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李大釗被捕經過
( 2012-06-22 )



李大釗

      1926年3月12日,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奉系軍閥張作霖作戰期間,日本軍艦掩護奉軍軍艦駛進天津大沽口,砲擊國民軍,守軍死傷十余名。國民軍堅決還擊,將日艦驅逐出大沽口。日本聯合英美等八國於16日向段祺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
      3月18日,北平民眾五千余人,由反對軍閥統治的中共負責人李大釗主持,在天安門集會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的士兵竟然當場打死抗議人士47人,傷二百余人,李大釗也負傷了。
      強大的民意壓力迫使段祺瑞政府倒台。張作霖進北平後,派奉軍闖進北京大學、女師大、中俄大學及報館,大肆查禁進步書刊,搜捕進步人士。因為情況險惡,革命者們紛紛撤離,但李大釗沒有走。
      風聲很緊,作為中共有重要影響的領導人,李大釗已經預先有了準備,他移住到北京東交民巷的俄國使館,因為那裏比較安全,而且俄國人同情中共人士。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李大釗的被捕,是被自己人出賣的。出賣他的人名叫李渤海,曾是李大釗的學生和秘書。李渤海在北京西交民巷散發革命傳單的時候,被京師警察廳的偵探當場拘捕。嚴刑拷打之下,李渤海供出了老師和領導李大釗,以及其他革命黨人的藏匿之處。奉系政府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北伐軍到來之前先掐滅北方的革命火種。
      一般描述李大釗被捕這段歷史的時候,通常都會說軍閥政府不顧國際公約、悍然闖入外國使館區,而且荷槍實彈,強行抓捕了李大釗。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辛醜合約》的規定,中國軍警是不能擅自進入北京東交民巷的使館區的,尤其是不能攜帶武器進入。張作霖大帥雖然是個粗人,但為了抓幾個人而公然得罪所有的洋人,他是沒有這個魄力和膽量的。公然搜查外國使館必將引起各國列強的反對和干涉,如果走漏了風聲,沒有把握抓到人,或者找不到證據,事情就更不好交差了。
      因此,必要的外交手續一個都不能少。負責抓捕行動的北平警察廳以涉及國際公法為名,不敢擅自做主,請示了當時的國務總理兼外交總長顧維鈞。顧維鈞也不願意擔此名,他模稜兩可,又把皮球直接踢到了張作霖的腳下。
      此時張作霖已經鐵心反共。他指示安國軍總部與駐華的美、法、英等公使洽商,並取得了外國使團領袖——荷蘭公使歐登納的理解,同意搜查俄國使館,並在警察廳呈簽的公文上簽字為憑,取得了法律上的依據。
      在這種情況下,安國軍和北平警察廳聯合行動,在1927年清明節的這一天,出動了軍警三百余人,突然闖入東交民巷俄國使館及外圍幾個要害地區,搜查並抓捕革命黨人。為了避免引起外交事端,這些軍警一律穿着便衣,並且不帶武器。  
      東交民巷俄國使館房間頗多,地形複雜,如果沒有熟悉的人引導,一時間也不會很快找到李大釗,弄不好還會打草驚蛇。果然,在奸細李渤海的帶領下,李大釗猝不及防,很快就被抓住了。李大釗身邊有一支小手槍,但他並沒有使用。像他這種身份的人,自然不能像街頭混混那樣徒勞掙扎,因此他態度從容地說:“我就是李守常,也就是李大釗。”
      4月28日下午1時許,李大釗被“特別法庭”判處絞刑,另外還有二十名革命者,包括同時被捕的國民黨北方黨部負責人,他們都被押解到京師看守所,準備秘密執行絞刑。
      這是中國第一次用進口的刑具執行絞刑,李大釗第一個登上絞刑架。劊子手對他施刑長達40分鐘之久,而正常的絞刑只需20分鐘。至於絞刑為何拖了如此長時間,說法不一。李大釗殉難時,年僅39歲。

      文:王克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