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故城烽煙散 陽關望綠洲
( 2012-09-14 )



“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一。圖為幾名外國遊客在陽關古烽燧前遊覽。新華社

提起陽關,人們馬上會想到唐代大詩人王維廣為流傳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自千古絕句問世,陽關從此名揚天下。可宋元以後,陽關城僅存一座烽燧遺址聳立在荒涼的墩墩山上,讓後人憑弔。近年來,當地開發葡萄和野生羅布麻種植,已初現成效。站在墩墩山上舉目遠視,綠樹蔥蔥,一派塞上綠洲的好景色,吸引各路遊客紛至沓來。

      陽關位於河西走廊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鄉“古董灘”上,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據史料記載,西漢時為陽關都尉治所,魏晉時,在此設置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宋元以後隨着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誌》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一。 
      現在的山南面,有一片一望無際的沙灘,這裏沙丘縱橫,有一道道沙樑,沙樑之間為礫石平地。當地人稱為“古董灘”。在古董灘沙丘之間的礫石平地上,散布着許多古代的錢幣、兵器、裝飾品、陶片等古遺物,分布廣泛,隨手可撿。所以當地人有“進了古董灘,空手不回還”之說。
      除此之外,這裏還殘存部分房屋、農田、管道等遺址,當大風過後,這些遺址清晰可見,引人矚目。古董灘面積約上萬平方米,面積大、散布文物豐富。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工作隊勘察古董灘40道沙樑後,發現了大片版築遺址。經挖掘、測量,這裏的房屋基礎排列清晰整齊,附近有斷續寬厚的城堡牆基,還出土了大批遺物。從遺跡及文物分布來看,在古代這裏是一個十分繁華的地方。
      此挖掘發現與《新唐書.地理志》及敦煌遺書《沙洲圖經》等史料記載的漢代陽關位置相符合,考古學家根據史料考證,認為現在的古董灘就是古代陽關的關城所在地。 
      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古董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稱為“陽關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保存比較完整。
      陽關古塞何以建在這片荒漠之中?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陽關佔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裏就已成綠洲盆地,有發達的火燒溝文化;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溝平時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匯成水溪北流,時有山洪暴發。洪峰過後,溝岸紛紛塌落,河床加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積。泥沙在西北風吹揚搬運下,形成條條沙壟,陽關古城逐漸被水毀沙埋。墩墩台處在陽關的制高點,它是陽關歷史唯一的實物見證。 
      陽關,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淒涼悲惋,寂寞荒涼。今日的陽關,不再是王維筆下“西出陽關無故人”淒涼委婉的代名詞,陽關一帶已是西北最大的鮮食葡萄基地和敦煌羅布麻綜合開發中心的野生羅布麻生產基地,陽關葡萄和敦煌羅布麻聲名遠播。

      五里燧十里墩 烽燧萬里相望
      漢武帝時期,匈奴和漢朝的戰爭頻繁。為了抵禦匈奴人的頻頻侵擾,漢朝沿長城修建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號稱“烽燧萬里相望”,從敦煌出土的漢簡《塞上蓬火品約》中,對於烽燧報警的信號有着詳細的記載。
      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
      據陽關博物館館長紀永元介紹,烽燧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104年左右,原來的高度約8米左右,現在由於風蝕,最高處僅4.8米。
      這座烽燧能留存至今,除了與當地干燥的自然環境有關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就是運用了現代“鋼筋混凝土”技術。“烽燧的建造是因地制宜,有些完全用的是石頭,有些就用土基,一般來講用蘆葦,一層一層的,還有紅柳、胡楊,裏面還打上拉桿,蘆葦起到一個像現在鋼筋混凝土拉力的作用,另外還起到支撐的作用。”紀永元還說,因為陽關附近有水源,發揮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威,而對於在沙漠上長途跋涉的人來說,看到陽關就等於看到了一線生機。

      唐公主頂風出塞 嫁妝埋沙丘
      很多遊客來陽關之前,並不知陽關和玉門關是什麼關係,只是在唐詩中知道了這兩個讓人心馳神往的名字。一是在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知道了陽關,另一是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知道了玉門關。
      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漢王朝為抵抗匈奴對邊疆的騷擾,經營西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從地圖可以看出,陽關和玉門關都是通往西域的門戶,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出敦煌後必須走兩個關口的其中一個,兩者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
      遊客到絲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陽關。古跡並沒有多少好看,關鍵是去憑弔歷史,在想像的空間裏去延續歷史的哀音。與絲綢之路的關係說到陽關,就不得不提它和絲綢之路的關係。絲綢之路開闢時,商隊從長安出發,到敦煌進行補給後,再從兩個關口出發,陽關就是其中一個。
      經過陽關後,商隊穿過沙漠,到達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到于闐,接着經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到達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後,和從玉門關出發的商隊會合,再到塞琉西亞,最遠到達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區。
陽關石碑及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等而得名。沙灘上的古董為什麼這麼多呢?相傳唐天子為了和西域于闐國保持友好和睦關係,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于闐國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帶了好多嫁妝,金銀珠寶,應有盡有。送親隊伍帶着嫁妝,經長途跋涉,來到了陽關﹐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好出關準備。不料,夜裏狂風大作,黃沙四起,天黑地暗。這風一直颳了7天7夜。待風停沙住之後,城鎮、村莊、田園、送親的隊伍和嫁妝全部埋在沙丘下,從此,這裏便荒蕪了。天長日久,大風刮起,流沙移動,沙丘下的東西露出地面,被人們拾揀。當地人曾在這裏揀到過金馬駒和一把精緻的將軍劍。

漢唐商隊出陽關,穿沙漠,經新疆,可達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最遠抵達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區。圖為從遠處眺望陽關遺跡。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