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一部《白鹿原》 難產十九年
( 2012-10-07 )



2月15日,在第62屆柏林電影節上,導演王全安(中)和演員段奕宏(左一)、張雨綺(左二)、成泰燊(右二)、吳剛(右一)出席電影《白鹿原》全球首映式。資料圖片

電影《白鹿原》海報上,有這樣一行字——“中國最難拍的一部電影”。從1993年小說《白鹿原》正式出版,經過10年立項努力、近10年籌備和5個月拍攝的《白鹿原》,可謂歷盡波折。原本以為影片終於可以順利地在9月13日上映,哪知道,“最難拍”變成了“最難上映”。影片因為公映版硬碟受損,將無法按時上映,具體上映日期待定。電影《白鹿原》難產19年,可謂命運多舛,而其始終逃不開情色的話題。

      頗受爭議的小說《白鹿原》,是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忠實的代表作,書中的性愛描寫稱得上是“驚世駭俗”。在《白鹿原》的扉頁,陳忠實引述了巴爾扎克的名言“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小說從清末民初到1949年,陳忠實將這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濃縮為白鹿原村鎮裏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的矛盾糾葛,書中人物鮮活,情節曲折,歷史的錯綜複雜盡在各色人物的命運跌宕裏。


      獲拍難 “上級”不讓拍
      早在1993年,西安電影製片廠就打算拍攝電影《白鹿原》,但卻得到了上級明確指示——不能拍,原因沒有說明。直到2002年,陝西省委書記李建國發話,項目得以重啓。擔任編劇的蘆葦找了吳天明、張藝謀、陳凱歌,三人都以各種原因委婉拒絕。由於當時王全安正在西影廠製作陝西人題材的《驚蟄》,蘆葦選擇了他。
      當時接到這個艱巨任務,王全安第一個感覺是《白鹿原》是本盛名之下的小說,“一開始沒敢答應,後來我去了白鹿原一個多月,感受到了當地的風情。又和陳忠實見面,確定了影片的主題是人和土地的關係,我們民族從帝制崩塌之後的急劇的變化,我們為何變得不這麼自信。這種情況下就確定要拍”。


      籌錢難 資金不足
      2003年10月,王全安簽約進入《白鹿原》的準備工作中,同時蘆葦開始寫劇本,但耗了將近兩年的結果是,兩稿劇本都被打回。“經過一年多的劇本討論,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另外也要給製片方一個交代,於是用16天寫了個劇本就準備離開了。沒想到這個劇本送到電影局審查就通過了,我們有些意外”。
      立項成功,但電影依舊遲遲不能開拍,王全安聽說西影廠缺乏拍攝的資金,計劃3,000萬元的投資,只籌集到了1,000萬,連演員的片酬都不夠給。在知道這件事的當天下午,王全安就解散了劇組。離開《白鹿原》的王全安,後來陸續拍攝了《圖雅的婚事》、《團圓》,從一個年輕導演慢慢成長為知名導演。


      開拍難 拉到投資終拍攝
      王全安離開後,《白鹿原》拍攝權被西影廠轉賣給北京紫金長天傳媒文化有限公司,雙方聯合出品。2007年紫金長天與某食品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但在資金等問題上溝通未果,直到2007年底准拍證到期,影片都未開拍。2010年《團圓》在柏林拿到銀熊獎後,王全安放不下對《白鹿原》的喜愛,重新開始尋找投資方,並向電影局申請延續拍攝。隨後陝西旅遊集團董事長張小可也願意投資1.2億成立陝西白鹿原影業公司,與王全安的光影先鋒文化傳媒、西安影視製片公司和西影聯合出品《白鹿原》。2010年9月,影片終於開始拍攝。
      《白鹿原》上映歷經波折,其情慾戲尺度更一直頗受關注。有傳言稱公映版的情慾戲被剪掉不少,王全安承認雖然有所刪減,但只是令影片更加流暢緊湊。



《白鹿原》劇照。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