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道教發源地 採風者忘返
( 2012-06-29 )



天師府是道家清修之地。資料圖片

江西上清鎮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這裏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最初修道煉丹的地方,也因中國道教發源地而聞名天下。上清古鎮正如道教的無為之治,鄉土的耕作氣息特別濃重,在此可以過清靜的山村日子,古僕淳厚的民俗風情,也使古鎮採風者流連忘返。

      上清古鎮方圓50余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0,自然環境優美,群山環抱,依水而建,古鎮名勝古跡甚多,長約2公里的上清古街將長慶坊、留侯家廟、天師府、留侯第、天源德藥棧、天主教堂等景點串成一線,形成極具魅力的旅遊線路。沿河的吊腳樓、碼埠盡顯江南水鄉建築特色,浣紗村婦、擣衣少女、戲水孩童、漁舟系岸、白鴨浮水又形成了一條韻味十足的古鎮風景線,讓人賞心悅目。鎮東道有上清宮、東嶽宮,東北面有南宋四大書院之一的象山書院,隔瀘溪河有明朝宰相夏言故里桂洲村及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紅十一軍和中央紅軍會師之處。   
      千年古鎮是江西鷹潭市龍虎山旅遊的亮點,如果沒有上清鎮,沒有上清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道教文化,龍虎山要成為中國道教第一山、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恐怕是不可能的。
      上清古鎮首先讓人稱奇的是古街的路面。幾乎所有的路面都是用瀘溪河裏的鵝卵石鋪成的,其形如鵝卵,光滑溜圓,扁長不一,密密地排列有序,泛着光,自然和諧,有的還排成太極或八卦狀,精巧至極。這些小石頭經過成千上萬年瀘溪河水的沖洗、撞擊,棱角盡損,再加上近千年路人的腳底打磨,已是光亮可鑒,行於其上一種極其舒適的感覺從腳底滲到發根,一種古老的足音由遠而近,仿佛觸摸古老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據專家考證上清建鎮於南北朝時期,鎮內道路歷盡滄桑。
      古鎮中的古老的道教建築隨處可見,臨河的吊腳樓更是魅力無窮。在這條長達1.5公里的千年古街,留侯家廟、天師府、天源德藥棧、古老的吊腳樓等國家、省級保護建築有幾百處,重簷、丹楹、彤壁、朱扉等典型的道教建築風格使這條古街特色鮮明,走進千年古鎮就像來到了道教博物館。   
      沿河櫛比鱗次吊腳樓和船埠頭更讓小鎮顯現出江南水鄉的風格。河畔浣紗村婦、擣衣少女、戲水孩童,及漁舟片片、白鴨浮水形成了一條韻味十足的古鎮風景線。鎮東面有上清宮、東嶽宮,東北面有南宋(1127-1279年)四大書院之一象山書院,瀘溪河對岸有明朝(1368-1644年)宰相夏言故里——桂洲村。
      這條古街雖未經過專家設計,一切都自自然然,無形中有一種自然之美,然而就是在這種自然當中,整條街又孕育着獨特的地方民俗風情。沿這條街逆瀘溪河水而上,街左邊的房子皆成階梯狀,每一家房子總比前一家的房子往前凸出1米左右,據說這是當地人預示家事興旺的象征。右邊的吊腳樓空蕩蕩地幾個木柱子立于水中。漫步這條街區,你不必閃躲汽車的橫衝直撞,盡可悠閒自在地觀看市井風情。漁民織網,孩童戲耍,怡然自得。三十六行不論你要找其中的哪一行,轉個彎、抹個角就到了,理髮的、修鎖的、修傘的盡在其中,街上的小吃是出了名的好味道,有白皙皙的上清米粉,水嫩水嫩的上清豆腐,朱紅朱紅的天師板栗等,都讓人垂涎欲滴,往吊腳樓一坐,店主定能給你弄出個八卦宴來,弄出一桌子的道教文化味兒來。

      天師府依山帶水 氣勢雄偉
      天師府位於貴溪上清鎮,臨清溪,為歷代張天師起居之地,原建于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滬溪河,面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
      天師府佔地5萬平方米,有500多間房舍。尚存古建築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樓台殿閣金碧輝煌,曲徑迴廊不計其數,府內古木參天,是歷代張天師的起居之所。張道陵是中國道教創始人,後人尊他為張天師,而張天師的名號也被歷代帝王特許世襲。現在的張天師已經是張道陵的第63代孫了。
      自張天師來此地後,其後人已歷經63代1900余年,是中國重點對外開放的道觀之一,上清鎮也因中國道教發源地而聞名天下,明初,上清鎮即形成了今日的規模,至明代後期,上清古鎮已相當繁榮,《徐霞客遊記》稱上清街“甚長”。
      拜訪了這座古鎮,發現除了修復一新的天師府,依稀可見幾座古建築和舊碼頭,似乎在述說着曾經的繁榮,大部分清代木質建築已經破舊不堪,但卻別有一番風味。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亦稱“大真人府”,是歷代天師的起居之所。府第坐落在江西貴溪上清古鎮,南朝琵琶峰,面臨上清河(古稱沂溪),北倚西華山,東距大上清官二華里,西離龍虎山主峰十五里許。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
      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築華麗,工藝精緻,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築,也是我國現存封建社會“大府第”之一。院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濃蔭散綠,環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   
      天師府宋崇寧四年(1105)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祐六年(1319)重建于上清鎮長慶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於今址。佔地24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府門、儀門、玄壇殿,真武殿、提舉署、法篆局、贊教廳、萬法宗壇、大堂、家廟、私第(即三省堂)、味腴書屋、敕書閣、觀星台、納涼居、靈芝園、以及廂房廊屋等。

      南方正一道 北方全真道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後為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的總稱。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張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賜號“觀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張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正一道形成的標誌。 
      明初,官方承認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師派以外的符籙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淨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視為正一派的分支。 
      正一道奉張天師為首領,以《正一經》(今已散佚)為主要經典,道術以畫符念咒為主,正一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嘉靖皇帝與興獻王朱祐杬也篤信正一道,嘉靖皇帝還特意向正一道長邵元節與陶仲文請教房中術。正一派道士等不分住觀與散居,戴莊子巾。而正一道祖庭便是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間由王重陽於陝西終南山所創。此外,張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創立的內丹修煉為主的教派後來也被劃分在全真道,稱為南宗,而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
      全真道的教義總體來說,繼承了鐘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認為儒道釋的核心都是“道”。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作為信徒必讀經典。其宗教實踐的原則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實行出家制度,道士不可婚娶(歷史上如正一道者,多不出家,還世襲尊位。全真道南宗人士也不提倡出家)。全真派道士滿發,戴混元巾。全真道祖庭則是山西永濟的“永樂宮”(下圖),陝西戶縣的 “重陽宮”;北京的 “白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