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炎暑尋陰森 就看恐怖片
( 2012-09-07 )





酷熱暑期檔歷來是恐怖片陰森肆虐的好季節,恐怖片不論口碑好壞,票房卻總不差。“只要嚇到人就是好恐怖片!”恐怖片的票房成績,主要來自於年輕影迷的支持。雖然“被嚇到”“找刺激”是他們看恐怖片的追求,但有時他們自己也搞不明白:明明嚇得半死,看完電影後還會想起一些恐懼鏡頭以致噩夢連連,可為什麼還是忍不住去看呢?一些愛看恐怖片女生甚至說:“害怕啊,可還是想看,有時捂着眼也要看。”

      “人類有一種特殊的心態,那就是尋求令自己害怕的東西。”美國田納西州範德比爾特大學精神病學教授薩爾德這樣解釋人們對恐怖片的熱愛。說起“害怕”,通常人們會覺得這是負面的情緒,讓人聯想到膽小、緊張,在意識上,我們會覺得這是不好的。但從根本上說,害怕並不負面,恐懼感是人類保護自己的基礎,如果沒有恐懼,人就沒有了感知威脅的預警能力。而恰恰是恐懼讓人在面對危險時做出最快的反應:是快速逃跑還是就近拿起石塊反擊——當面對一頭餓狼時,如果沒有恐懼,面對真實的危險卻還不做處理,豈不糟糕?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就把一些畫面、聲音甚至氣味與危險關聯起來,並儲存在大腦裏。生物學上有個更專業的名詞:杏仁體。這個位於大腦中心附近呈杏仁狀的軟件組織能在幾毫秒內引發全身反應,釋放出應激激素以備身體進行活動。這些激素會加速心率,使更多血液流入肌肉,並關閉免疫和消化等非緊急功能,而所有這一切發生的過程並沒有經過負責更理性思維的大腦中心,也就是說,恐懼讓人們先逃跑然後才對威脅做出評估。從這個意義上說,恐懼即安全是有道理的,是恐懼把人帶到安全地帶。
      有科學家認為,有些人喜歡恐怖片就是因為這能給他們一個安全的環境去體驗恐懼的刺激。當大腦杏仁體釋放應激激素時,腦前額皮質卻會提供額外的保護結構,讓人感到“我們擁有足夠的掌控”,知道我們自己並未處於危險之中,並且能夠平衡腎上腺素。
不少喜歡看恐怖片的人表示,最喜歡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看。在演出公司工作的小陳告訴《大河報》,遇到公司大型活動時,她都會特別累,她放鬆的方式就是關在房間裏看恐怖片,雖然看的過程嚇得不輕,但看完卻覺得特別輕鬆。看時極度緊張、看後無比放鬆,愛看恐怖片的人追求的這種體驗,是一種普遍心態。為什麼緊張之後會更放鬆?
      事實上,在平時生活中,當害怕的感覺上來,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逃開或克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不會讓這種感覺在身上過久停留,恐怖片通過虛擬卻連續的恐怖場景讓人置身於無可逃避的恐懼中,讓恐懼的感覺透徹地與身體待在一起。紐約恐懼與焦慮神經科學研究中心針對電影觀眾進行的監測實驗也證實:恐怖畫面出現時,他們會出現心跳加快、皮膚出汗等反應,如同他們自己正在經歷恐懼一樣。
      人在徹底感受完恐懼後,自然有一種完全的放鬆。從另一層面講,看恐怖片可讓每個人很快回到內心,因為處於不安全環境或者超越能夠接受的限度時,正是我們內心容易記憶的時刻,所以這個時候,自己相信自己是個弱者,弱者可以不用承擔任何責任,這也是一種本能的自我安全防衛。
不必面對真實的危險,又能與平時不敢細品的恐懼感待在一起,潛意識裏又可接納自己的無力感,這樣的情緒體驗正是恐怖片的魅力所在。

      不是壞人 就是怪物
      除了不斷死人和強大的邪惡兩個最基本特征之外,剩下的就是技巧了。恐怖片各個亞類都無非是在正邪雙方的身分、關係上搞些花樣。按照各種不同的邪惡,大約可以做以下分類。
      第一是連環殺手類。這是恐怖片經典模式之一。著名的《萬聖節》(《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可從1978年一直拍到2010年。
      第二是妖魔鬼怪類,不用說這一類最大特色就是做反派的不是人類。不管是妖怪、惡靈,還是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歸到其中。大名鼎鼎的《異形》系列也許可以算是開創了“外星魔物”的先河吧。不過,《異形》本身似乎不大能算得上恐怖片。女蘭博式的主人公顯得太過強悍了些,也不怎麼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靈異題材的恐怖片近來也缺乏新鮮佳作,翻拍片倒是拍了不少。比如《鬼屋》的翻拍就有兩個版本,還有《驅魔人》、《惡魔嬰兒》等等。
      還有一些“邊緣”恐怖片,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之類。它們的意蘊和結構的複雜程度已超過了一般的恐怖片,所追求的已不再是生理上和潛意識層次上的恐怖感,而是更多的傾向於複雜意象所帶來的思維上的樂趣。再如,日本恐怖片,如果將之與歐美恐怖片在主題和表現手法上作些比較,相信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50部必看恐怖片
威尼斯疑魂
柳條人
午夜凶鈴
深夜
天魔
活死人黎明
羅絲瑪麗的嬰兒
猛鬼追魂
閃靈
偷窺狂
靈異出竅
火線
鬼玩人
猛鬼屋
諾斯法拉圖
猛鬼街
惡魔
怪形
人體異形
僵屍肖恩
神秘失蹤
冷血驚魂
鬼童院
群屍玩過界
Race with the Devil
科學怪人的新娘
驚變28天
陰風陣陣
驅魔降邪
驅魔人
群鳥
黑暗侵襲
魔鬼的詛咒
午夜時刻
撒旦之鴉
死亡論文
再死一次
惡感
萬聖節
豹妹
Communion
女巫布雷爾
魔童村
血屍夜
驚聲尖叫
鬼水怪談
十三號星期五
腥風怒吼
大白鯊
孤兒怨

      夫妻同看 激情四溢
      生活中,很多女人不喜歡看恐怖片,片中的打打殺殺血腥的鏡頭讓她們感覺到恐怖。但研究表明,夫妻一起看恐怖片,可以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有助於增加性愛潤滑的感受,為愛助性。
      楊欣從小就是一個乖乖女,長大後依然是一個溫柔的女子,男人見了她就有一種想保護的欲望。25歲那年,楊欣嫁給了做IT的景濤。剛開始,兩個人的生活還過得比較溫馨浪漫,可慢慢地,因為景濤總是忙於工作,所以,夫妻之間的生活似乎變得沒有以前有激情了。
周      末的時候,丈夫正在看電影,楊欣在收拾家務。當楊欣忙完之後,她走到丈夫面前,想看看丈夫在看什麼,正好電影中一個恐怖的鏡頭着實把楊欣嚇了一跳,她嚇得一下子抱住了丈夫的頭。丈夫看到楊欣嚇成這樣,又想笑又想呵護她。
      “電影中的這個鏡頭都是假的,有什麼好害怕的啊?”丈夫笑着對楊欣說道。楊欣鬆開了丈夫的脖子,然後說了一句:“我一看恐怖片就做噩夢,晚上睡不着覺!”,丈夫聽到之後,更加樂了。
      “沒事,你做噩夢的時候不是身邊還有我嘛,我保護你。”丈夫一邊說着,一邊撫摸着楊欣的腦袋。他讓楊欣坐在了自己的腿上,讓楊欣陪着他一塊看這個恐怖片。
      也許楊欣是感覺有丈夫在身邊,她突然間沒有那麼害怕了,每當看到那些血腥的鏡頭時,楊欣就恨不得咬丈夫一口。每次丈夫都是緊緊地把楊欣抱住。
      沒想到,這場恐怖的性愛電影讓兩個人找到了久違的激情,電影一邊播放着,楊欣和丈夫一邊激情地吻着,撫摸着,伴隨着影片中的激情聲音,兩個人的性趣也不斷高漲。
      有很多結婚時間久的夫妻,總是抱怨夫妻生活缺少激情。其實,不是缺少激情,只是缺少製造夫妻激情的機會。比如像楊欣和他的丈夫看恐怖片,成為提高夫妻情趣的一種方法,讓彼此變得更加興奮和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