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劉少奇1960年南下調研
( 2012-06-01 )



■劉少奇。 網上圖片

      1958年“大躍進”開始。1959年,工業生產發展速度高達36.1%,但農業生產卻大幅度下降,總產值下降13.6%,糧食只達到3400億斤,棉、麻、煙、油料、糖料、生豬等減產了13%—22%,糧食征購量卻高達1384億斤,全國上下糧食供應緊張,相當一部分農民生活處於困難境地,餓死人的事情大量出現。
      1960年3月下旬至5月底,劉少奇為掌握實際情況,到一些省市視察工作,調查研究。
      1960年3月下旬,劉少奇視察天津。3月28日,劉少奇聽取了中共河北省委的彙報。在談話中,劉少奇就“大躍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批評和建議。
      劉少奇對河北省委負責人說:“要以農業為基礎,各方面都要支援農業。平均主義對生產力的發展是不利的。向共產主義過渡早了,不僅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且妨礙、破壞生產力的發展。要和公社的同志們講清楚,這是不能胡來的。過渡的遲早,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劉少奇沿京廣線抵達河南省,這是實現人民公社化最早的省份,也是飢餓最嚴重的省份,尤其是在工業方面不顧客觀條件、盲目追求高指標,已經嚴重影響了這個省的糧食生產,而且危及到人民的生命。
      4月20日,劉少奇同中共河南省委書記處成員談話,他說:“我主張不籠統地反對‘條件論’,但要具體地講。反‘條件論’過分,就可能出現主觀主義、不要條件、不要革命階段論。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矛盾的統一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這裏是強調條件,不能忽略條件。沒有條件,矛盾就不能統一、轉化和發展。”
      劉少奇並沒有沿京廣線繼續南下,而是從鄭州拐彎向西,然後從西安南下四川。
      1960年4月30日,劉少奇抵達成都。當時,四川是工業投資集中的地區,“上馬”的工業項目很多,相應地影響了農業生產。針對這一情況,劉少奇說:“由於形勢造成的困難,工業項目要做緩建的準備,要暫時‘下馬’,但必須保護好一切設備,一旦形勢好轉,就要再‘上馬’。”
      在四川,劉少奇逗留了半個月,轉而乘船沿長江,順水而下,5月17日抵到武漢;5月21日,劉少奇經湖南、江西到杭州;5月23日,劉少奇到達上海。
      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了一次緊急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以解決已經非常嚴重的國民經濟困難問題。劉少奇在第一天的會上說:“今年上半年,工業發展的勢頭不僅沒有按照年初預計的實現‘繼續大躍進’,反而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農業形勢更加嚴峻,由於根據地方的虛報數字,中央增加了糧食征購任務,許多地方把農民的口糧都作為征購糧上交國庫,各地糧食供應緊張,浮腫病日益蔓延,非正常死亡的現象層出不窮。”
      劉少奇指出了一系列問題,代表中央提出警告:“工業、農業計劃偏高,有些事情不切合實際,統計又不那麼確實,有浮誇之風。這些問題的發生,包括中央在內也有責任,中央的計劃偏大,盤子安大了,要求過急了,報紙上也大登特登,但實事求是這方面就登得比較少。這個失誤,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
      6月14日,毛澤東講話,他說:“不要隱諱我們犯的錯誤,只有抓緊總結,才能及時指導。定計劃時留有余地,可以多一點,但不要定得太滿,中央和地方都不要定得太滿。今後3年的計劃,寧可定低一點,在年度中去超過,絕不可以定得太高,以至於超不過。”
      毛澤東這樣講了,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才敢暢所欲言。7月5日至8月1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了一次長達一個多月的工作會議,具體地討論國民經濟調整問題。

      文:孟澤五