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誰是真保釣 誰在玩保釣
( 2012-08-31 )



      中國官方和民間的保釣行動,從前一段的似乎互為奧援,到現在要分道揚鑣了。正好一宗不大的“拔旗事件”,為北京的轉向提供了契機——7月27日,日本駐華大使丹羽一郎的座駕在北京大街上遭中國人開車攔截,車上懸掛的日本國旗被中國人拔走。這當然是一樁侵犯外交特權的事件,日方提出抗議無可厚非。但拔掉大使座駕上中國人心目中的“膏藥旗”,只是近期中國民間保釣浪潮中,一時過激出格之舉。拔旗者既沒有傷害日本大使和其他外交人員,也沒有破壞大使汽車等日本資產。
      可是日方卻小題大做,不僅提出嚴重外交抗議,還要求北京當局把政治性的過激保釣舉動,作為刑事案立案偵查。如此明目張膽干涉中國司法,已經超出了國際外交範疇,一副得勢不饒人的嘴臉。北京當局由外交部亞洲局長出面對事件“深表遺憾”,並承諾盡力“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近來發出激烈保釣言論的官方《環球時報》,次日專門發表社論,斥責拔旗是“胡來”。北京的外交禮數已經足夠,日人並無進一步要求。
      可恰巧也在8月27日,《環球時報》轉載其母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駐日本分社負責人韓曉清的長文,竟然對香港保釣人士8月15日的登島行動,扣上“不是愛國行為,而是害國行為”的可怕大帽子!按照此文的混賬邏輯,中日釣島主權爭執激化,中日邦交40周年氣氛遭到破壞,罪魁禍首不是石原慎太郎等人,而是中港臺的“所謂保釣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韓曉清的文章7月24日就已經在日本發表,但卻不敢同時在中國國內刊登。待到三天后的7月27日,自己海外版日本分社負責人的文章,又不敢堂堂正正登在《人民日報》,而由旗下子報《環球時報》刊出。碰巧當天下午發生拔旗事件,無意中為北京當局的保釣輿論轉向作了鋪墊。雖然同日的《環球時報》繼續在另一篇措辭強硬的文章中,甚至暗示不惜為釣島與日本一戰,但有了韓曉清倒打一耙譴責保釣,向日本輸誠交底的大作,北京當局色厲內荏,首鼠兩端的立場已經暴露無遺。
      緊接着,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致胡錦濤的親筆信,趕在7月28日由副首相專程送到北京。這封信彈起了“冷靜理性對話”的調子。同日傍晚,日本媒體即聲稱,從多名負責對日外交的中國官員處得知,中國對釣島問題的底線是所謂“三不”原則:即一是日人不登島,二是不在島上進行資源、環境調查,三是不在島上設建築。雙方一唱一和,很難說純屬巧合。公眾並不知道,是否只要日本默認“三不”,北京當局就默認東京的釣島“國有化”?官方《環球時報》在關係國家重大利益的釣島戰略博弈上,同一天登出兩篇互唱反調的文章,起碼說明北京當局毫無原則,一副投機心態。
      現在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北京對民間保釣歷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利用,已經告一段落。中共當局目前的頭等大事是“誓死保衛十八大”。至於釣島主權,韓曉清的雄文早已說了,“釣魚島本來只是一個有爭議的無人島,釣魚島問題本來只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由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去解決”,才是“明智和智慧的方針”。大陸民眾、中港臺民間保釣人士和立場貌似強硬的北京當局,誰是真保釣,誰在玩保釣,至此總算一清二楚了。

      石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