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粉絲”砲轟名人 媒體應反思
( 2012-11-30 )



      《南方都市報》聯合某網站推出了“你最想轟下台的名人是誰”的調查,有意思是名單中既有于丹、易中天、余秋雨、孔慶東這樣的學術名人,也有張紹剛、楊錦麟、梁文道這樣的電視主持人或媒體人,還有娛樂圈名人高曉松、以“公知”為己任的司馬南、“打假鬥士”方舟子等等,甚至連香港作家馬家輝也赫然在列。而且網友們顯然希望“出鏡率”更高的主持人或評委嘉賓“下台”。
      這就說明現在“粉絲造反”不僅是針對某些名人的做派和作風,而是對整個“名人狂熱”的反思。我認為這對於糾正“名人崇拜”的社會浮躁、提高草根平等參與意識來說無疑是一種文化進步,同時也是對新聞媒體的一次拷問。
      回顧“名人狂熱”的形成過程,新聞媒體可以說是名人的“星工廠”。無論是學術圈、娛樂圈、政治圈、體育圈、知識圈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士,都一批一批通過各種新聞媒體成名和擴大知名度,這雖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媒體固有的功能和受眾的心理共同完成的,但也不能排除媒體有過於熱衷於造星和“深加工”行為。
      比如在學術上,媒體的功能本來只能起推廣普及的作用,而中國有的電視欄目卻大氣地以“家”為名,憑空拔高了參與者的學術地位和聲名。有的媒體把自己推出的“學術名家”當百寶箱到處推廣,“三星堆”之謎的文物展覽由他們講評,甚至請他們登上泰山極頂俯視中華文化,說是“秀口一開,就是半個盛唐”。媒體的這種行為,也害得許多名人經不起專業推敲和社會的檢驗。
      同時,媒體也是名人的最大用戶和效應受益者,他們利用名人的知名度吸引讀者和觀眾的眼球。許多媒體欄目簡直成了名人專欄,嘉賓唯名是請,節目以名取勝,用稿也是唯名是舉,以致每天佔據着報紙、廣播、電視、和網頁的版面的顯著位置多為名人佔據。
      有的電視台整個成了名人沙龍,有的網站成了名人的唾沫灘,名人的言論、故事、甚至片言隻語、胡說八道、八卦趣聞,統統成了最寶貴的新聞資源,一股腦兒往受眾灌輸,物極必反,最終也必然引起受眾的“反胃”和吐槽。
      媒體如此熱衷製造名人、過度消費名人,不僅害了名人,助長了“名人崇拜”的文化浮躁,同時暴露了其自身作風和職業操守方面的問題,有違媒體的本分和天職。

      曹宗國

      本版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本報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