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顧準兩次當“右派”
( 2012-10-05 )



顧準

      從1957年6月8日開始,隨着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和《人民日報》社論《這是為什麼》的公開發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場持續近一年時間的民眾性反右派的政治運動,先後把大批知識分子、愛國民主人士和少數中共黨員幹部等錯劃為“右派分子”,人數多達55萬。
      著名思想家、會計學家、經濟學家顧準因對1949年後所遇到的社會經濟問題進行了獨立思考和大膽探索,竟然在反右運動中和文革前夕,兩次被劃為“右派”,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兩次被劃為“右派”的知識分子。
      顧準(1915年-1974年),字哲雲,父姓陳,後隨母姓,1915年7月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原來經營棉花生意,後來因故破產。顧準早年曾畢業於黃炎培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會計班,因家境清貧,無力求學,12歲時,到上海立信會計事務所當練習生。
      1930年,年僅15歲的顧準以其在會計學、經濟學方面的成就,在上海工商界嶄露頭角,被譽為“奇特的少年財會天才”。1934年4月,顧準完成了會計學著作《銀行會計》,成為當時中國第一本銀行會計教材,被國內多所大學採用,顧準也由此開始在上海和南京的一些大學擔任兼職教授。此後,顧準有多部會計學、經濟學著作出版問世,成為上海知名的會計學和經濟學家。
      在刻苦學習研究會計學和經濟學理論的同時,顧準還秘密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活動,曾任中國民族武裝自衛會上海分會主席、總會宣傳部副部長,並於1935年加入中共。1936年2月,他先後擔任過上海職業界救國會黨團書記,職員支部書記,江蘇省職委宣傳部長、書記、江蘇省委副書記。1940年後,顧準曾任中共蘇南澄錫虞工委書記、行署專員,江南行政委員會秘書長、蘇北鹽阜區財經處副處長、淮海區財經處副處長。後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1946年1月回到華東工作後,顧準先後擔任中共華中分局財委委員、淮陰利豐棉業公司總經理、蘇中區行政公署貨管處處長、中共華中分局財委委員、山東省財政廳廳長。
      上海被解放軍佔領前夕,顧準擔任上海財經幹部青州總隊隊長,秘密開展工作,積極準備接管上海。上海被佔領後,他任上海市財政局局長兼稅務局長、上海市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和華東軍政委員會財政部副部長。
      據史料記載,在顧準負責接管上海財政系統的三年時間裏,這座中國最大的工商城市已經從瀕於崩潰的爛攤子變成支撐中共新政權的最大財源,也為日後上海的計劃經濟體制奠定下堅實基礎。
      在1952年的“三反”運動中,顧準受到了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的處分。1953年後,他先後擔任中央建築工程部財物司司長,洛陽工程局副局長。1956年進入中央經濟研究所擔任專職研究員,成為中國提出社會主義條件下市場經濟理論的第一人。
      1957年5月,顧準陞為中國科學院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在隨後的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分子。經過幾年的批鬥和下放勞動,他終於被摘掉右派帽子,於1962年9月回到經濟研究所工作。
      1965年,他的外甥宋德楠與幾個同學在清華大學建立“現代馬列主義研究會”,被視為“反動小團體”,顧準由此受到牽連,再次被劃為“右派”。
      在其後的文革運動中,顧準在肉體上、精神上都受到更加殘酷的迫害。其妻汪璧於1968年4月因不堪迫害而含恨自殺,五個子女宣布與顧準斷絕關係。
      1974年12月3日,顧準因肺癌在北京病逝。1980年2月9日,被“恢復名譽,徹底平反”。
      文:林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