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在清名橋側身 與時尚對望
( 2012-06-08 )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被霧氣瀰漫。新華社資料圖片

在當下江蘇無錫的人們眼裏,清名橋是一個很時髦的地方。若有朋友從外地來,年輕人不再說“我帶你去太湖划船吧”,而是改成“我帶你去清名橋逛逛,喝上幾杯,那裏有很多酒吧和咖啡館”。別看現在摩登時髦,但在半個世紀前,它還算是鄉下,所在位置距離無錫城南門三公里,周圍住着窯工、船工、米市搬運工和紡織女工——當年南門外古運河畔曾有13家絲廠和上百座磚窯。

      實際上,清名橋一帶的官方全稱應該是“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北起南禪寺,南至南水仙廟,沿着古運河兩岸的南長街和南下塘,經過跨塘橋、金塘橋、大公橋和清名橋四座橋,其中清名橋名氣最大,據說是無錫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石拱橋。
      周末,無錫青年喜歡坐在運河邊的酒吧裏,享受摩登的悠閒時光,就像北京青年坐在南鑼鼓巷的酒吧裏一樣。外地遊客更願意從南禪寺的遊客集散中心出發,乘坐運河畫舫,漫遊在2012年的古運河“水弄堂”裏,一路經過大公橋、永泰繅絲廠舊址、伯瀆港、大窯路窯群遺址博物館、薛南溟舊居、祝大椿故居、海寧救熄會遺址、運河文化藝術館等景點。
      據無錫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工程師張大為回憶,早在1980年代,無錫旅遊部門就創辦過“古運河遊覽線”,被國外遊客贊為“神奇的東方之旅”,尤其是跨塘橋至清名橋將近一公里的“水弄堂”,運河人家粉牆黛瓦,家家都有水碼頭,洗衣、淘米、擺渡都是日常生活。“1990年代後,河水污染,發臭,這條遊覽線自然也沒了。”如今,清名橋一帶的一些老住戶也會結伴前來坐船遊覽,“想看看老家變成了什麼樣子”。
      如果從北頭的跨塘橋走進南長街,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星巴克、甜品店、台灣奶茶、酒吧、茶館、藏香店……就像幾年前的北京後海。街口一家台灣人開的沙冰店,老闆閒來沒事便騎着自行車在運河邊上溜達。問他為何來無錫,回答:“這裏舒服又悠閒。”又問他為何不去北京,他抬抬眼皮,仿彿在說:“我瘋了嗎?”
      臨近清名橋,酒吧和遊人都少了很多,稀稀落落的,一個很酷的光頭女孩坐在一家很酷的書吧前抽着煙。清名橋很高,花崗岩構造,敦樸、實用,橋頭的石碑刻着清名橋的歷史,據說它是無錫最高的三座橋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但今天人們看到的卻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的。上橋往伯瀆港走去,民居逐漸多了起來,老舊狹仄,參差而斑駁。幾個老人坐在門前抽煙、下棋,百米之外的酒吧、星巴克、哈根達斯、時髦的光頭女孩離他們很遠,仿佛相隔着幾個世紀。
      其實,關於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無錫南長區政府早有一番部署:南長街一期洋氣而熱鬧,南長街二期突出文化創意氛圍,而南下塘沿河則要保留原住民,修復民居,並開設虎灶、茶館、餛飩店、皮匠鋪、籐椅鋪等無錫手工作坊。而那些原住民,有的願意留下,有的卻想搬走。
      73歲的朱蘭芬退休前在第七百貨公司上班,在她的記憶裏,運河兩岸南上塘、南下塘有很多店鋪,如小百貨店、自行車鋪子、煙鋪、香燭鋪、米店、剪刀鋪……她不太知道的是,早在上世紀初,清名橋運河畔已是一派繁華景象,十幾家絲廠建在南長街。

      歷經百年風雨 依舊人來車往
      “清名橋建於明朝,幾百年風風雨雨,現在依舊人來車往不斷。明朝的橋身、清朝的石級,到民國又鋪了兩條水泥坡,方便推自行車。1949年後,政府在橋身上立了塊石碑,表明它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大概是最接近老百姓的文物了,可以在上面踩來踩去,不高興了吐一口唾沫,沒人時站在橋身上高高地往下撒尿。”這是無錫70後作家阮夕清眼裏的清名橋,真實、家常、有點失敬,“麻木,同時不忍割捨其中的溫暖”。
      阮夕清的爺爺跟着曾祖父從老家蘇北來到無錫南門外,在運河邊打起簡陋棚屋,叫做“滾地籠”。“曾祖父是米市搬運工,爺爺拉黃包車,後來居然做了的士司機,開的是那種蛤蟆車。”阮夕清的父母則進了附近的紡織廠,“在絲廠上班的工人大都是駝背,每天低頭抽絲抽的”。阮夕清說,清名橋弄巷裏出來的大都是工人家的小孩,他們的未來沒有任何想像空間,常常要走父輩的道路;1980年代,誰家孩子能讀大學,進政府機關,那就是了不得,“駝了一輩子的頭,都能抬得高高的”。
      位於南下塘的“和平書場”,現在叫做“書碼頭”,總經理陸曉平計劃借力清名橋的旅遊平台來扭轉長期以來的虧損局面,而南長區政府也希望通過復興“和平書場”來推廣無錫的“書碼頭”文化傳統。然而,對那些七八十歲的清名橋老居民來說,他們每天乘坐一個小時巴士趕來,只在乎能喝喝茶,會會老友,聽兩個小時的蘇州評彈。
      “36年前,我出生在這裏,10歲的時候就聽說要拆,懶洋洋地一邊長大,一邊等拆遷,結果等到現在,同齡的年輕人都離開了,我卻依然住在這裏。”在阮夕清的記憶裏,清名橋人間煙火氣最濃鬱的是弄堂、河、菜場、街道、福利廠、橋、浴室、學校、超市、泡桐花、絲廠的轟鳴、弄堂口的傻子……從1980年代、1990年代、千禧年一直到2012年,漫長的午後、稍縱即逝的傍晚、還有沒完沒了的充滿蟬聲的夏天。

      墨色紫色大窯路 當年窯場聚集地
      從清名橋轉到伯瀆港,那裏有一片層疊的民居,外觀與附近的老房子沒什麼兩樣,但在門前屋後處處能看到一些磚砌的斷垣,還有幾座巨大的磚砌“蒙古包”,斑駁的牆上長滿雜草。這一帶從民國時期開始便叫“大窯路”,更早的時候被叫做“南門外老窯頭”,是窯場、窯主、窯工們聚集的地方,那些蒙古包就是“小口蒙頂式倒焰窯”,稱之“大窯坊”。據說,以前南門外沿大運河有108家磚瓦窯,現在殘存19處窯址,其中較完整的有七八座。
      77歲的黃仁榮至今還住在大窯路的祖宅裏,他是燒窯世家黃氏的第13代子孫,當年黃姓在這裏擁有22.5個窯,他家則有4.5個窯,“另外半個是朱家的,一家能有兩三個窯就很了不起了”。黃仁榮記憶裏的大窯路是“墨色”的,“家家戶戶冒着黑色的窯煙,房子、街道和從窯爐裏出來的人全都是黑色的。”有趣的是,人們蓋房子時,直接用煙灰把外牆塗成黑色,“反正早晚也會薰黑!”一般來說,住房與窯爐相距不到一米,所以窗戶要加三層防護,最外層包着鐵皮,“無論冬夏,都關得嚴嚴實實。”
      在古窯遺址群附近有一座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從一條小路走到博物館的後面,有四座古窯,古窯上長着兩棵鬱鬱蔥蔥的大樹。這些窯場已經廢棄半個世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為窯工家小孩子們捉迷藏的遊樂園。
      不過,阮夕清對大窯路的記憶是另一番顏色:“在我童年的記憶裏,大窯路是紫色的,因為那裏種滿泡桐樹,每到春天便開滿紫色的泡桐花。那些荒廢的大窯是我們的樂園,少男少女藏在裏面約會,而我們這些男孩常常爬到窯頂上,俯視層層疊疊的屋簷,泡桐花點綴其中,燦爛極了。”



■當地老人聽完評彈陸續走出“書碼頭”。 網上圖片

■無錫古運河(清名橋古運河景點)位於無錫市中心。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