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吳頭楚尾 黃梅人文毓秀
( 2012-08-31 )



五祖寺。網上圖片圖片

湖北省黃梅縣是名揚海內外的黃梅戲發源地,位於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湖北東部邊緣,鄂贛皖毗鄰地區,東鄰安徽宿松縣,西接武穴,北連蘄春,南與九江市隔江相望,素有“鄂東門戶”之稱。該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且山水靈秀,使之與江西的廬山、石鐘山、龍宮洞以及安徽的天柱山、九華山、黃山等旅遊勝地連成跨省旅遊網絡。

      隋朝開皇十八年就有黃梅縣之稱。名勝古跡遍及全縣。在黃梅這塊熱土上,曾留下陳勝、吳廣起義軍的足跡。 馳名中外的五祖寺,始建於唐,盛於宋,是中國佛教的主要聖地。坐落在破額山前的四祖寺重建如初,距寺不遠的靈潤橋、毗盧塔,造型奇特。西山挪步園雲霧繚繞,幽靜清新,崇山峻嶺之中,賓館樓房林立,實屬避暑勝地。
      被譽為中華古梅“壽星”的蔡山晉梅,比浙江天台山的隋梅還年長300歲,堪稱稀世之寶。黃梅還有新石器時代的塞墩遺址,漢代英布王城址,南北朝時參軍鮑照墓,宋代亂石塔、朱元璋題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等,都是著名的古跡。
      四祖寺,原名正覺寺,又名雙峰寺,坐落在黃梅縣城西15公里的雙峰山下。由禪宗四祖道信大師創建於唐武德七年(624年),距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
      從達摩祖師到三祖僧粲,禪宗弘法傳承的方式皆為“一僧一庵,一衣一缽,隨緣而往,不恒其所”,四祖道信大師將禪宗“遊化傳法”的行為方式改變成“聚居傳法”,將“化緣為生”改變為“農禪並重”,這在禪宗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開啓了佛教禪宗中國化、本土化的歷史進程,為禪宗文化在中國更廣泛、更持久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祖寺,又名東山寺,坐落在大別山余脈的東山之上。由佛教禪宗第五代宗師五祖弘忍大師親手創建於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五祖弘忍大師的說法道場,也是六祖慧能大師傳承衣缽之地。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中國第一批重點開放寺廟。
      五祖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極其輝煌的歷史地位。五祖弘忍大師傳承四祖道信大師所宣導“農禪並重”修行方式,一直延續至今;“東山法門”禪宗理論的創新與提出,確定了五祖寺由印度禪演化為中國禪的奠基地位;“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使五祖傳六祖的典故恒久流傳。宋英宗御賜為“天下祖庭”,宋徽宗御賜為“天下禪林”。元文宗賜寺額為“東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黃梅詩人梅雨村有《竹枝詞》一首雲:“岳家軍較撼山難,忠骨潯江倏已去。孤家楊柳向月上,石遙臥匡山”。這首詩詠歎的是愛國將領岳飛,其四子岳震、岳霆墓在黃梅縣,此墓已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來岳飛遭秦檜之害後,其親屬也受株連。岳氏兄弟在父親岳飛奉命隨張浚討李成於黃梅,岳震曾隨父駐黃梅大河鋪。在岳震、岳霆選擇避難之所時,他們很快形成了一個決定,到鄂皖贛三省交界的黃梅縣,並選擇苦竹鄉養馬嶺(楊梅嶺)這塊地方。岳震隱居楊梅嶺,妻陳氏,生六子,即岳綰、岳瓚、岳比、岳琚、岳璿。
      孝宗皇帝給岳飛昭雪冤案後,命岳震為官朝奉大夫,提舉江西東路常平鹽茶公事,複贈緝忠侯。
      目前,黃梅的區位優勢獨特。黃梅縣是鄂東門戶,長江中下游的交接地、華東經濟圈與華中經濟圈的結合部;是鄂、贛、皖三省邊界地區商品流通的通道和區城的中心;是京九鐵路、合九鐵路連接的區紐。長江“黃金水道”和柳界公路,平行過境,105國道和內河航道縱貫南北,“滬蓉”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九江機場一橋相連,遠洋碼頭直接出關,境內交通便利,現有公路里程108公里,已形成了境內水陸交通網絡。

黃梅戲起源取材真人真事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明崇貞年間,黃梅知縣曾維倫在《黃梅風教論》中就有“十月為鄉戲”的記述。清道光九年,在別霽林的《問花水榭詩集》中,一首竹枝詞的描述就更為生動:“多雲山上稻蓀多,太白湖中漁出波。相約今年酬社主,村村齊唱採茶歌”。
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絃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從清康熙、乾隆到光緒年間,是“三打七唱”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這個階段全面實踐了傳統劇碼、唱腔、表演藝術積累和劇種的廣泛傳播,期間傳統劇碼非常豐富,藝人能演出的本戲、小戲有200多本,俗稱“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於黃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經承》《告壩費》《大辭店》《過界嶺》等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因社會交往逐漸向東流傳到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地區,並以此為中心,發展成型,在其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了青陽腔、徽劇等和當地民歌及其他戲曲的音樂精華,逐漸形成了今天自己獨特的風格。
黃梅戲《天仙配》拍成電影後,在中國家喻戶曉,也離不開黃梅人。此人就是當時安微省省長桂林棲,他是黃梅縣杉木鄉桂畈村人,早年參加中共離開了黃梅家鄉,後任安慶市委書記,因對家鄉感情很深,把黃梅縣杉木鄉桂畈村原黃梅戲一些老藝人及戲班子接到了安慶市,傳授戲藝,後來在他親自關心和支持下在安慶市組建了黃梅戲劇團,培養了大批年輕演員,並在當地人的修改整理後才形成了今天的黃梅戲。

      風雅牌樓灣
      滄桑730年

      牌樓灣,因明正統年間獲英宗帝朱祁鎮欽賜“金字坊”牌匾而得名,更因其留下保存較為完整的乾隆年間古民居建築群和黃梅戲古戲樓兩大文化遺產而聞名。
      牌樓灣位於黃梅縣杉木鄉安樂村。始建於宋、興盛於明清﹐其古民居建築群和青山綠水互為點綴,那古意今韻並美﹐山歌畈腔同酣﹐實為“鄂東一絕”。
      牌樓灣距今730多年。據《陶氏宗譜》記載:東晉陶淵明後裔於南宋鹹淳八年(1272年)在兩河口西邊蟠龍山建宅定居,取名鸛鳥灣。元明兩朝,陶姓為此地旺族。明正統年間,族民踴獻皇糧,獲祁鎮帝欽賜“金字坊”牌匾。遂建木牌樓,敬御賜金匾於其上,一時聲譽鵲起。村名亦更曰牌樓灣。清順治元年(1644年)倪姓始祖倪應朋遷入牌樓灣東北邊定居,耕作習武,繁衍生息。建有堂屋一棟兩重,民居30餘間。乾隆十八年,陶姓遷徙外地,牌樓因故遭毀。
清乾隆二十年,桂姓始祖桂世會(字朋蘭)出資購買陶姓全部田地、房產,並定居牌樓灣。桂崇文重學,勤勞耕作,經商發家。率領族人自建磚窯,大興土木,廣布產業,使牌樓灣呈現出長盛不衰局面。現存的古民居建築群大部分為當年所建,石牌樓後因戰亂被毀。
      牌樓灣文風久盛,尤弟子多勤勉好學,攻書不輟,人才輩出。清至民國間,有賜進士1名,文武舉人4名,貢生6名,太學生16名,文學生13名,大學生8名;1949年以來,有100余人考取高等院校,更有多人獲博士學位並留學美歐諸國。
牌樓灣古民居建築群,背依蟠龍山,整個建築面東朝西,呈弧狀布局。現保存最為完好的44間南側祖堂,面寬三至五開間,一進四重或五重,設左右廂房。內部皆為磚木結構,呈台梁穿鬥式,每棟房屋之間有小巷連接貫通,為典型村落式民居。在古民居建築群四周乃分布保存着金字牌匾、古戲台(取穀墩)、窯址、下馬石、界牌、石礎和“天賜稀齡”、“朋蘭別雅”木匾額等遺跡、遺物。因受“徽派”民居建築及江西民宅的影響,建築群又帶有本地文化特色,在鄂東地區乃至全省尚不多見。



黃梅縣是佛教禪宗的發祥地,是黃梅戲的發源地之一。千百年來,民間就有盛大的四祖寺、五祖寺廟會。圖為民眾在黃梅廟會上觀賞黃梅戲演出。本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