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昔墜獅子口 今朝旅途平順
( 2012-09-21 )



包括旅順口在內的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第一個海岸帶地貌國家地質公園。圖為公園入口處的“恐龍探海”景觀。新華社

十多年前,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再次回到國人的記憶中。而“七子”中的另一個——旅順,由於獨特的地理戰略位置,是北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海軍基地,最早由清朝開始營建,後為沙俄和日本所佔,1945年,根據雅爾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佔用,10年以後的1955年,蘇聯將旅順歸還給中國。旅順後來和大連合併,現成為大連的一個區。

      旅順最早叫旅順口,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東臨黃海,西瀕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大連,距大連市區45公里。境內有舉世聞名的天然不凍旅順港,為京津海上門戶和東北的天然屏障。新開闢的旅順新港是溝通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的“黃金水道”。
      旅順口歷史悠久,晉稱“馬石津”,唐謂“都里鎮”,元名“獅子口”。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這時元朝的殘余勢力還控制着中國北部和東北部的一些地區。1370年,朱元璋採取招撫和征討相結合的辦法收復遼東。明軍的進軍路線一條是從山東渡海在旅順口登陸北上,另一條是經山海關,直取遼陽。1371年2月,元遼陽行省平章政事劉益降明。明遂在得利嬴城(今瓦房店市得利寺)設遼東衛指揮使司,封劉益為遼東衛指揮同知。5月,劉益被部下所殺。
      1371年7月,明朝為平息遼東事變,掃除元朝殘余勢力,任馬雲、葉旺二將軍為定遼都指揮使率軍數萬自山東登萊(今蓬萊)渡海,於獅子口登陸,屯兵金州。為紀念安全抵達遼東半島這個沿海交通重鎮,取“旅途平順”之意,改稱“獅子口”為“旅順口”。至今,這個極具旅遊特色的吉祥名字伴隨着這座別致的海濱小城已有600多年了。1880年,清政府在此興辦北洋水師,建軍港、修砲台、築船塢、紮營盤,旅順口成為軍事要塞。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都在旅順口歷史上留下了滄桑一頁。
      現在的旅順口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陸域有南、北、中三條高等級公路和一條鐵路幹線直通大連;水路交通則以旅順新港為中心,已建成9個千至萬噸級泊位碼頭並投入使用,便捷的黃金水道,活躍了旅順乃至大連地區與國內20多個城市及日、韓等國的經貿往來。旅順口的郵電通訊設施先進,已建成6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和光纜通訊裝置。作為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來水設施的城市,旅順近幾年又先後完成了三期“引碧入旅”工程,城區年供水量可達2000萬噸。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城區污染綜合治理工程接近尾聲,能源和其他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旅順口物產資源豐富。海域面積是陸地面積的10倍,盛產各種藻類、貝類和魚蝦,水產養殖和加工業發達,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養鮑基地大連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旅順口還是大連重要的副食品基地,所生產的200多個品種蔬菜和180多個品種的水果供應到大連、遼寧、及國際市場。旅順的櫻桃尤其出名,現有十萬畝基地,每年召開的大連旅順櫻桃節吸引了大量旅順口區遊客。 
      旅順口還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由世界奇觀蛇島、鳥島、黃渤海分界限構成的自然景觀和以甲午戰爭遺跡為主的人文景觀構成8大景區、72個景點、54個文物保護單位,15個海濱度假區連網成片。大連世界和平公園、軍港之夜主題公園等旅遊項目給這座小城增加了新的旅遊去處。

      列強肆虐 堡壘一戰成名
      旅順口在明代是隸屬於金州衛的一個海防哨所,到了近代成為著名軍港。1880年代,李鴻章在此經營多年,建成北洋艦隊的主要基地。 
      在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中,旅順被日軍攻佔。按照馬關條約,清朝割讓包括旅順在內的遼東半島給日本。此舉引發其他列強的睽覷。在俄國、德國、法國等國的斡旋下,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出錢贖回遼東半島。
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稍後又於當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
      1900年,義和團事變中,俄國佔領了東北全境。1903年,從哈爾濱到旅順、縱貫整個滿洲的東清鐵路南滿支線全部完工。俄國租借旅順的7年期間,給旅順留下了一批俄國風格的建築。俄國搶佔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獲得的利益,獨佔滿洲,並進而威脅朝鮮,引發日本強烈不滿。
      1904年2月8日,日本對俄國不宣而戰,日俄戰爭爆發。當日夜間,偽裝成俄國艦艇的日本水雷艦偷偷進入旅順港內,向港內俄艦連續發射16枚魚雷,其中3枚命中目標。俄國戰列艦“列特維贊”號、“策薩列維奇”號和巡洋艦“帕拉達”號遭到重創。經過極其慘烈的戰役,日軍奪取旅順口軍港。
      這場發生在中國土地上侵略戰爭留下不少戰爭的痕跡。東雞冠山北堡壘是沙俄1898年3月侵佔旅順後修建的東部防線中一座重要的功守兼備的堡壘,是日俄戰爭中雙方爭奪的重要戰場之一。1900年1月由沙俄始建,採用混凝土和鵝卵石灌製而成。外部覆蓋有兩米厚的沙袋和泥土;內部結構複雜,由指揮部、士兵宿舍、彈藥庫、暗堡、側防暗堡、暗道、砲陣地、雷道、樓梯井等組成。堡壘呈不規則的五角形,周長496米,面積9900平方米。堡壘四周挖有6米深、8米寬的護壘壕,壕外山坡架設高壓電網。日俄戰爭中,日軍為攻此堡壘,曾傷亡900多人。
      現在的東雞冠山景區位於旅順口區城區東北部,主要有日俄戰爭陳列館、東雞冠山北堡壘、二龍山堡壘、望台砲台等景觀。

      老鐵山風景線 分界黃海渤海
      旅順最高山峰老鐵山,海拔45.2米﹐象一座天然屏障橫亙在旅順口的最南端。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沙俄佔領旅順時,曾在老鐵山最高峰稍西一點的一座山頭上修建了一座砲台,裝備了一門口徑特大的山砲,
老鐵山西南角矗立着燈塔,在那裏可以看到讓人叫絕的黃、渤海分界線。有令人稱奇的“怪坡”,在那裏,上坡輕鬆下坡費力;有將人的思想引到史前的新石器遺址和漢代的牧羊城;有霧的時候,還有一道奇特的晴霧的分界線。下到南坡,有漁民們稱為“南天門”的地方,洞內水深流急,令人心驚肉跳。有後石連環洞,暗流旋渦湍急異常,令人望而卻步。

      木結構火車站 依山望海百年
      旅順火車站坐落在旅順井崗街8號,北依白玉山,南望旅順港,西臨龍河口,是沙俄佔領時期(1902年)修建的,1903年建成,並於同年7月14日正式運營通車,是當時滿蒙鐵路的終點站,整個車站全是木質俄式建築,風格典雅,蔚為秀麗。

      白玉山表忠塔 埋葬天皇砲灰
      矗立在旅順港畔的白玉山是旅順的象征,海拔130多米,清代開始經營旅順港,李鴻章來旅順視察,他說“有黃金(指對面黃金山)必有白玉”,從此改稱白玉山。
      日俄戰爭俄軍傷亡3萬多人,日軍傷亡6萬多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東鄉、乃木為了欺騙日本人民,美化侵略戰爭,在白玉山北巔修築一座容納兩萬多侵略軍骨灰的祠廟。又強抓兩萬多中國民工,花費兩年半的時間,在南巔建築一座高達66米的塔,它是日本人為安慰戰死者的靈魂而建的,原名叫“表忠塔”,意思是要向日本天皇表忠。
      塔身像一顆倒立的炸彈,當時是為表彰那些為天皇賣命的士兵,替戰犯樹塔立傳的。現稱白玉塔,它作為日本侵賂罪證供人們參觀。

旅順博物館是一座有着近百年歷史的博物館,藏品達6萬件,分為20個門類。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