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戰爭二百周年祭
( 2012-07-06 )
加拿大皇家鑄幣厂(RCMint)為“1812戰爭”200週年發行的2元硬幣。 網上圖片
加拿大各族人民,7月1日剛剛歡度了145周年國慶。今年國慶雖說是“逢五”小慶,但由於是加拿大人稱為“1812年戰爭”的英美戰爭爆發200周年,更是別具意義。聯邦總理哈珀在國慶期間指出,“1812年戰爭意義重大,因為加拿大人第一次形成了國家意識。英裔、法裔、土著加拿大人和其他族裔加拿大人,團結起來抵抗美國入侵。那的確是發展並最終建立加拿大國家的開創性時刻。”
哈珀說得不錯。當時的加拿大,主要由“下加拿大”,即原法屬魁北克,以及“上加拿大”,即英屬安大略等殖民地構成。1756年至1763年,法國在與英國爭奪霸權的“七年戰爭”中慘敗,被迫將北美的魁北克、路易斯安那,以及非洲和印度的殖民地割讓給英國。雖然英國對魁北克的統治比較寬鬆,如保障法裔的天主教信仰、法語和法蘭西文化;容許繼續沿用法國民法等,但法裔對英國統治始終難免離心傾向。
十九世紀初,法國拿破崙帝國崛起,控制了大半個歐洲,英國和法國再次成為爭奪歐洲霸權的對手。1806年11月拿破崙發佈“大陸封鎖令”,禁止歐洲各國和英國貿易。英國隨即發佈“樞密院令”,規定中立國商船必須獲得英國批准,才能與歐洲大陸國家貿易。這就影響到作為中立國的美國的利益。其後英國海軍到美國商船上緝拿英國逃兵,觸發英美軍艦的武裝衝突。美國統治集團中一些人既想報復英國,又覬覦地廣人稀的英屬加拿大。他們大力鼓動戰爭,企圖乘英國陸海軍主力身陷歐洲,北美兵力空虛之機,一舉拿下加拿大,把英國勢力趕出北美。
於是美國在1812年6月18日對英國宣戰,揮軍攻入加拿大。這場戰爭歷時兩年半,到1814年12月結束。英國在加拿大的正規軍只有5000人,但加拿大的英裔、法裔、土著民兵踴躍參戰,抗擊入侵自己家園的美軍。戰爭期間,美軍一度攻佔並縱火焚燒上加拿大首府約克,即後來的多倫多。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後,調兵增援北美,也曾佔領美國首都華盛頓,火燒國會大廈和白宮作為報復。英國當時正崛起成為世界頂尖強國,美國只是北美一隅的新興國家,妄圖併吞英屬加拿大,當然是蛇吞象不自量。
1814年12月24日,兩國在比利時根特簽訂和約,戰爭結束。1815年2月17日,美國總統麥迪森簽署《根特和約》,次日正式生效。雙方邊界恢復到戰前狀態,都沒有作領土讓步。美國雖然未達到併吞加拿大的目的,但逼和世界第一強國——大英帝國,贏得了國際聲望。因此美國民眾稱這次戰爭為第二次獨立戰爭。對加拿大來說,這場戰爭事關生死存亡。英裔、法裔、土著加拿大人聯合起來保家衛國,使美國從此不敢再對加拿大有非分之想。戰爭促使加拿大各英屬殖民地,於1867年組成今天聯邦的前身——加拿大自治領。
“1812年戰爭”最重要、久遠的歷史後果,是確立了加、美兩國和睦相處的地緣政治關係。200年來,長近9,000公里的加美邊境,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完全沒有軍隊駐守的國境線。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克林頓在祝賀加拿大國慶日的聲明中說得好,1812年戰爭“從地理、文化、政治發展、民族構成”等方面,明晰地劃分了加拿大和美國。雖然“兩百年前我們曾經是敵人,但今天兩國卻分享着家庭、文化、貿易聯繫”。今天兩國的關係,“比任何兩個其他國家間的關係都緊密”。
石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