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催生中國糧票
( 2012-09-28 )
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糧票是中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票證,如果需要買糧食,必須出示糧票,甚至有人把糧票形容為“吃飯的護照”。
中共建政後,主要由國家掌握糧食供應,以公糧征收為主,市場收購為輔。來自公糧征收和市場收購的比例,1951年至1952年的糧食年度為61︰39﹔而1952年至1953年的糧食年度則為56︰44。”公糧征購下降了。
至1953年,農產品需求增長而供給不足的情況開始加劇,農產品成為稀缺資源,甚至一度引發糧食危機。1953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主持經濟工作的陳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到,目前全國糧食供應形勢非常嚴峻。一些主要產糧區未能完成糧食收購任務,而糧食銷售量卻在不斷上升,京、津兩地的麵粉已不夠供應,到了必須實行配售的地步。
當時,如不採取堅決措施,糧食市場必將出現嚴重的混亂局面,其結果必將導致物價全面波動,逼得工資上漲,波及工業生產,國家建設也必將受到影響。這一切嚴重威脅到中共政權的穩定和工業化戰略的實施。
陳雲集中精力,與經濟專家們深入研究糧食購銷問題。經過權衡利弊,最後他參考英國的經驗以及戰爭時期的經驗,向中央建議採用農村征購,城市配給的方案,以解決糧食購銷問題。該方案的名稱叫做“計劃收購”、“計劃供應”,簡稱“統購統銷”。
陳雲提出這個想法是很有創意的。他曾形象地說:“我現在是挑着一擔‘炸藥’,前面是‘黑色炸藥’,後面是‘黃色炸藥’。如果搞不到糧食,整個市場就要波動﹔如果採取征購的辦法,農民又可能反對。兩個中間要選擇一個,都是‘危險傢伙’”。他強調,糧食不足是我國較長時期內的一個基本狀況,因此採取征購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越是拖得久,混亂的局面必然越嚴重,形勢也就越被動。
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同意了陳雲的建議,同意對糧食等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不久,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分別公布了《關於糧食統購統銷的決議》、《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
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又出台了《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同年9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名義製定的1955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開始在全國各地發行使用,糧票和購糧證作為“第一票”進入了中國的票證歷史舞台,中國自此拉開了長達約40年的“票證經濟”帷幕。
糧票的出現、“統購統銷”制度的出台,在那個年代是具有積極作用的。通過統購統銷,由國家直接控制農產品資源,大大提高了國家的行政能力,並促進了中共政權的穩固。
當時擔任國家建設委員會主任的薄一波評價說:“在這種背景下,確實是‘糧食定,天下定’,糧價穩定是整個物價穩定的關鍵。物價穩,則國家穩。後來,我們國家遇到‘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那樣的災難。這兩次大災難中之所以沒有出現更嚴重的局面,應該說,與統購統銷制度發揮的積極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中央到基層發行過糧票的地方共有2441個,品種上萬,包括農村口糧糧票、工種糧票、補助糧票、知青回城糧票、光榮家屬糧票、幹部下鄉糧票、軍用糧票等等。
糧票不僅品種繁多,而且所有與糧食有關的食品都要憑糧證或糧票購買。糧站供應的麵粉、大米等細糧和玉米、高粱米、各種豆子等雜糧要憑糧證、糧票供應,商店和各級各類供銷社裏的掛麵、切麵、米粉、年糕、點心等糧食製成品,大大小小的飯店和小吃店裏的米飯、麵條、饅頭、包子、餛飩等熟食品,都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
文:周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