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反對帝制 拉袁下馬 馮國璋
( 2012-09-07 )



馮鞏在電影《建黨偉業》中飾演他的曾祖父馮國璋。新華社資料圖片

今年6月始,河北省河間市開工修復馮國璋將軍第及國葬墓,讓馮國璋這位早已消失於歷史的人物,重現視野。當年,袁世凱上位後,便有稱帝之心,時稱“北洋之狗”的馮國璋極力反對,也造成他與袁世凱從親到疏的局面,馮國璋心思縝密,聰明善變,最後以“五將軍密電”之手段,不僅逼袁世凱取消帝制,還直接將他拉下總統寶座,之後更代理了首任大總統。

      馮國璋生於一個農家。1884年到天津大沽口投淮軍當兵。1885年考入天津北洋武備學堂。1890年畢業後,留學堂充任教官。不久投聶士成幕,很受聶士成青睞,後被推薦給中國駐日本公使裕庚做軍事隨員。在日本期間,馮國璋結識了一批日本軍界人士,並留心考察近代軍制和日本軍事,編成兵書數冊。1896年,馮國璋回國後,將他所編的兵書呈送聶士成,聶士成轉交給了正在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袁世凱當時正在尋訪軍事人材,見到這幾冊兵書,如獲至寶,大加讚賞說:“軍界之學子無逾公者”,很快將其羅致門下。

      北洋三傑中的“狗”
      馮國璋到小站後,充分發揮他的軍事才幹,幫助袁世凱編定新軍兵法操典,很快成為袁世凱的心腹愛將,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北洋三傑”,後來亦稱王士珍是“北洋之龍”;段祺瑞是“北洋之虎”;而馮國璋則是“北洋之狗”。皆因王士珍在政治舞台上時隱時現,似龍見首不見尾;段祺瑞暴躁如虎;馮國璋狗頭狗腦,聰明善變。自投袁世凱後,袁出任山東巡撫,馮國璋也隨軍入魯,並奉命改編原舊軍,組成武衛右軍先鋒隊20營。1901年11月,升為補用知府並加鹽運使用權銜。在袁世凱的提攜下,馮國璋曆任新建陸軍督練營務處總辦、軍政司教練處總辦、中央練兵處軍學司司長、北洋陸軍速成學堂督辦、軍諮使等。馮國璋也不忘袁世凱的提攜之恩,當袁世凱在1908年被放逐回籍後,馮國璋不時前往探望,並常與他保持聯絡。

      袁獨裁 關係現裂痕
      民國成立後,袁世凱實行獨裁統治,謀刺宋教仁,解散國會。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在江西、安徽、南京、上海等地首先起事。馮國璋被袁世凱委以重任,攻下南京。
      不久,袁世凱為抑制北洋將領私人勢力的擴大,加強中央集權和個人對全國局面的控制,陸續拋出了廢省改道、裁撤都督、設立將軍府等方案。
      馮國璋作為地方實力派,正想擴展自己的地盤,當然聯絡其他北洋將領暗地抵制和反對,從而與袁世凱的關係出現了裂痕。不過,袁世凱對馮國璋還是盡力籠絡,當馮國璋原配夫人新故,袁世凱便撮合婚姻,把自己的家庭女教師周道如介紹給他做夫人,並派自己的第三妾金氏送親到南京與馮國璋完婚。

      “五將軍密電”逼停帝制
      其後,袁世凱積極推行帝制,但又不便自己出面,對馮國璋這樣的手下大將也不說真話,使馮國璋極為惱怒,因此,拒絕參加“擁戴”活動。但這樣一來,袁、馮之間的裂痕更加擴大。袁世凱稱帝後,即下令調馮國璋入京做參謀總長。馮國璋知道這是袁世凱的調虎離山計,裝病而拒不赴任。
1      915年後,馮國璋聯絡江西將軍李純、浙江將軍朱瑞,山東將軍靳雲鵬,湖南將軍湯薌銘,聯名密電各省將軍,共同逼迫袁世凱取消帝制,懲辦禍首。這就是“五將軍密電”。直隸將軍朱家寶得此密電,急忙告知袁世凱。袁世凱驚得如五雷轟頂,幾乎暈倒,絕望地說:“完了,一切都完了。”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但仍當大總統。馮國璋知道袁世凱遲早要倒台,宜採取窮追猛打的策略,4月16日通電勸袁世凱退位,震動了北洋集團,不少軍閥紛紛傚倣。6月6日,袁世凱終於在四面聲討之中死去。

      代總統當了一年
      袁世凱死後,國務總理段祺瑞取代了袁世凱北洋集團首腦的地位。但其後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愈演愈烈,馮國璋靜觀局勢,似乎持中立態度。府院之爭,最後導致黎元洪倒台,馮國璋順勢被推上大總統寶座。1917年8月4日,馮國璋正式代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
      馮國璋就任總統後,以直系首領身份與國務總理、皖係首領段祺瑞進行了一番爭鬥。在1918年10月,皖係軍閥操縱的安福國會,選舉北洋元老徐世昌為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將馮國璋攆下政治舞台。徐世昌為了平息馮的不滿,特准馮仍節制北洋第15、16兩師。

      馮鞏九歲遇文革 大雜院裏當木匠
      著名相聲演員馮鞏的曾祖父,就是這位代總統馮國璋。這個身份早已不是秘密,馮鞏曾在電影《建黨偉業》中飾演了馮國璋一角。當在馮鞏幼年時期,卻是因為有這樣一位民國代總統的曾祖父,而遭受了劫難。
      馮鞏是在馮國璋當年於天津置下的私宅——一座歐式小樓裏出生的。由於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天生嘴甜,很討父母兄姐的疼愛。童年的馮鞏是快樂幸福的。只是好景不長,9歲的時候“文革”開始了。
      因為曾祖父的關係,馮家圈入了那場浩劫之中。父母被掛着大牌子批鬥、全家被從小樓裏趕了出來、哥哥姐姐被送到外地去接受再教育,讓年幼的馮鞏過早成熟。
      整個文革期間他和媽媽、姥姥擠在一個大雜院裏只有10多平米的小屋中。在大雜院裏有位木匠,馮鞏就拜他為老師。沒過多久家裏就添置了不少新傢俱。後來他用廢木料打了個箱子給遠在西北做農墾戰士的姐姐寄去,姐姐深受感動。
      心靈手巧的他從小愛好廣泛,學什麼像什麼。於是在上中學以後被破格招入“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在學校要排演新相聲《友誼頌》的時候,老師選中了馮鞏,沒想到從此打開了他走向相聲藝術的大門。

      馮氏家譜 迄今無“禁”
      1910年,馮國璋為《馮氏家譜》重修作了序言,並規定今後馮氏家庭 以“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十字為排輩次序。馮國璋作為起首的“國”字輩。
      他的五個兒子為“家”字輩,孫輩從“海”字輩,曾孫輩本也該從“禁”字,但因政治氣候和社會環境所迫,到相聲演員馮鞏這一輩孩子就不再以“禁”字排輩了。而到了馮鞏的下一代,則又接着“開”字的順序取名,馮鞏的兒子就叫作“馮開誠”。
      應該說,早年身為清廷大臣的馮國璋能為其族人後代訂出“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這十個字,可以稱得上是很有政治遠見的,是積極進步的。
      馮國璋一生由一介書生而入武林,讀文史後再習軍事。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經歷了數次戰爭,其中親自參與的就有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入侵進京等戰事;中國作為戰敗國,付出了割地賠款、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沉重代價。
      作為一個有着遠大抱負的中國一代知識分子,或是身為一名有強烈民族自尊心的軍事將領,馮國璋曾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敏銳的見解,屢屢向上司和清廷進言,並且一直身體力行地為“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這一宏願而盡心盡力。
      馮國璋當時已深切地感知,一個自詡為泱泱大國的國家,由於數百年來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國力早已衰敗不堪,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一大截了。
他      兩次東渡扶桑,從那個自明治維新以來變得強悍起來的國度中,發現了一條中國富強昌盛,再樹雄姿的可行之路,那就是打破海禁,引進外國的先進思想和科學技術,讓國人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
      但其時其勢,這位漢族的清廷重臣也有與當年李鴻章相似的憂慮和顧忌,眼看着京城裏那個冥頑不化的滿清朝廷,還有早已腐敗不堪的各級衙門地方官吏,落後的農桑耕作制和淤堵不揚的貿易商業,還有幾乎空白的現代工業這副積重難返的爛攤子,就決定了真正要在東方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形成“大事起”的強盛之勢,非一朝一代人所能辦到的。因此,馮國璋把希望放在了兒孫輩身上。

創辦新軍校 武將擅著述
      在編練新軍的過程之中,馮國璋的文武全才可以說是彰顯無遺。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馮國璋才越來越受到袁世凱等人的器重,從而走上了一條十分坦蕩的為官之路。
      實際上,回望那段歷史,就會發現馮國璋之所以能在那麼多的英雄豪傑之中脫穎而出,在中國近代軍事史和政治史上擁有一席之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是一個既具有高超的軍事理論修養,同時也具有管理和教育軍隊理念的將才。而這一點,最好地體現在了他創辦新式軍事學堂和創作了大量著名軍事著作兩個方面。
      馮國璋受命於袁世凱,在原有的北洋武備學堂的基礎上創辦了新式軍事院校。馮國璋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將領。他不僅具備了豐富的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素養,而且有過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實戰經驗。就這樣,馮國璋便開始創辦練官營和將弁學堂。他一身兼任數職,不僅是練官營的總辦,負責培訓中下層軍官,而且還是將弁學堂的督辦。同時,馮國璋還擔任了師範學堂、參謀學堂和測繪學堂的主管。正是依靠着這些學校的建立,北洋常備軍才得以將才如雲,訓練出來了許多後來名震大江南北的軍事家。如孫傳芳、楊文愷等將領,就是馮國璋的得意門生。
      然而,他的成就不僅在於創辦新式軍校上,且還在於寫作了大量軍事類著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馮國璋才稱得上是一個辦學著述樣樣在行的高手。這一點,幾乎可以說在北洋軍閥之中沒有幾個人可以跟馮國璋相比並論的。
      對於吸取西方和日本的軍事方法問題上,馮國璋最反對的是“照抄照搬”,在他於1906年為《軍事初階》一書所寫的序言中寫道:“欲求武備之精微,亦必基於淺近武備之學層累……然如躥等以求,終不能得其門徑。”這句話的中心意思,就是指創立近代中國的軍事學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有“淺近武備之學層累”的基礎,不然就會終生不得其門而入。
      軍閥首富不知足 私賣中南海的魚
      馮國璋人稱“北洋之狗”,說明他忠誠,踏實,謹慎,精明……但馮國璋的一生,也是充滿了爭議的一生。他有出色的軍事才能,為中國培養了一批有為將領;他力阻袁世凱稱帝,保住民國的共和體制;可他又是一個優柔寡斷,愛錢如命的人,連段祺瑞都說他“有錢癖”。當他就任總統後,大權到手,便大撈其財。在故里、天津、北京等處有多處豪宅。擅自決定大賣中南海的魚為自己撈錢,傳為民間笑柄。
      馮國璋農民出身,後來開有中華匯業銀行,並在開灤煤礦、啓新洋灰公司、蘇北鹽墾公司等企業有大量投資,家鄉還有良田千畝,個人資產高達2300萬。可是這位北洋軍閥中的首富,並不饜足,居然連小錢也不放過。馮國璋任代理大總統,從南京來到北京,人居新華宮。他一眼就瞄上中南海中的魚。中南海是中海、南海的合稱,明清兩代的帝王后妃常在其中放生,許多魚的鰭上拴有作為放生標誌的金牌、銀牌或銅環,幾百年來一直沒捕撈過。馮國璋開價十萬出賣捕撈權,結果以八萬元成交,這錢自然進了馮的私囊。
      中南海是國家財產,馮國璋居然把它當作私宅,這種行徑必然引起人們的憤慨。當時北京許多飯館的菜單中忽然新增了一道“總統魚”以和傳統的“東坡肉”對偶,其含意自不難明白。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去世,有人作了副對聯:南海魚可在,北洋狗已無。馮死後家產大半被經手人員侵吞,留給家屬的並不多。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因肺病死於北京帽兒胡同寓所,享年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