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蘇聯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並有“同志加兄弟”的親密關係。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雙方因意識形態的改變,變得水火不容,各自在邊境屯兵,還曾爆發多次邊境武裝衝突,一度有引發核戰的危機。其中發生在一九六九年的“珍寶島事件”,是中蘇邊境衝突中最大規模的一次。——編者
中蘇在黑龍江以烏蘇里江為界,珍寶島是烏蘇里江上一個面積僅零點七四平方公里的小島,中方認為其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方一側,故是中國的領土,但蘇聯則認為其是蘇聯領土。雙方的軍民在島上和周邊地區糾紛不斷,從一九六四年十月至六九年珍寶島軍事衝突前,兩國在島上發生各種大小衝突四千多次。
蘇軍登島失敗
六九年三月二日,中蘇邊防軍在島上發生戰鬥。蘇聯指是中國巡邏隊故意伏擊蘇方軍人,造成人員傷亡;而中方則指是蘇軍入侵珍寶島,並首先開槍,中方不得不還擊。這次衝突雙方各自有十數人傷亡。中方稱,戰鬥持續一個多小時,中國邊防部隊成功將蘇軍擊退。
雙方更大規模的衝突在三月十五日凌晨再爆發,蘇軍一百多人在十輛坦克和十四輛裝甲車的掩護下,侵入珍寶島。蘇軍還出動了直升飛機在空中配合,並有砲群為蘇軍開路。
中國軍隊沒有重型裝備,就以重機槍、手榴彈及反坦克無坐力砲反擊。另一方面,蘇軍沒有預料到中方早已在島上和蘇軍登島的江面凍冰上布雷,令蘇軍登島作戰並不成功。經過約九小時激戰,蘇軍撤退,一輛被重創不能動彈的蘇軍坦克留在冰面上。蘇方指揮官邊防總隊長弗拉基米羅維奇上校陣亡。
被中國重創的是當時蘇聯最新的T—62型主戰坦克,也是當時全球最先進的坦克。中方很快發現了這輛坦克的軍事價值,並認為這輛坦克是蘇聯對中國侵略的鐵證,故下令邊防軍務必將這輛坦克拖回。蘇軍也很快發現中方的意圖,阻止中方得到這輛坦克成為了蘇軍戰鬥的主要目標。
遺下先進坦克
從三月十七日開始,雙方互相砲轟,阻止對方人員接近該坦克。二十一日,蘇軍還派出特種兵潛到坦克邊企圖炸毀坦克內設備,但被中方及時發現擊退。蘇軍其後用砲火把坦克下的冰層擊破,將坦克沉入烏蘇里江。
四月,中方派出海軍潛水員打撈這輛坦克,成功將其拖到了中國控制區,之後蘇聯還派間諜到中方境內企圖炸毀坦克但也不成功。中國根據這輛坦克研製出不少設備,稍後出現在中國國產的六九式坦克上。
中國為了得到這輛坦克,有十多名軍人付出生命代價。目前這輛坦克擺放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公開給遊客參觀。
核戰一觸即發
中蘇珍寶島衝突將中蘇關係的緊張局面引向了一個臨界點,即兩國爆發全面戰爭。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甚至主張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在美國的干預下,同時面對中國核報復的可能性,蘇聯最後主動向中國示好,化解危機。
據解密的資料顯示,六九年八月二十日,蘇聯駐美大使向美方透露了可能對中國使用核武的意圖。
的關係均很惡劣,蘇聯以為會得到美方支持。但美方認為,當時國力有限的中國並不是美國的主要敵人,蘇聯才是其主要對手,紅色中國的存在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同時,中蘇爆發核戰,將威脅到美國在日、韓及台灣的利益。
美反對蘇動用核武
美方明確回應蘇聯反對動用核武,同時還將有關消息透露給媒體。毛澤東得到消息後,果斷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應對方針,全國很快進入“備戰備荒”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重要工廠轉向山區,各大城市開挖防空洞。
據稱,美方回應蘇聯,指中國使用核武很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到時美方也不得不參戰保護自己的利益。同時,蘇聯發現中方不但不害怕核威脅,並已做好了全面核戰的準備,中國剛裝備的核彈也已瞄準了蘇聯幾個主要城市,蘇聯沒有把握阻止中國可能的核報復。
九月十一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參加越南領導人胡志明葬禮後特意路過北京,在首都機場和周恩來總理會晤,中蘇關係緩和。
邊境衝突 互有死傷
塔斯提事件:一九六九年六月十日,蘇方出動數名武裝軍人,在新疆塔城地區塔斯提河畔(現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將一名牧民綁走,中國女牧工孫龍珍(當時身懷孕六個月)前往理論,遭蘇軍槍殺。附近趕來的中國邊防部隊開火還擊,衝突升級。蘇聯方面六人死亡,數人負傷。中國軍隊無一傷亡。
巡邏分隊二十八人死
八岔島事件:一九六九年七月八日,在黑龍江江面八岔島進行航標作業的蘇聯工人與中國知青發生衝突,蘇聯方面鳴槍,導致衝突爆發。有武裝的知青民兵攻擊蘇聯邊防巡邏艇,打死兩人,打傷兩人,並將一艘巡邏艇擊沉。中國方面沒有傷亡。
鐵列克提事件:一九六九年八月十三日,中蘇在西部邊界鐵列克提地區(現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再次發生武裝衝突。蘇軍出動直升機掩護坦克裝甲部隊共三百余人,在砲火支援下,襲擊在鐵列克提地區巡邏的兩個中國邊防軍巡邏分隊,其中一支巡邏分隊二十八人(包括三名隨軍記者)被包圍,後全部陣亡;另一巡邏隊的十二名中國邊防軍全部負傷。蘇聯方面陣亡兩人,傷十人。
不畏強權 敢於硬碰 中美蘇鼎足之勢形成
從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剛建立的新中國先後和美國率領的聯合國軍血戰,隨後又和北方強權蘇聯衝突,即使面對蘇聯的核威脅也沒有屈服。這兩場戰爭,令全世界不得不對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刮目相看。
珍寶島之戰意義重大
西方有評論認為,珍寶島之戰其實已完全超出了一般邊境衝突的規模。
雙方均動用了大量的正規部隊參戰,而且雙方在戰前均有充分的準備,直接參加作戰的人員,各自僅約為一百人至二百人,但動用了直升飛機、坦克、裝甲車,及前線後方十公里之外的火砲群。
中國軍人的裝備明顯不如蘇聯,但英勇善戰的精神是他們取勝的關鍵。
不過,中國軍隊在衝突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尤其是當時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經過多年的奮起直追,今日中國的反坦克裝備和技術儲備,已位居世界前列。
對於世界而言,珍寶島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並非中國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中國的戰略盟友,由此拉開了中國和美國及西方世界改善關係的帷幕,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國順利加入聯合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加重,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大國,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中蘇邊境不安寧
1958年 中蘇意識形態分歧令兩國針鋒相對。
1964年至 中蘇在邊境屯兵,邊境軍民間的大小衝突
1969年初 超過4000宗。
1969年 中蘇邊防軍在珍寶島上發生血戰,各有數十人傷亡。
3月2日
3月15日 雙方過百人及重型武器在珍寶島激戰,蘇方指揮官弗拉基米羅維奇上校陣亡。
3月17日 為爭奪一輛蘇軍被重創的坦克,雙方互對砲擊。
3月21日 蘇軍派出爆破組試圖炸毀坦克被擊退。蘇軍用砲火炸破冰層,坦克沉入烏蘇里江。
4月 中方派出海軍潛水員將這輛坦克打撈出來拖回中國。
5月 蘇聯在報章揚言準備對中國的核設施進行打擊。
6月10日 中蘇邊防軍在新疆塔城塔斯提河畔發生衝突,1中國牧民死亡,蘇軍6人被打死。
7月8日 中蘇在黑龍江八岔島衝突,蘇軍1死3傷。
8月13日 蘇軍在西部邊界鐵列克提(今中國-哈薩克斯坦邊境)伏擊中國邊防軍,中方28人喪生,蘇軍2死10傷。
1991年 俄羅斯承認珍寶島屬於中國。
■解放軍現仍駐守珍寶島。 今日的珍寶島成為一個濕地保護區。珍寶島前線的蘇聯軍人。
▼珍寶島繳獲的蘇軍坦克,現存放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