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夫科維茨(左)在實驗室指導學生研究。法新社
美國57歲的科爾比卡和69歲的萊夫科維茨,憑他們在“G蛋白偶聯受體”方面的研究,共享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研究那些讓細胞能感應環境的重要受體家族,幫助民眾瞭解身體細胞如何感知和回應外來的訊號。萊夫科維茨是科爾比卡的導師,而科爾比卡則是一位華人女婿。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諾爾馬克說,人體是由數十億細胞相互作用的微調系統,每個細胞都包含能感知周圍環境的微小受體,因此才能適應新環境。兩位獲獎者的突破性研究揭示受體中最大家族“G蛋白偶聯受體”的內部運作機制。一位評選委員舉起一杯熱咖啡說,民眾能看到這杯咖啡、聞到咖啡的香味、品嘗到咖啡的美味及喝下咖啡後心情愉悅等,都離不開受體作用。
萊夫科維茨(Robert Lefkowitz)1968年採用放射現象追蹤細胞受體,他將碘同位素附着於不同激素,在放射物的幫助下成功揭示了一些受體,其中包括腎上腺素的受體即β-腎上腺素受體。他的科研團隊將該受體從“藏身”的細胞壁中提取出來,對其運作機制有了初步瞭解。
1980年代,該領域研究又有了跨越式發展,科比爾卡(Brian Kobilka)通過巧妙的實驗方法將β-腎上腺素受體的基因訊息從龐大的人類基因組中分離出來。科研人員發現,β-腎上腺素受體與眼中能捕獲光線的受體相似,他們並意識到,一定存在一個看起來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體家族。
如今民眾把這些受體稱為“G蛋白偶聯受體”,其中包括光受體、味道受體、腎上腺素受體等,這類受體擁有上千個基因編碼。
目前,約有一半藥物都是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而實現藥效的,因此研究和瞭解該受體至關重要。他們的研究有助研製對抗糖尿病、癌症和多種精神病的更好藥物。 一名評審委員說:“瞭解受體結構和作用方式,將讓我們得以研製更有效且較無副作用的藥物。”
2011年,科比爾卡又和研究團隊拍攝到了β-腎上腺素受體被激素激活並向細胞發送訊號時的精確圖像。
科爾比卡的太太田東山來自馬來西亞,祖籍中國廣東,1972年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求學,和科爾比卡為同學,兩人1978年結婚。中新社報道,科爾比卡先後在耶魯大學和杜克大學獲學位,1989年全家來到史丹福大學。
田東山生育了一對兒女後,也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現於紅木城凱撒醫院做內科醫生。她多次陪同丈夫到中國清華大學,“布萊恩在清華有一個實驗室,我是他的翻譯。”
五委員凌晨致電得主
瑞典諾貝爾委員會致電通知和祝賀萊夫科維茨和科比爾卡兩人獲獎時,正值美國的深夜時分。
在加州,科比爾卡於凌晨兩時半左右在家中接聽諾貝爾委員會打來的電話。他說,當時委員會已是第二次致電他家中,他接聽電話後,發覺電話的另一邊有五名委員與他講電話。美聯社報道,五人逐一跟他通話,向他道賀。
他認為:“他們這樣做,想必是為了要讓得主相信他們。如果只有一個人致電給你,那可能是開玩笑,但如果有五人操着令人信服的瑞典口音致電給你,那便不是開玩笑。”
萊夫科維茨則說,諾貝爾委員會來電時他正熟睡,由於他戴着耳塞,所以由妻子接聽。
萊夫科維茨又表示,他事前察覺不到任何關於成為諾獎人選的跡象。得知獲獎,他以為會極度興奮,但事實是沒有什麼感覺。
麵包師之子 生性害羞
科比爾卡在明尼蘇達州中部農村鄉鎮利特爾福爾斯出生,祖父和父親都是麵包師,母親為糕點裝飾。
科比爾卡在明尼蘇達大學修讀生物和化學,其間與未來的亞裔妻子Tong Sun Thian邂逅,後在耶魯大學修讀醫學。
法新社報道,1984年,科比爾卡於杜克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當時他所屬的研究小組由今屆諾貝爾化學獎另一位得主萊夫科維茨率領。
科比爾卡被形容為身材高瘦、為人謙虛,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介紹他時,便提及他在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見工時,未能表現出他的才智。當年接見科比爾卡的加州大學三藩市校區教授伯恩(Henry Bourne)稱,科比爾卡是一個害羞、面色蒼白、有著北歐人外觀的傢伙,他跟其他人不一樣,過於謙卑,過於安靜。
伯恩當時聘用了另一名應征者,但坦言“我們應該聘用兩人”。
萊夫科維茨(Robert Lefkowitz)69歲
1943年 生於美國紐約
1966年 獲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現為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並擔職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藥學與生物化學教授
科比爾卡(Brian Kobilka)57歲
1955年 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利特爾福爾斯
1981年 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
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分子與細胞學教授
科比爾卡與華裔妻子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家中廚房接見記者。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