毅去參加日內瓦會議,叮囑隨行的北京飯店陳代增師傅帶上小石磨和鹽鹵,專做豆腐。
      到日內瓦後,陳師傅不斷改變豆腐的花樣,如豆腐花、豆腐乳、嫩豆腐、老豆腐等,還用豆腐加工成各種冷熱菜肴。既使外賓大飽口福,又宣傳推廣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豆腐,還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大量的維生素和鈣、磷、鐵、鉀等物質,可生吃,可煎吃,蒸、炆、炸、煎、煮、炒、釀、煲……,配上香菇、金針、薑蔥和魚蝦,肉類,蔬菜共烹調,更是雅俗共賞,開胃生津。豆腐中所含的糖量很低,是肥胖症和糖尿病人的好食品。
豆腐是一種食物藥品。據清代《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豆腐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的作用。吃豆腐對於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也很有好處。豆腐還能治病。華佗用豆腐切片外敷治療杖瘡青腫。東漢張仲景以熱豆腐貼燒酒醉者全身,使“死屍“復活。
      豆腐亦可以美容。據說,把上好的豆腐曬干研末,調水擦面,可以使皮膚滑潤細嫩。古代宮女常用此法美容。慈禧太后更是駐顏有術,據民間傳說禦廚房有蒸鍋四十九口,每口鍋裏放着鑲着珍珠的豆腐,四十九天可以蒸爛,四十九口鍋輪番蒸,慈禧太后就每天可以吃到一味潤膚養顏的“珍珠豆腐”了。

      作者﹕李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