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洗腦
( 2012-09-07 )



      什么是洗腦。有人覺得与洗腎、洗衣服沒有分別,“髒了就洗”; 有香港家長覺得“洗得好,怕什么?”;也有本地唐人街老華僑認為教育就是洗腦。
      什么是洗腦?此詞源出英語Brainwashing。1951年,美國記者Edward Hunter以Brainwashing入書名:《紅色中國的洗腦:對人們精神的蓄意踐踏》(Brainwashing in Red China: the calculated destruction of men's minds)。
      根据eHow.com,作者縷述韓戰期間,中國共產党將洗腦技巧用于生擒的美軍,這种精神控制的策略令許多士兵放棄擁有的美國公民身份,并且控告美國政府參与“殺菌戰”(Germicidal Warfare)。洗腦是個人心理的程式設計:摒棄先前的思想方法,套用新思維,通常是負面的,如套入政党意識形態或者极端哲學理念。
      根据Infidel Bloggers聯盟,洗腦的策略常見于左翼組織和极端原教主義者的宗教學校,灌輸政治和宗教的重要性。
      我又翻查多于一本的英英字典,洗腦,名詞,是采取有系統及經常強制施壓的方法令某人接受极端不同的信仰;動詞,通常通過強迫的方法完全勸服;強行灌輸。
      洗腦不同教育。
      1947年,十八歲的馬丁路德金給Morehouse書院學生報《The Maroon Tiger》投稿,題為“教育的目的”,論及教育具功利主義和道德的功能,他認為,教育必須具自律精神,以一套道德价值作為人類生命的導向,沒有后者的成份,他警告,“教育就是一艘沒有指南針的船”。他認為,“教育的作用是教導一個人思考要縝密、具批判性。一旦教育喪失了它的功能,這是社會最大的威脅。”
      也來自此文的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名言:“在我看來,教育其中首要目的是從政治宣傳的困境中拯救一個人。教育必須讓個人去篩選和衡量證据,從謬誤中辨出真相,從不真實中辨出真實,從杜撰中辨出事實。”
      教育不是洗衣机,教育不是血液透析机,教育不是洗腦。

作者﹕筱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