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曉理(左)在尤伯杯的比賽中。 網上圖片
不久前在中國的武漢,中國羽毛球女隊重奪尤伯盃,女雙主力王曉理在賽後蹲在地上痛哭流涕——原來,她的外婆在賽前就已經去世,為了不影響備戰,家人與教練一直瞞着她,這也使她與外婆相隔僅僅幾十公里,卻沒能見其最後一面。
在中國,重大體育賽事前,對運動員隱瞞親人過世消息的做法由來已久。只不過在以往,這種做法被冠以太多神聖、無私、奉獻的光環,並大肆加以渲染,好像唯有如此,才能更加說明冠軍的來之不易,金牌的純度之高。但是,這次看了王曉理得知噩耗蹲在地上痛哭的場面後,不少人開始質疑,金牌超越了親情,這樣的冠軍意義到底有多大?
不可否認,培養一個運動員不容易,不管是國家,還是運動員自己和他們的家庭都付出了太多太多。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好不容易到了收穫成績的時刻,親人去世的噩耗可謂來得不是時候。如果據實相告,無疑可能會影響到備戰,甚至決定最終的成績。於是,隱瞞似乎就越發顯得那麼堂而皇之,尤其是最後摘金奪銀,目標實現後,遲來的噩耗更為獎盃裏添加了一種名為“勵志”的元素。
不過,人們以往關注的多是運動員勝利的淚水,悲傷的痛哭,大喜與大悲的巨大反差,而不知他們內心的感受。一邊是血脈至親,一邊是耀眼的獎盃,如果讓運動員自己選擇,他們會放棄哪一個?
在2003年,同樣是中國女雙國手的張潔雯也有類似的遭遇,因為怕影響她比賽,奶奶去世好久了家人才告訴她,現在回憶起來張潔雯坦言,如果當時能做出選擇,她寧願放棄比賽回家見奶奶最後一面。
無奈的是,冠軍被賦予了太多的沉重內容,遇到家庭變故,很多運動員被類似“善意的謊言”所欺騙,只能在賽後任複雜的淚水肆意流淌。
北京奧運會上,女子舉重75公斤級冠軍曹磊奪冠後當眾痛哭,原來,她的母親在賽前兩個月就去世了,可是家人、教練都選擇了沉默,直到比賽結束才告訴她。同樣是那屆奧運會,美國跨欄好手梅裏特因為奶奶去世,沒有參加,他說自己並不後悔,沒有什麼比親人還重要。
慚愧啊,在中國流傳了千百年的孝道,曾經散播於整個社會的濃郁親情,現如今竟不堪競技體育的殘酷,一次次被人為割裂,給當事人留下無盡的遺憾。
現在,在圍觀者的質疑聲中,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進步,不管是世界冠軍,還是普通的觀眾,不妨先做一個平凡的人,莫讓功利蓋過了人性。
當歷史的指標定格在2012,世界體壇的目光匯聚於倫敦,四年一度的奧運“大考”如期而至。與以往相比,此次赴考的中國軍團將面對更多議論與更大挑戰。畢竟,4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締造過一張“無與倫比”的成績單,51枚金牌、100枚獎牌、首次躍居金牌榜第一……這些曾印證榮耀的數字,而今卻在壓迫中國體育的敏感神經。
中國究竟能拿多少金牌——這是中國體育出征世界大賽始終無法迴避的問題。在許多人的慣性思維裏,似乎只有量化的數字才能衡量事業發展的成敗,只有上揚的指標才能彰顯中國體育的價值。
對於金牌的盲目崇拜與刻板追求,在蒙蔽體育本真的同時,也成為懸在中國體育可持續發展路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體育界對自身發展模式急功近利並非沒有覺察。曾有業內人士直言,今日衡量中國競技體育的水準應是多元化國際化的,切不可以金牌數量“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在全社會範圍內,對體育作用與功效的認識也在逐漸形成共識:對當代中國而言,依靠金牌提振民族自信的時代早已遠去,體育理應擔綱與國力相匹配的角色和使命。
於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