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懷念字典的年代
( 2012-09-28 )



      70後的這一代人,上大學是在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初期,那個時代的大學時光是我們陽光燦爛的日子。
      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是經濟步入繁榮的開端,我們的物質生活並沒有像現在這樣豐富。在我們的詞彙中,並沒有名牌商品這一概念,我們無從得知路易威登、GUCCI、BMW。這些名字是一種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密碼,它們與我們的青春毫無關聯。
      因為它們不是伴隨我們成長的生活元素,所以註定它們永遠不能成為我們這一代大學生今後生活的亮點。
      能夠以外語為專業,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幸事。因為中國的對外開放,使國人外語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我們英語專業學生的名牌,就是牛津字典。大學四年的時光就是在第一本《現代英漢雙解字典》的陪伴下度過的。
      穿梭于宿舍到教學樓的自行車車筐中永遠有兩樣東西:一是飯盒,再有就是字典(牛津出版社)。我們對物質的需求是以飯盒來衡量,我們對精神的需求是以字典來體現。
      因為那個年代沒有電子詞典,因此我們必須每天攜帶着厚重的字典,完成教室、食堂、圖書館、宿舍之間的規律生活。
      那個年代沒有電子詞典,因此我們不會在點到單詞的第一個涵義後,就心滿意足,一了百了。我們在翻閱字典的過程中,對任何一個單詞的各個層面的含義,都會左顧右盼、上下推敲。
      一詞多意是英文最大的特征,因此使得它難以捉摸、駕馭。但是我們這些名牌字典的追求者註定是唯一對英文有滲透骨髓式的瞭解的一群。
      我的第一本《牛津現代英漢字典》是第三版,價值17.5元人民幣。在當時平均家庭收入以百元為計的年代,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我的這本字典是我考上北京外語學院的第一份賀禮,它來自于千里之外的南京。昔日情同手足的高中同學因求學而客居他鄉,遠道而來的禮物更能體現友情的珍貴。在那個年代的禮物沒有過度度包裝,沒有隱含的背後的含義,除了訴說純粹的友情,別無他求。
      這本字典一直伴隨我完成大學六年的學業,直到我選擇從教生涯後,我仍然把它放在書桌上唾手可得的位置,就像當初上學時放在自行車車筐中,隨我在校園中四處遊走一樣。它是我生活的里程記載,是對字典年代的追憶。
      在這個以效率為準則的年代,以速成為目的的社會環境下,我們這些仍然保持以字典為依託,學業略有所成的一群時代的另類,(我們的同學中有大學的英文教師、聯合國機構的同聲譯員、代表國家的外交官員等等),謹此最想向廣大的英文學習者,特別是向年輕的學生們傳遞一點心得:語言靠積累,學業無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