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別把外地人當“外人”
( 2012-07-13 )



廣東省中山市25日晚發生四川民工包圍沙溪鎮政府的事件,當局急調防暴警察處理,雙方發生激烈衝突。 網上圖片

      在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近日發生的事件令人深思。事情的起因只是一名四川籍小孩與當地小孩打架,最後演變成300多名四川籍民工等外地民眾齊聚當地村委會和鎮政府,並與警察發生衝突的群體事件。
      沙溪聚集滋事事件已經得到控制,此前在微博上流傳的“打死人”的謠言也不攻自破。但人們恐怕還不能松一口氣,這個事件的發生反映了某種深刻的社會背景。表面上看,這起事件只是兩個少年的肢體衝突演變成群體性事件。但假設是沙溪鎮本地的兩個孩子打架,後果恐怕不會如此嚴重。因為不諳世事的孩子打架,並不稀奇。關鍵這兩個孩子正好一個是本地的,一個是外地的,而他們的衝突燃起了跨地域人群長期相處積累下來的不和諧情緒,打破了當地人和外來者之間被證明是相當脆弱的心理平衡。
      排外可能是人的本性。一個人在孩提時代,潛意識中就有“利益領地”的概念。表現為孩子們普遍喜歡獨佔,不希望外人使用、佔用他(她)的資源,甚至對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很吝嗇。
      這樣的心理,在成人社會仍然存在。一個地方的人,對於本地人有着天生的好感,對於外地人的到來,從心理上天然是有所排斥的。在遇到摩擦時,這方面的心理就會表現得更加強烈。
      比如在沙溪事件中,最初孩子打架,外來的孩子佔了上風,當地居民不是平等拉架,而是參與毆打。治安員介入後,也未能秉公評判,而是用暴力手段處置那個四川籍男孩。假如沙溪鎮的成年人只是拉架,假如治安員沒有懲罰外地孩子,沙溪事件也就不會鬧得那麼大。
      然而,人畢竟是理性的社會動物。對人性中的弱點,應主動予以規避。如何平等對待外地人,考驗着地域文明的程度。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戶籍制度在一點點地被打破,人員流動乃大勢所趨。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已經沒有絕對的“本地人”了,人們可能因為讀書、工作、旅行,很容易地變成“外地人”。
      尊重外地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權益,遇到糾紛時秉持公平、正義的原則,不因地域、血緣的遠近而區別對待。這樣,一個地區的口碑才可以樹立起來,而這種軟實力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無形中有着巨大的好處。相反,只享受外地人對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卻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他們,最終會付出沉重的社會代價。
      現在在中國的媒體上,“農民工”、“臨時工”、“外來務工者”、“某省人”等詞語,出現的頻率較高。這些詞造成的心理反應不能低估。它們就像一個個籬笆,把人按照地域、等級割裂開來,給某些人帶來優越感的同時,也讓外來者感到不平等的壓抑,甚至埋下仇恨的種子。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仇恨也是逐漸積累起來的。
      順便說一句,在沙溪事件中,媒體不能不有所自省,微博的自律及如何更好地接受法律約束也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
      有句話說得好:哪里有愛,哪里就是家。對於現代公民來說,何嘗不是在哪里納稅,就在哪里享受福利呢?別再把外地人當“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