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讀者作者皆荒蕪 傳統武俠路難行
( 2012-07-27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誰如果沒看過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會被身邊的人視為“異類”。不光是男孩,許多女孩都是武俠小說的忠實粉絲。然而當年武俠小說界鼎鼎大名的“金梁古溫黃”(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黃易)五大俠的作品,如今在書店只能被放在角落。現在的年輕人愛看的都是玄幻、仙俠類小說。

     中國某知名網絡文學網站盤點站內29位年收入過百萬的“白金”作家,排名前十位的“大神級白金作家”中,代表作品類型包括玄幻、歷史、仙俠、科幻等,沒一個是武俠。在其他網絡文學網站上,奇幻、玄幻、仙俠、修真類小說等在日、月點擊量排行榜上都遙遙領先,武俠小說罕有在此列。各大書店也一樣,如今武俠書賣不動、仙俠書很熱門的情形十分普遍。


     新書不好看 老書不再火
     當年中國各地的小書屋裏,金庸為代表的武俠作家和瓊瑤為代表的言情作家的作品,幾乎就是全部。武俠小說構建的江湖世界,也成為70後、80後心中永恆的記憶。而現在,武俠真的沒有市場了嗎?
     “我們班的男生基本上都沒看過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大多數都是根據電視劇瞭解一些吧。”大學生王勇說,他們班上10余位男生,本來看小說的就很少,而且大家一般都是看一些仙俠、玄幻類別的。另一個90後男生林強則說,上大學前他曾把金庸、古龍等武俠大師的小說看了個遍。然而上大學後卻發覺,現在武俠小說新作不多,且新書在內容和情節上也不像金庸的作品那麼吸引人。後來在同學的推薦下,林強看起了仙俠、修真類的小說,覺得比武俠小說更刺激,更好看。“感覺是武俠小說的升級版,現在身邊的人也都是看這一類別的。”
     書店的銷售記錄顯示,傳統的武俠小說不論是圖書種類還是銷售數字,與以往都沒有太多改變。“依然是金庸、古龍、梁羽生,幾乎沒新的作者、新的圖書出現,而且數字也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水準,一部作品有個二三十套的銷量就不錯了。”而與之相比,仙俠、玄幻類則豐富得多,在圖書種類、作者方面都高出傳統武俠數十倍。


     仙俠崛起 讀者追求淺閱讀
     為何風靡一時的傳統武俠作品會沒落至此呢?其中因素很多,網絡的衝擊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原因。
     被稱為“背依武俠傳統”的新武俠作者鳳歌表示,傳統武俠小說相對懷舊,不僅作者寫作時要具備一定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對讀者的文化水準也有一定要求。這樣較有深度的小說,不是當今追求速食式淺閱讀的“手機黨”們或者網絡小說迷們願意消化的東西。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對大俠的崇拜之情已經消磨了,武俠小說讀起來也不再能找到共鳴。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則認為,如今的創作環境,也讓作家不樂意寫傳統武俠。“現在的小說都是在網絡環境中創作的,讀者的點擊量決定作者的去留,即使有些網絡作家可以寫出不錯的傳統武俠小說,但沒人看的尷尬會讓他不會再寫,如此形成了武俠小說沒有市場、沒有讀者的循環。武俠頂峰的年代已經過去,金庸、古龍、梁羽生已經成為不可跨越的高峰,對許多作者來說,與其挑戰這些經典,不如進一步另辟蹊徑。”
     此外,由於不少網絡遊戲都是由網絡小說改編,遊戲的廣闊市場也是仙俠小說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早年流行的小說《凡人修仙傳》,有網絡玩家就表示,他先看了小說就覺得很好看,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又把小說回顧了一遍。
     傳統武俠小說的落寞與仙俠玄幻小說的風靡,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也有不少作家對此表示擔憂,害怕出現武俠文化斷層。新武俠作者鳳歌就表示:“一流的武俠作品更看重人物和故事,而不是不斷打怪升級。
如今社會背景和道德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對人文關懷的標準也變化了,傳統武俠存活的壓力很大。孩子們很多已經不知道金庸是誰了。”

“巨俠”溫瑞安出山 江湖波動"
     十二年前,在完成系列小說《說英雄?誰是英雄》第八部《天下無敵》後,溫氏小說突然絕跡江湖。新派武俠小說的“四大名家”中,古梁已故,金庸封筆。於是,溫瑞安此次破關出山,在江湖上引起了不小的波動。不久前,58歲的他宣布在網易連載小說;其代表作《四大名捕》也首次售出電影改編權,這部陳嘉上導演的電影7月中旬在中國全線上映。
     “大家都以為我不再填坑時,我卻拼命地挖坑,一直挖到了秦始皇的陵墓”,他開玩笑。江湖傳言,溫瑞安的出山與“錢”有關。網易CEO丁磊開出了千字2000元的高價。“其實這是個誤會,我衣食無憂,那是做一個總顧問的事。”
     溫瑞安的生活不僅無憂,還相當規律:每天一部電影,一周讀45份報紙雜誌,基本上兩天讀完一本書。
     對於現在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創作玄幻、穿越文學,溫瑞安認為,“如果太玄幻、太穿越,把整個歷史秩序調轉之後,以為是顛覆,其實是拆碎七寶樓台不成片段。金庸之廣之深之博之大,就是在於知節制。真的大武俠不要分流派。玄幻、奇幻也好,穿越也好,都有武俠因素。”
     對於“武俠已死”的論調,溫瑞安不屑一顧,但武俠文學從四大名家時代的巔峰滑落是不爭的事實。對此溫瑞安說:“現在娛樂方式太多了,用文字的方式娛樂,不如看電視、電影,打遊戲機,讀者的精力已經被大大分散了。”
     新派武俠小說素來有“四大名家”之說: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溫瑞安如此評價:金庸是好茶,古龍是醇酒,梁羽生是礦泉水,而自己是咖啡。金庸、梁羽生、古龍兒女已邁入中年之列,有了孫子輩,唯有溫瑞安兩個兒子,都不滿十歲。從2011年開始,溫瑞安在微博上發表極短篇武俠,以“微武俠”的名義,引發武俠小說迷的關注。

     互聯網運營商發力 “移動閱讀”新戰場
     如果你是一個“機(手機)不離手”的微博控,會發現中國的幾家互聯網運營商不約而同在推廣一個“新玩意”——看上去有點像博客的精華集錦,又有點像手機報,這就是近期走紅的“移動閱讀”。
     根據網易發布的《2012中國人移動閱讀報告》,調查中國人在地鐵上、在巴士上、在馬桶上、在床上,使用者智能終端到底在看些什麼,會有什麼樣的閱讀愛好和習慣。數據顯示,什麼人最愛拿着移動智能終端閱讀?答案是男性。
     男性的閱讀人數佔83.8%,女性只有16.2%,足足有着5倍的差距。那麼男女之間的閱讀內容有何區別呢,調查結果很好玩,除了對時政新聞有着共同的關注之外,其他沒有任何共同點,在女性的閱讀單上——除了時尚、時尚、還是時尚。然而,男性除了不關注時尚,其他都有所關注。
     哪個年齡層最愛移動閱讀?這個答案並不意外,“80後”佔到57%,其次是“70後”和“90後”。其中“90後”的移動閱讀人群最有意思,遊戲、笑話、美女、體育、時尚的訂閱比例明顯比較高,汽車資訊、旅游資訊訂閱明顯比其他年齡層要少。最意外的是,有關文史類的訂閱數量,“90後”所佔的比例明顯要高。
     在閱讀時間上,不論是工作日,還是在休息日,閱讀的高峰時間永遠離不開“床”字。早上起床和晚上上床睡覺都是移動閱讀最高發的時候,數據顯示,明顯比上班路上、在馬桶邊的時間要多。

     網絡文學“劫持”傳統出版
     對不少歷經沉浮的作家而言,原創作品的最大敵人或許不是過氣,而是抄襲與盜版。業內人士坦言,縱觀目前種種侵權事件,很多都是因為內容提供商的不作為所導致;作家本人忙於創作,很難抽出精力去處理此事。兩者摩擦扯皮下,打慣游擊戰的盜版商則偷着樂。
     在傳統出版管道的這一軟肋面前,同樣面臨易盜版“硬傷”的互聯網巨頭過去也沒少挨罵。面對壓力,他們也正試圖通過技術手段來扭轉局勢。
     網易創始人丁磊表示,“中國文學創作的現狀,使得作家很難在保持藝術追求的同時獲得豐厚報酬。”他毫不客氣地炮轟當下的出版制度,並公開宣布,將投入千萬資金、提出“千字2000元”的行業最高標準,與更多作家簽約。不過,儘管站在金字塔頂尖的“大神”們稿酬版稅屢破紀錄,在網絡文學行業,大部分底層寫手仍在苦苦打拼,有時候一部幾十萬字的小說只能賺幾千元,甚至還要經歷辛酸潛規則,生存現冰火兩重天。
     “我盯一個青春文學作者9個星期,反復跟她談合作,光上門就有五六次。現在圖書市場不景氣,為了爭取這本書,出版社在印量和版稅方面做出最大讓步。可磨到臨簽約前,那丫頭突然說還是決定和一家文學網站簽約連載。”上海某知名出版社的編輯夏言,說起傳統出版行業被網絡“挖角”,顯得極為郁悶。
     某大型出版集團業內人士曹小姐透露,向作者支付報酬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具體銷量支付版稅,二是一次性付清一筆買斷費用。“現在書都不好賣,研究、社科類的書就不談了,一般文學類書能賣到3萬冊就不錯了,賣到5萬冊已經具有超級暢銷書的潛質了。”銷量下滑直接與作者拿到兜裏的版稅掛鉤,根據業內較普遍的8%到12%的平均版稅來看,即使是大賣10萬冊的暢銷書,作者收入也才萬元出頭。
     由盛大文學透露的公開資料顯示,在旗下擁有的超過160萬作者中,分成收入破百萬的“大神”級寫手數量已破百,這令不少傳統大型出版社望其項背,當其開源節流之際,曾被視為“非主流”的網絡文學平台已飛馳在赴美上市的路上。而在美國,電子書出版巨頭Kindle的一封CEO致股東信曝光了更殘酷的數據:目前亞馬遜電子書作者版稅已是傳統出版商的四倍。
     對於“劫持傳統出版管道”的觀點,盛大文學委婉地否認。“網絡文學作品通過線下出版實現再增值,為出版社提供商業回報;很多傳統出版社開始嘗試線上銷售,實現數字閱讀的自我突破。”其負責人坦言:“在割裂網絡文學和傳統出版的前提下,網絡文學和傳統出版行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企業個體的競爭,和其他行業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代人看一代人的書 世道變了
     武俠小說泰斗古龍還能為出版社賺回1000萬嗎?最近中文簡體新版的古龍全集即將上市的消息不脛而走。而為了推出這套書,策劃方讀客圖書公司不惜支付近1000萬的版權費,如果再加上印製和人工編校成本,這套書的總成本超過1500萬元。但書市現狀顯示,武俠界“金梁溫古黃”的書銷售近年跌幅很大。
     讀客圖書與以古龍長子鄭小龍為會長的“古龍著作權管理發展委員會”的艱難談判進行了將近兩年,最後談定的版權費高達近千萬。讀客對古龍的市場號召力充滿信心,他們稱保守調查估計,知道古龍的人比知道張愛玲的人要多一倍,張愛玲的書能賣得好,所以古龍武俠小說的熱度應該不在張愛玲之下。
     然而也有不少讀者在問,在“世道變了”的當今時代,古龍全集還能值1000萬嗎?博庫書城企劃經理朱兵透露,今年1月1日至今,“五大俠”中金庸的作品在博庫賣了320冊,算是最好的,古龍作品只賣了107冊,最差的要算黃易,只有32冊。“這個銷量,絕對算不上暢銷書了。這批老的武俠小說家的作品,近年跌得很厲害。”
     正在失去90後和00後一批新生力量的支持,是“五大俠”作品走下坡路的一個重要原因。在90後和00後之中,由於作品不斷被翻拍成新電視劇,金庸的知名度最高,但梁羽生、溫瑞安、古龍和黃易就基本處於被淡忘的狀態。現在網絡小說界可謂遍地“穿越”,但幾位90後讀者說起“穿越小說鼻祖”之譽的黃易時,都現出茫然之色,更不要說知道《尋秦記》了。
     一個中學生表示,現在網上武俠小說都進入“仙俠”階段了,傳統武俠太現實,但與宮鬥小說相比,傳統武俠的現實又不那麼精彩。這正是“五大俠”的尷尬。 “一代人看一代人的書。”朱兵說,雖然“五大俠”的粉絲還很多,但偶像的作品這些人要讀早就讀過了,而新的作者還沒有被培養起來,所以新版古龍全集銷量如何還未可知。

 



金庸武俠小說成為一代人閱讀的摯愛,但現在傳統武俠已經陷入讀者和作者均不斷減少的現實中。

出版社發表“遠流金庸機”,讓金庸迷未來將不用帶着厚重的書籍就能閱讀武俠小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