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光榮消亡的時代
( 2012-06-08 )



      幾天前,英國女王也是加拿大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剛剛隆重慶祝了登基60周年。加拿大聯邦總理哈珀和英聯邦其他成員國的要人,在倫敦參加了盛大的慶祝活動。1952年2月,伊莉莎白的父親喬治六世病逝,她迅即登基為女王,並于次年6月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當深孚眾望的二戰英雄邱吉爾老首相率群臣,向26歲的伊莉莎白高呼“女王萬歲”時,恐怕沒有人能斷言,她可以在王位上一坐60年。
      六十年,中國叫做一甲子,三代人的時間,確實不算短。當帝王能熬到這個年頭的,中外歷史上也不多見。中國歷史上只有康熙、乾隆倆爺孫。當代則有1946年即位的泰國國王普密蓬。女王的先祖維多利亞女王也是長壽君主,在位64年。但伊莉莎白二世一向身體硬朗,再幹四年看來不是難事,很可能打破祖奶奶的在位記錄。
      英國歷史上共有7位女王,在位時間最短的是16世紀中葉的珍•格雷,登基9天即被推翻。在位時間最長的有3個女王,正好代表了英國歷史的三個重要階段。其中16世紀至17世紀初的伊莉莎白一世在位45年。當時正值英國手工工廠興起,重商主義促進了工商業發展,國勢蒸蒸日上。1588年英國海軍大破當時世界一流強國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英國很快從落後島國發展成世界強國。
      所以伊莉莎白一世代表的是英國崛起的時代,被後世英國人稱為“光榮時代”。
      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的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期間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君主立憲政治發展成熟,經濟、科學、文化空前繁榮,成為世界頭等強國。英國海軍橫行大洋,殖民地、自治領、附屬國遍佈全球,英國成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國”,人文思想、藝術流風對世界影響深遠。這是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維多利亞時代”成了“輝煌”的代名詞。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一舉打敗了固步自封的大清帝國。
      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英國在40年內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國力大不如前,二戰後要靠美國馬歇爾計劃救助。她登基後的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殖民地、自治領、附屬國紛紛獨立,大英帝國迅速解體。1997年最後一個重要殖民地香港回歸中國後,英國的海外領土,只剩下福克蘭群島等少數幾個彈丸之地。
      雖然今天還不能給伊莉莎白二世時代蓋棺論定,但稱之為大英帝國“光榮消亡的時代”,恐怕是說得過去的。
      伊莉莎白二世作為加拿大女王,肖像印在我國鈔票上,掛在各級立法、行政機構辦公室內。她雖然只是君主立憲政體下的虛位元首,但所代表的文化、歷史、精神傳統,在維繫以英、法裔為主體的多民族、多元文化聯邦國家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她是勤勉的元首,自從1953年登基以來,已經25次訪問加拿大。不忘和各地子民聯絡感情,正是她60年來廣受愛戴的原因之一。
      如今伊莉莎白二世已86歲高齡,雖然仍未言退,但自從去年孫媳凱特娶進門後,已有跡象顯示,她有意栽培凱特分擔王室日常工作。三年前,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說,女王打算在2013年退位,現在看來可能性不大。還有說女王即使退位,也會繞過民望不高的王儲查理斯,把王位直接交給民望高的長孫威廉王子。但英國是法制國家,王位傳承有明確的順序,查理斯是第一繼承人,威廉排第二位。一生循規蹈矩的女王,絕不會不按規矩出牌。
      石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