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別對“幸福城市”排行榜太較真
( 2012-11-16 )



      據媒體報道,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近日公布了27份中國城市分類優勢排行榜,而最受關注的當屬其中“2012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其中,青島、杭州、惠州位居前三位。
      “幸福”,正在成為一個流行詞;“是否幸福”,正在成為一個時髦問題;“幸福城市”,正在成為諸多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標;研究幸福、考量幸福,正在成為一種學術常態。在這種背景下,新鮮出爐的“2012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必然會吸引許多眼球。
      事實上,“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自誕生之日起就飽受爭議。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一方面,“幸福感”本質上是對生活的主觀感受和切身體會,是一個流動變化的概念,往往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景而異、因情而異,很難一以貫之地進行衡量和評價。正如網絡上流傳的經典段子所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另一方面,任何抽樣調查統計和評價標準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不可能涵蓋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現實情況,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客觀地描述和記錄“對象”。
      一旦評價指標、抽取樣本和統計方式存在差異,評選結果就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面目。由此可見,“最具幸福感城市”說到底就是一家之言,市民沒必要對號入座,否則,很容易自討沒趣。
      當選“最具幸福感城市”,也許是本城市的一項榮譽乃至一種榮光,但于諸多普通百姓尤其是城市裏的農民工、低保戶、流浪人員等弱勢群體而言,恐怕就是一張神馬式的皮。試想一下,如果有市民已被醫療、住房、上學等事情折騰得筋疲力盡,該市民還會對“最具幸福感城市”表示認可、產生共鳴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同樣的道理,當市民不再為各種切己的民生問題焦慮時,其所在城市是否當選“最具幸福感城市”,亦會變成一件無足輕重、不足掛齒的事情。
      莎士比亞說:“城市即人”。不論是今天的城市還是明天的城市,都是“人”的城市,理應“讓生活更美好”。從這個角度來看,城市管理者及研究學者關注、研究、考量城市的幸福感,當然是好事一樁。但值得注意的是,幸福感不是一串冰冷的平均數據,不是排行榜上的顯赫政績,不是自娛自樂的測算遊戲。
      一座城市是否“最具幸福感”,與其相信各種研究機構貌似精密的丈量,不如俯下身子,多問問身邊的普通民眾尤其是弱勢群體。由此得出的結論,其實更真實、直觀、可信。

      陳堯

      本版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本報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