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楊朔自殺內幕
( 2012-08-10 )



楊朔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楊朔這個名字已顯陌生。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在八十年代前期,楊朔曾經大名鼎鼎,他的散文作品風靡大江南北。
      楊朔原名楊毓瑨,1910年生於山東蓬萊,父親是清末秀才。他高小畢業後,經人介紹,1927年來到哈爾濱,進入英商太古銀行做了一名小職員,在此學會使用英語。
      幾年後,楊朔在哈爾濱與中共地下黨有了秘密接觸。抗戰開始後的1937年冬,楊朔奔赴延安,1939年參加作家戰地訪問團到達華北抗日根據地。1942年他回到延安,在中央黨校學習3年,1945年加入中共。
      國共內戰時期,楊朔擔任新華社戰地記者。1955年,他到中國作協工作,1958年開始擔任“中國人民保衛和平大會”(簡稱“和大”)的主要領導。
      當然,楊朔最熱愛的還是文學,他16歲開始文學創作,作品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其中又以散文的成就最大,被認為是中共建政初期“十七年”(1949—1966)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楊朔有很多散文名篇,比如《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賦》等等。他和當時許多知識份子一樣,首先是戰士,其次才是作家。1949年以後,一個抒情的時代到來。“文革”前的“十七年”,文藝作品的主要任務是“歌頌社會主義新中國”。作家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歌頌體”,這既是一種藝術手段,也是一種政治態度。
      楊朔的創作,鮮明地體現了這個軌跡。在散文創作中,他執着於對光明和未來的讚頌,成為時代大合唱中的一名紅得發紫的抒情歌手。但這樣的時代歌手,仍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到時代的漩渦中。
      “文革”開始後,“和大”所有駐外人員陸續調回北京“接受運動的考驗”。原有領導幹部一律“靠邊站”,由造反派掌權。第一步就是把批鬥對象們隔離起來,軍代表給每人成立“專案組”,進行“內部審查”,被隔離審查的領導大約有六七個人,楊朔也在其中。
      “和大”內部貼大字報、揪走資派、成立戰鬥組,聲勢與外面的世界一樣。不過“和大”的造反派還算溫和,沒有關牛棚、打人、武鬥,只是在大字報上無情批判,批鬥會上高聲喊口號。
      運動開始之後,楊朔曾真誠地檢討過買房子一事。他用稿費買了幾間房子,被批判為“變修”的證據之一。楊朔真誠地接受批判,他檢討說:“無產階級作家怎麼能買房子呢?說明自己是被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了。”
      不久,“和大”給楊朔定的罪名是“丁(丁玲)陳(陳企霞)反黨集團黑幹將”,說他的《雪浪花》是給彭德懷翻案,《荔枝蜜》中工蜂供奉蜂王是影射毛澤東。
      但這並沒有什麼具體的“罪證”。而且,“文革”開始後,中央文革小組也沒有點名批判楊朔的某一篇文章。只不過因為楊朔是“和大”領導,又是作家,在那種特殊歷史環境中,必然會被“革命群眾”揪出來批判。
      1968年7月底,“和大”有一個勤雜工,在院子裏用粉筆寫了“打倒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楊朔”幾個大字。在這之前,楊朔還沒有被扣上這樣性質嚴重的帽子,他認為是軍代表給自己定的性。楊朔要求與軍代表談話,但後者沒理會。誰知,過了幾天,楊朔竟於1968年8月3日凌晨服安眠藥自殺了。
      其實,那位勤雜工用粉筆所寫的幾個字,只代表他個人的想法,與軍代表無關。
      1979年,外交部做出楊朔“被迫害致死”的結論。1980年9月15日,“和大”為楊朔舉行追悼會。悼詞說:“楊朔同志受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的迫害,不幸於1968年8月3日含冤逝世。”
      文:熊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