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劏房、梗房、板間房
( 2012-08-31 )





去香港自由行,雖然港人會聽、會講普通話,甚至會寫簡體字,但有些地道的香港俚語,極難翻譯其意,內地同胞往往莫名其妙,例如劏房、梗房、板間房……究竟是何所指,代高清簡略概說,順道帶出一些鮮為人知的香港典故。

      房原來有三種
      經常往香港遊玩的內地人,必會知道房是指“極細小的房間”。“”的意思是“剖開、切割”。業主把原來的磚牆拆掉,再重新用薄薄的木板,間格出很多個細小的房間分租給住客,借此圖取厚利。
      薄板房,完全不能隔音,諸多不便,但勝在租金最便宜,街上所貼的招租告示,寫明“適合自由行和待產婦”,多屬這類房。
      另一種所謂“豪華房”,面積也是細小得驚人,其“豪華”在於是磚牆分隔,隔音效果好一些,又有獨立廁所。豪華云乎哉,大概只有那些房業主才說得出口。
      早期房猛鬼多
      房這個名詞,出現已有近百年,當年的房非人所住,只供鬼居;房多設在偏遠的海邊。
      大凡發現有死因不明的屍體,便運去房剖切化驗死因,設於海邊可方便水警運送屍體,原因是早年的謀殺,多會棄屍於海。
      香港居民當時頗為迷信,認為枉死的冤魂會化為厲鬼,故此盡量避免接近房,而不法不徒,就利用該處進行非法交易,因為警方也極迷信,即使負責巡邏該處的警員,也會遠避,急步而過,歹徒的勾當便可避過警方耳目。歹徒更會裝神扮鬼,因此當年的房,猛鬼傳說不絕於耳。
      梗房究竟是什麼?
      “梗”者,“梗塞”之謂也,是指那些房間是用磚頭沙石砌成牆壁而間格出來,不易更改,而且法例不容拆改,香港俚語稱之為“梗”,這個是全國通用的字,但以上的解釋,卻是香港獨有,若非老香港,抓破了頭也猜不出其真正所指為何。
      板間房又是什麼?
      很早期的香港樓宇,有一些是沒有間格的,新屋買回來,就只是空屋一間,“梗房”有兩個,就是廁所和廚房,都是用磚間格,其他房間,業主就要自己請木匠,用木板間格出一間間小房出來,通常是分租出去,木板比磚薄,可以間多一些房間出來。
      如果整層樓宇是自用,必然用磚來間格,這就不用多言了。在當年,於窮人心目中,住磚牆房的人,非富則貴,惹來艷羨目光。
      房之外,更有屋
      二次大戰之後,全香港都窮得要命,因為港幣被日軍強迫用毫不值錢的“軍票”,以一兌四豪奪淨盡,當時如被日軍發現你還藏有港幣,性命不保。
      由於窮人多而富人少,即使是一間三百英呎的樓房,售價很便宜,但買得起的人仍屬極少數,建築商用磚牆把一間獨立屋隔成兩間,套用現在的說法,是“一為二”,售價驟降一半,當年這種“屋”大受歡迎,而這類屋,仍有很多存在於九龍紅磡環發街、環福街、環景街……。
      嚴格來說,香港的屋,更早於房呢!

      文: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