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潮湧舊界河 滄桑流白溝
( 2012-09-07 )



白溝因商貿而興,在明清時被稱作“燕南大都會”。圖為3位女孩在白溝挑選燈籠。資料圖片

白溝位於冀中平原中部,是歷史上宋遼“澶淵之盟”的地理分界線。同時,歷史上的白溝曾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陸碼頭,以“燕南大都會”之美譽馳名遐邇。今日白溝,除已由原來的“小市場”變成了“大商城”外,白溝人適時推出了把白溝建成京津“後花園”的構想。

      冀中大平原上,曾有一條發源於淶源縣淶山的河流,它流經淶水、定興、高碑店等地。這條河便是古老歲月中的白溝河,白溝河用她的秀美與仁厚也孕育了古鎮白溝的輝煌。
      白溝,古時四周河澤縱橫,因河中多白芙蓉而得名。據史書記載,早在1800多年以前,白溝就有了很強的水上運輸能力,也具備了商業重鎮的雛形。
      宋朝時期,她已經成為興盛一方的水陸碼頭,數百年以來,一直保持着“日過千帆、商賈雲集”的繁榮景象。
      到了清朝時,她逐漸成為“貨通大江南北、商流九州東西”的商品集散地,繁榮鼎盛至極。 
      白溝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宋遼時期就上演了兩國以白溝河為邊界的歷史。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遼聖宗耶律隆緒率領契丹軍大舉南侵攻宋。十一月其主力進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直逼宋都開封,宋室朝野驚駭,參知政事王欽若提出南遷金陵。時任宰相一職的寇准,力主抵抗,他排除眾議,促請宋真宗親征。
      宋真宗最後採納了他的建議,親抵前線督戰。宋朝將領一見皇帝御駕親征,士氣大振,奮勇戰鬥,射殺了遼統軍使蕭達覽,獲得全勝,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尊嚴。可惜宋真宗畏敵,在軍事勝利的情況下,執意求和,派一使臣與遼國訂立了每年輸遼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雙方以白溝河為界的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那個時候,白溝河之故道從白溝鎮北流過,此處就是遼宋之間有名的界河。“澶淵之盟”後,由於社會相對安定,南北經濟都得到發展,遼宋之間也開始互派使者頻繁往來。大遼國南部有深山峽谷,北有大漠戈壁路途艱險遙遠,為了方便雙方使者來來往往,專門修建了驛道,每隔一段路程建有驛館,供使者食宿。因而一條長長的驛道,把南北兩朝牽連起來。千里驛道上的第一座驛館,就安設在白溝河之北。
      相對和平的局面也給遼宋兩國邊民帶來很大好處,於是,白溝河兩岸榷場的合法貿易便異常繁榮。榷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邊境貿易。據歷史記載,當時,白溝河的邊境貿易非常繁榮。宋朝每年從榷場貿易中可獲得40余萬兩白銀的利益。現在可以想像出當年白溝河上每日商船頻繁往來的熱鬧情景。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隸屬河北高碑店市的白溝鎮興起了箱包和小商品行業發展,先後獲得“中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中國文明鎮”等稱號。隨着商貿的發展,白溝的人文活動日益豐富,有戲迷票友協會、釣魚協會、乒乓球協會和信鴿協會等民眾性文化組織,白溝公園、清真寺以及魏莊“籃球村”、轆轤把“豆腐村”等,都是白溝的人文資源。由於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處於京津冀一小時經濟圈,新一代建設者確定了把白溝建設成京津“後花園”、打造旅遊白溝的構想。

千里驛道無言 過客“語錄”傳世
      白溝河,自古以來牽涉到很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澶淵之盟”以後的一百余年裏,遼宋先後派出1600多名正式使者出使對方,兩朝使者均由高官擔任。
      當時,遼國皇帝傚法中原,排漢人禮儀相迎宋使。宋使南歸後,也把千里沿途所見地理、風土及遼朝內政情況書成“語錄”進獻宋帝。
      人們熟知的范成大,作為使臣就記述了良鄉板栗和琉璃河石橋等地的風景及地理情況。
      宋朝有不少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曾經是遼驛道上的過客。像時任太常丞富弼、監察禦使“包青天”包拯、大文學家歐陽修、著名科學家沈括、著名文學家蘇轍、權臣蔡京、高俅、童貫等都曾被宋帝任命為使者出使過遼國。
      遼統和二十六年(1008年)正月,燕京地區因遭旱災,要求到宋朝去購買麥種,很快得到宋朝的許可,保證了燕京農民的及時播種。
      榷場貿易不僅溝通了白溝河兩岸各族人民之間的物資交流,政府也從中得到不少好處,其中就包括馬匹交易。如景德三年 (1006年)宋朝規定:“凡官鬻物如舊,而增繒帛、漆器、杭稻,所入者有銀錢、布、羊、馬、橐駝,歲或四十余萬。”
      當時,從邊境榷場貿易中,宋朝購得馬匹的數量是驚人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軍馬匱缺對北宋軍隊帶來的影響。
      總之,一千多年前建於白溝河岸邊的“集貿市場”,不僅進一步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使遼國契丹人加速了漢化進程,而這些對推進當時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對南北雙方都有着十分積極的歷史意義。 
      多次當過遼使團陪同團長的王安石,曾經在迎送遼使團時,寫下 《白溝行》一詩,記錄了當年的接待情景:“白溝河邊藩塞地,送迎藩使年年事。藩使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萬里鋤輳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外交家蘇頌,曾數次出使遼國。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南方的信使來說,第一次看到這絢麗多彩的北方風光時,不能不為之激動和陶醉。
      當蘇頌剛剛進入宋、遼邊界白溝時曾寫下《初過白溝北望燕山》一詩:“青山如壁地如盤,千里耕桑一望寬。虞帝肇州疆域廣,漢家封國冊書完。因循天寶興戎易,痛惜雍熙出將難。今日聖朝恢遠略,偃兵為義一隅安。”

      白溝河畔 家家捏塑
      白溝泥人出名於河北省保定地區白溝河畔白溝鎮。它於清代乾隆時期最為興盛。當時白溝河畔家家都精於捏塑,“白溝泥人”由此而盛名。 
      俗稱“泥人”,實為“彩塑”。彩塑也稱泥彩塑。製作時用濕潤柔軟的粘土,由裏及表,從粗至細加工成形,陰干後着色,屬三向度立體造形藝術。它有別於西方雕塑只依形體的塑造為形象語彙,而是既有雕塑的立體感,又有繪畫的色彩,集形與色於一體,真可謂形形色色,斑瀾多姿。 
      中國彩塑藝術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寧夏出土的“人頭飾蓋器”,塑造着王官齊備的人頭形,並施以黑色的鬍鬚和麵紋(原始部族以紋身、紋面為美),其造形簡潔生動。到了殷商時期,以陶俑代替活人殉葬,彩塑得以發展。距今三千年殷墟出土的男女奴隸俑、造形風格古拙質樸。到了楚漢時期風格轉向簡練、雄健、渾厚,富有裝飾性的特色。



宋元以來,南北朝廷為方便雙方使者來來往往,專門修建了驛道,供使者食宿。圖為明、清時期,北京通往西北地區的重要中轉站雞鳴驛城一角。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