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水流洶湧,警示牌提醒“注意安全”。新華社
“黃河又沒蓋子,你去跳啊”——在蘭州這座大河穿城而過的城市,人們在激烈的爭吵之余,偶爾會冒出這樣一句罵人的話。久而久之,“黃河蓋子”成為蘭州俗語,其潛台詞是:你想跳,就跳去。於是,一個令人驚悚的事實隨之而來——數十年間,墜入“蓋子”的屍身成千上萬順流而下……
現年56歲的吳默軍說:“我26歲的時候,我母親在一次家庭矛盾後離家出走,後來打聽到,她是跳河自殺,但屍骨一直搜尋未果。”25歲的雷斌說:“我的童年玩伴是在一個午後溺水身亡的,那年,正是我們剛剛考上初中的一個暑假。”……
“三無屍體”佔三成
據《東方早報》報道,浮屍的成因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例如,1962年,中國自然災害嚴重,尋死現象較多;1963、1964年以後,全國開展“社教”運動,因經濟問題出事的多;“文革”期間,有所謂歷史問題的老官員和因男女關係問題的投河者眾;到1980年代,因家庭矛盾、工作壓力投河以及畏罪自殺的情形逐漸增多;1990年代以降,社會呈現多元化發展,失業失業、病痛纏身、家庭矛盾、意外失足者不一而足。
曾有甘肅警務系統人士統計,20世紀末期,浮屍中自殺、失足、被殺者的比例分別為85%、10%和5%。自殺者中,八成為16至45歲的中青年,且多數為窮人。此外,隨着治安狀況的整體改善,被碎屍、割喉、捆綁、裝麻袋等兇殺痕跡明顯的浮屍逐年減少。另據《蘭州晨報》等媒體近些年的報道,蘭州市水上派出所的統計顯示,每年有近300人在黃河中結束生命,其中,“無人報警、無人認領、無線索源”的所謂“三無屍體”佔到三成。
救了五六個都是學生
皋蘭縣位於黃河上游,屬蘭州市管轄。據皋蘭縣公安局、民政局的介紹,浮屍中,以自殺者比例最高,“有病想不開跳河了,心情不好跳河了,家裏鬧點矛盾跳河了,各種情況都有。” 據蘭州市皋蘭縣公安局治安大隊隊長肖振西透露,2008年至今,經該局處理的黃河浮屍超過200具,且“幾乎都是自殺的”。
其次就是意外落水者,據悉,今年4月,蘭州一所高校的一位教授醉酒之後也墜河,“家人找了4個月,到現在還沒找到人。”“今年我救了五六個,基本都是放假在河邊上玩的學生。”在蘭州白塔山碼頭經營餐飲遊船生意的雒元茂說,大量輕生者、落水者的出現,使得承擔救援任務的蘭州市水上派出所無力負荷,於是,他和沿岸不少水性好的人組成了義務搜救隊。
蘭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的前身,是中共建政前蘭州軍管會接管的蘭州水警,建政後,蘭州水警的機構、編制幾經變化,但由於浮屍問題長期存在,1980年,水上派出所正式掛牌成立,專責水上救生、打撈浮屍和搶險救災等任務。雒元茂稱,目前,蘭州水上派出所能夠救援或打撈屍體的警力只有四五人,且年齡偏大、水性不高,出警速度慢,往往只能求救於義務搜救員,警方打撈上來的“基本上都是屍體”。
雒元茂還提到,在黃河邊,不乏被打撈上來的屍體再度被打撈的事例,“報了警,屍體上查不來任何身分資訊,晚上就又放回水裏,讓他漂下去了。”調查顯示,1960年代以來,在黃河蘭州段約80公里水域,漂蕩着至少一萬具浮屍,至今仍以每年200至300余具規模增加,多年來,地方公安、民政、環保部門與水電企業和撈屍人之間,圍繞浮屍污染、隨意打撈、挾屍要價、善後處置的紛爭不斷,凸顯多頭管理無人負責的治理困境,也拷問人道人倫的依歸。
連續13年不斷流 嚴重污染仍是夢魘
第五屆黃河國際論壇9月25日在鄭州召開,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陳小江在論壇上說,黃河成功應對干旱缺水、生態惡化等問題,截至今年,已實現連續13年不斷流。
1970年代,黃河開始出現斷流。進入1990年代,黃河斷流的頻率和時間逐漸增加,其中1997年黃河斷流十幾次,開封以下河段700多公里一馬平川,河口300多天無水入海。斷流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嚴重影響了黃河的生態系統。
《紐約時報》曾刊登過一篇黃河流域嚴重污染的特別報道,報道說,由於流域沿岸仍持續增建工廠、都市發展及農業等不斷排放廢水及空氣污染物,已使黃河無法再負荷,並逐漸枯竭。黃河沿線最北方的路徑,流經中國境內煤礦富饒的地區,數十年的露天開採,已使大片土地成為荒原,快速的工業化使內蒙古的烏海陷入污染夢魘,黃河成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流域,空氣污染物漂向北京。鳥海當地居民飽受空氣污染之苦,不停咳嗽、能見度不佳、滿是塵灰;此外,由於地下水抽用嚴重,居民必須更往下更深挖掘才能抽得到水。
黃河下游地區為到處矗立的高樓大廈環抱的新市區,快速的都市化同樣改變着黃河流域的生態: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廢水倒入黃河,另一方面,每一個積極發展的城市都需水孔急,建造水庫,抽取地下水,衍生地層下陷問題。
前來認屍的 全都付“油錢”
9月一個陰涼的清晨,整個什川鎮還沉睡在薄霧之中,魏職軍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厚達1米的“垃圾海”中翻撿塑膠瓶、木料、鐵皮,還有人屍。
據《東方早報》報道,魏職軍所在的下河坪村,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區下游20公里處。黃河流出蘭州城後,沿着蜿蜒的峽谷一路奔向皋蘭縣什川鎮的上河坪村,並在上、下河坪村交界的地方拐彎向北流去。在這個被當地人稱為“老褲衩灣”的地方,魏氏父子建起了一座簡易的石屋,石屋下的河面上停泊着三五條快艇。魏氏父子說,白天搬個凳子守在石屋門前,不經意間就能瞥見順江而下的死人。此時,跑上快艇,不一會兒就能將撈到的屍體拴在河谷邊的樹下。
2005年,黃河什川段小峽水電站建成投產,魏職軍的父親魏應權幹起了在小峽庫區撿垃圾的活。不多久,魏職軍子承父業,成為一支有十幾名青壯勞動力組成的家庭打撈隊的主力隊員,他們除了打撈垃圾,還打撈屍體。“撈起來先搜身,看身上有沒有手機、身份證、電話本之類的。手機一般都壞了,把卡卸下來擦干淨放在我的手機上。”魏職軍說,往年,被撈上來的屍體中,能聯繫上家屬並被領走的不到一成,而今年,已經有20具屍體被認領,接近打撈數的一半。
那些被拴在河谷背陰處的,往往是找不到線索的無名屍身。魏氏父子將屍身套上繩子繫在石頭和樹上,等待前來尋親的人辨認。然而,隨着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一具屍體只能擱置1至3個星期;如果過期無人認領,就會被解開繩索,任其漂走。幾年下來,前往下河坪村尋親的人絡繹不絕,魏氏父子的名氣越來越大,浮屍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條件好的多給點,條件差就少給點,實在不行隨便給點拉走。我們也看人,昨天那個就只給了500元。”
對於魏家“挾屍要價”、每年“從死人身上發的財”多達10萬元的傳聞,魏氏父子沒有正面回應,不過,魏職軍的父親和哥哥承認,一具屍體的打撈費最高會達到數萬元。而且,只要是前來認屍的,無論結果如何,一般都要支付500至數千元不等的“油錢”。
“人身肉湯” 污染重於生活垃圾
新世紀以來,浮屍引起的污染開始被提及。“這些屍體長期浸泡在水中,如果腐爛變質,其污染程序遠遠大於生活垃圾的污染。由於涉及複雜的法律程式和諸多行政執法部門,都不願涉足處理。”
2005年4月,甘肅小三峽水電公司在一份書面彙報材料中,專門談及黃河大峽水電站庫區的污染情況。
據瞭解,大峽水電站始建於1991年,位於蘭州市與白銀市交界的黃河大峽峽谷出口段,距蘭州市區65公里,與其上游的小峽水電站同屬甘肅小三峽水電公司所有。這份材料稱,在大峽庫區,經粗略統計,每年都有幾十具,最高接近100具的浮屍埋在城市生活垃圾中。
“由於無法查證死亡原因,也不能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同時我公司無權對這些無名屍體進行處理,也無處理能力和必要的手段,因此只能任其漂浮於水庫中,或等待來人認領,或棄水排向下游。”水電公司抱怨道。
與此同時,當地媒體不斷報道,“(大峽庫區)部分屍體長期無人認領,被水輪機打碎後漂向下游,這個令人作嘔的污染案已爭論多年,轄區政府、水電企業各執一詞,任憑浮屍年復一年自行腐爛、散架,最後溶於黃河。當地農民憤怒地將大峽水稱為‘人身肉湯’”。
另有資料顯示,在2004年前後那一輪黃河治污風暴中,除工業污染問題外,上報至國務院及環保部(當時為“國家環保總局”)的多份報告,也屢屢述及大峽庫區大量浮屍存在的事實。不過,在甘肅省隨後制定的黃河甘肅段治污方案中,這一問題並未被提及。
此後,隨着大峽上游的小峽電站蓄水發電,這一公案隨之化解。然而,小峽庫區的問題隨之而來。什川鎮上、下河坪村的村民們透露,在小峽庫區的“垃圾海”中,時常見到高度腐爛的屍體,除少部分被撈屍人魏應權一家撈走外,更多腐爛、分化了的屍身掩藏於數十噸的垃圾之中,一部分被水電站清庫人員直接拉走掩埋、焚燒;另一部分在水電站放水時排向下游。情形與當年的大峽庫區如出一轍。
村民們抱怨,沿河兩岸的70多戶至今沒有喝上自來水。長期以來,他們的飲水問題都是通過冬天直接從黃河取水窖藏的方式解決。而這些被浮屍、垃圾污染的河水,只是在添加一些漂白粉、“淨水寶”做簡單淨化後直接飲用,而且,迄今為止,無人對窖藏淨化後的水質做過檢測。
黃河流經地 有富亦有窮
青海
長江、黃河及瀾滄江(湄公河)之源頭在青海,巴顏喀拉山為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青海2011年的GDP是1635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低,主要依託當地礦產、生態及生物資源,化肥、畜牧業、有色金屬等產業具有比較優勢。
四川
四川省除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小部屬黃河流域外,其余均屬長江流域。四川2011年的GDP是21027 億元人民幣,經濟隨地域不同,貧富差距巨大;與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四川的發展速度偏後。
甘肅
位於黃河上游,黃河及其支流渭河、洮河等流貫該省。2011年的GDP是5000億元人民幣。甘肅省河西地區屬於農業發達地區,是國家商品糧基地,模式以綠洲農業為主。
寧夏
位於黃河中游,大部分地區因黃河緩慢穿流而為河套的一部分。2011年的GDP是2061 億元人民幣,人均GDP屬於中等偏後。在寧夏對外出口總額中,枸杞產品出口額佔60%。
內蒙古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是著名的引黃灌區。內蒙古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省市區之一,2011年的GDP是14246 億元人民幣。
陝西
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秦嶺以南屬於長江上游。2011年的GDP是12391 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居全國中等水準。陝西地上地下文物遺存極為豐富,文物點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均居中國首位。
山西
由山西吉縣城西行23公里,即到黃河奇觀——壺口瀑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山西目前是工業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和煤炭生產大省,2011年的GDP是11100億元人民幣。
河南
因其大致位於歷史上的黃河中下游以南地區,故名河南,而由於歷史上黃河歷經多次大規模改道,今河南省北部地區並非位於現黃河以南。農業經濟在全省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小麥、煙草和芝麻的產量居中國第一位。2011年,該省的GDP是27232億元人民幣。
山東
山東省分屬於黃、淮、海三大流域,黃河橫貫東西、大運河縱穿南北。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對中國內地經濟的貢獻有九分之一強,國內生產總值列第三位,2011年GDP達到45362億元人民幣。
黃河上的一艘快艇。
撈屍只佔老魏工作的一小部分,平日他主要靠打撈礦泉水瓶維生。網上圖片
2012年9月18日,在蘭州市黃河岸邊一處水位剛剛下降的地方,一名男子查看水情後從淤積雜物的高地奮力跳回岸邊。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