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中國式”成陋習代名詞
( 2012-11-02 )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式”這3個字以很高的頻率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接孩子”、“中國式治堵”……人們無奈自嘲也好,刻意調侃也罷,越來越多的人群體習慣性被貼上“中國式”標籤,這一標籤的流行,在“中國式”符號意義裏,體現的更多是負面社會現實和情緒。
      “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出現這種現象是大家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影響,從而不顧及交通安全。“中國式過馬路”一經網絡傳播,立刻引發網友對交通、國民素質和安全意識的討論。
      每到下午放學時間,全中國各地小學門口便會上演“中國式接孩子”,家長們開着二輪、三輪、四輪等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就在翹首以待,人群之眾、秩序之嘈雜仿如集貿市場。與之相對照,在國外多數地方的小學門前,幾乎不可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生活中究竟還有多少“中國式”?仔細想想,中國式購物,中國式買房,中國式離婚,中國式踢球……自嘲也好,調侃也罷,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群體性習慣被貼上“中國式”標籤時,人們似乎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行為方式真的很“中國式”。
      有網友循着“中國式過馬路”的思路,將翻越馬路護欄稱為“中國式跨欄”,將開車強行變道稱為“中國式並線”,將逆行造成的堵車稱為“中國式堵車”,將隨地吐痰稱為“中國式吐痰”……許多人一邊痛恨這些陋習,一邊在自覺不自覺中“隨大流”。種種“中國式”陋習和中國人的規則意識、從眾心理、環境影響、習慣養成都有關係。這些陋習看似無足輕重,但是卻對社會環境和國民形象有着破壞性影響,中國式陋習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違章。
      給社會現象貼上“中國式”的標籤,凸顯出網絡時代公民的一種另類表達風格,目的無非是通過這種“規律經驗”總結式的調侃,對現實中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予以揭露。從正面意義看,這樣的詼諧表達有助於引起公眾對社會現象的關注。網絡時代,貼標籤更多的是一種引人注目的傳播策略,如此才能收到引爆網絡的奇效。形形色色的“中國式”裏,依稀可見每個人不約而同的“個人式”,正是因為有了億萬個人式的整齊劃一,才成就了“中國式”的一砲走紅。如今“中國式”之於人們的最大價值,莫過於依照這樣的路徑,來反思個體的觀念與行為。
      貼標籤是網民的自由,應該關注的焦點不是標籤本身,而是其背後的群體情緒。“中國式過馬路”之所以引起熱議,乃在於其凸顯了現代化背景下民眾的心態,情緒化的表達將焦點集中在國人漠視交通規則的劣根性上,並產生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焦慮。“中國式”標籤的流行,說明它太投合大家的心理了。心安理得地當標籤使用了起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旦“中國式”好像就可以劃出一個共同的特點,劃出一大片人群了。
      輿論在用“中國式”標籤自我解嘲、警醒世人的同時,更應該給生活中一些扶貧積弱、伸張正義、樸實善良、勤勞勇敢的中國式行為冠以名副其實的“中國式”標籤呢,讓身邊多一些“中國式好人”成為世人學習的榜樣,讓人們用幾千年的“中國式禮儀”去接待八方賓朋,讓無處不在的“中國式微笑”溫暖冷漠的心,用我們實實在在的“中國式行動”給“中國式”標籤正名。在公共傳播領域中動輒打上“中國式”的標籤,極有可能造成偏見性的誤解,干擾公眾對解決違法現象的信心與方向。例如,集體闖紅燈的行為當批,但“中國式”的標籤不宜氾濫。
      “中國式”討論的最大價值,莫過於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推動文明意識的覺醒,來促進社會管理的不斷完備,讓“中國式”的標籤不再淪為中國問題的代名詞,而是越來越彰顯一個大國風範和魅力。
       “中國式”的標籤其實未嘗不可以有,希望“中國式”的標籤別再總淪為“中國病”、“中國問題”的代名詞,而希望其所擔當的“式”的象征意味,能當之無愧地頂起大國風範,能順理成章地展現權威莊重,能更多地彰顯一個國度的魅力感與先進性,更多地傳遞正能量……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