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望聞問切”地溝油
( 2012-08-31 )



資料顯示,除路邊燒烤攤和紅油水煮系列屬於地溝油的“高危”食物外,許多半成品也難免受影響。 網上圖片

      “在外面每吃十頓飯,就有一頓可能會遇上地溝油”,“路邊的燒烤攤,大部分都是用地溝油;紅油水煮系列以及油炸燒烤菜品,有一半是用地溝油”,廣州警方日前對外發布一份關於食品藥品安全常識的宣傳資料,其中專門就地溝油向公眾作出了指引。
      資料顯示,除燒烤攤和紅油水煮系列屬於地溝油的“高危”食物外,中國的半成品熟食、盒飯和商務套餐中,有部分使用了地溝油;而清蒸魚、海鮮和煲湯,則基本不含地溝油。  
      清蒸魚、海鮮和煲湯……說來心寒,少油或者無油,想想也只剩下粵菜和日系料理了,小民就是在家也不是天天吃得起,遑論天天上班的上班族。地溝油問題直接跳過了工商局、質監局、衛生部門的層次,直達公安部門,嚴重性可想而知。粵人都說“食為天”,食品安全當然是公共安全。
      網上有網友編打(地溝)油詩一首有雲:“地溝油賊你不抓,卻教百姓做專家”。但筆者覺得,這回警方提醒實屬善意——你看那麼多基層幹警,中午也叫的外賣不是?地溝油之可怕,皆因人認油而油不認人。
      吃十次外賣就可能有一次中招,概率之大,著實可怕……少吃外賣自帶熟食,都不現實——打工仔覺都不夠睡,誰會清早摸黑起床給自己做午飯呢?況且,部門要是聚個餐什麼的,你也不能說“我怕吃到地溝油我不去”得罪人不是?要麼就在單位開小灶,大伙湊錢請廚師自己開火。可這樣一來,成本就高了,再說寫字樓配備廚房還存在安全隱患。
      怎麼辦?警方給出了“看、聞、嘗、聽、問”五種辦法提示公眾如何鑒別地溝油。
      比如“看”,是指看油的透明度,純淨的植物油呈透明狀,而地溝油的透明度會下降;“聽”是取油層底部的一兩滴油塗在易燃紙上,點燃之後正常無響聲的是合格產品;“嘗”就是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細品嚐,口感帶酸味則絕對不合格……
      說到這裏,我眼前浮現了本地街坊棄動筷前滾水涮杯,轉而以打火機驗油的景象。“望聞問切”對象從人變成了油,扁鵲也要死不瞑目。
      最讓人納悶的是“問”這一招——咨詢商家油的進貨管道,必要時向商家索要進貨發票或當地食品衛生監督部門的抽樣檢測報告。
      難道今後下館子,先得沖進廚房驗油一番不成?就學海鮮店現稱現殺,未來有經營頭腦的商家將現場表演榨花生油。
      再不濟,咱模仿上髮廊自帶洗髮水的先進經驗,以後上餐館自帶食用油……你覺得此皆荒誕,可刀已架在脖子上,地溝油已伸到嘴邊,除非自此不吃外賣,否則不妨一試。
      早前看過一部講猶太音樂家的紀錄片,女鋼琴家自述長壽秘訣就是60歲以後每天只吃土豆和魚,人家百歲之後還能上台演奏。有人看了嘟噥了一句:這樣的活法還不如死了算了。可不是,都說中國人好吃會吃,人們這個舌尖上的民族如今整日為地溝油操心,實屬貪吃之不幸。
      有人說那咱以後點菜點清淡的不點重口的,可沒了地溝油,還有非法添加劑呀!防不勝防,看來這個問題還真是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